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09 11:30:49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精华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案精华7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49页。

  教材分析:《营养午餐》的这一内容的设置,是为了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透过生动有趣的营养搭配、调配系列活动而呈现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情 感 目 标 :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 学 重 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 学 难 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 学 准 备:整合课件,电脑,白板。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出示菜肴图片)

  (2)你平时都喜欢吃什么菜?

  (3)你昨天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

  二、小小营养师

  (一)分析菜谱

  1、叮叮餐厅推出10款最新菜款,欢迎您的光临。(课件出示)

  2、这些菜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菜类或荤菜和素菜)

  3、这些菜中,哪几种你们最喜欢吃?

  (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

  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点菜员吧。请你们从这份菜谱中点出自己最爱吃的3道菜来,你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好,现在开始,看谁能当好小小点菜员。

  2、点完三种菜后,请同学们算一算自己所点的菜热量和、脂肪和、蛋白质和各是多少。(填入表格中)。

  请三名学生汇报不同的菜谱(菜式热量总和很低、脂肪总和很高和合理的菜谱各一份)。

  你对他们所点的菜有没有意见?同学们的话说得有道理吗?

  (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课件出示)

  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师:看了营养专家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我们知道: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 50克。(生边说师边板书: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

  师:其实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是热量和脂肪。

  师:营养专家说的“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中的`“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50克”中的“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

  3、师:按照专家提供的这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每个同学都检验一下,看看自己刚才点的菜符不符合这两条营养标准。跟同桌同学谈谈自己点的菜为什么符合或为什么不符合标准。

  (四)合理调配

  师:那么,你们觉得怎样配菜容易达到这两条标准呢?请各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课件出示)

  (1)如果三道菜点的全是荤菜,热量和脂肪都能符合标准吗?( 热量能符合标准,但脂肪不符合标准。)

  (2)如果三道菜点的全是素菜,热量和脂肪都能符合标准吗? (脂肪能符合标准,但热量不符合标准)

  (3)怎样配菜才容易使热量和脂肪都符合标准?( 荤素搭配容易使热量和脂肪都符合标准。)

  师板书:搭配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科学、合理的配菜方法。现在就请同学们重新搭配这些菜,使它符合营养专家所说的两条标准。标准是:科学、合理

  (五)选五个不同搭配上台演示。介绍自己的菜式

  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

  (六)对于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师:同学们,不科学的饮食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在选择食物时,不能只想着好吃,也要进行合理的搭配,让我们吃得更合理、更科学,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因此,老师建议你们:在日常饮食中要克服偏食、挑食、厌食的不良习惯,可以做到吗?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本节课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帮助或启示?

  《营养午餐》教后反思:

  本节课围绕午餐营养问题设计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组织学生调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一方面使学生综合应用简单的排列组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念也从纯粹按自己的喜好点菜到考虑菜式的科学与合理性,有效促使了学生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视对两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

  和归纳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把练习十四第2题制成香蕉形的口算卡片。注意补充相关的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题,如:32×20、13×30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可以是与教材上完全相同的问题,也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邮递员工作10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对于学生想出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例如:300×10 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300×30 3×3=9→300×3=900→300×30=9000

  300×10×3=9000

  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比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例如:42×10→42个10→420;

  42×10→40×10+2×10→420……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体验成功。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中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结合订正过程,有意识地选择两、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结合“做一做”中的口算,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发现规律。

  2.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开始做题前,提出:看哪一组的每个小朋友都能全做对。

  完成后,集体订正。对全体都对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小红旗一面。

  3.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十四第3、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香蕉形口算卡片,组织学生做“摘香蕉”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谁算对卡片上的题,就把香蕉摘下来。

  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请学生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教材

  1、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第十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重、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音乐是陶冶人心灵的'神丹妙药,是调节情绪的有效工具。也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乐曲中进行操作。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三、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具准备

  写有算式的卡片、苹果;写有口诀的盒子;主题图、表格、苹果树。

  五、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让全班同学回忆25的乘法口诀。这不但是为了检测他们是否掌握并记忆了,还可以为本堂课的教学做一些铺垫。

  (二)设置情境,探讨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块教学活动:

  1、编写口诀。

  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图画,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加以记忆。根据教材的主题图,我逐一出示小鱼(1条小鱼由6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共出示6条)。学生观察图画,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填表。

  鱼(条)123456

  三角形(个)612

  ②、根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③、根据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④、根据口诀还能想出另一道乘法算式吗?

  前面已对25的乘法口诀有了理解和掌握,再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本课的难点就被一步步地突破了。

  2、学以致用。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如:①61页做一做,呈现用6根小棒摆成的六边形直观图,以口答摆2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摆巩固6的乘法口诀;②63页第6题,填空题,题目以图文结合形式给出一只蚂蚁6条腿的条件,让学生分别填出3只、6只蚂蚁多少条腿;③怎样很快地算出在上课的学生的人数(每6人一组,共6组)?

  3、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一系列相干的游戏(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巩固,有所收获。如:①开火车:让同组的同学按顺、逆时针的方向,接下去说口诀;②投信:把写有算式的卡片投放到写有口诀的盒子里;③摘苹果:先说出想要摘那个苹果(6乘几或几乘6),再说出其相关的口诀,说对了就把苹果摘走,否则不能。

  (三)结课。

  1、结束语(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答。板:6的乘法口诀]这不仅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概括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2、知识伸展。这时,课以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可以这样提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学生带到另一个高潮。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9-90练习十三第4-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大小之间的联系,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提高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比较、抽象及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相关属性

  教学难点:

  理解、归纳圆的相关属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进行圆的有关练习

  二、练习指导

  1.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3)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4)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生口算,校对得数

  3.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1)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2)小组讨论: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

  (3) 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4)全班交流

  ① 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② 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③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

  5.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生填空,交流填法

  问: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生思考,说说自己的发现

  交流:为什么这样测量圆的直径?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生思考,小组讨论

  指出:因为同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位置上,无论车论怎样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使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先说出对称轴的条数,再画一画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页准备题、例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简单的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

  使学生弄清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教具准备:

  计算机及辅助软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设疑:

  ⑴复习铺垫

  同学们,过去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有关行程问题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在过去的知识基础上把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现在我们把一些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1、口答: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电脑辅助)

  为什么这样列式,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回答?

  2、在27届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勇夺28枚金牌,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现在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祝贺我国体育健儿为我们取得的荣誉。

  但是,鼓掌也很有学问,你们鼓掌时两只手是怎样运动的?从开始运动的地方,时间,方向及运动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思考。

  (边问、边答、边板书)

  两手运动:

  地点:两地 结果:相遇

  时间:同时

  方向:相对(相向)

  今天,我们就要从以前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转变为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

  二、引导思疑

  1、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70米。 (电脑辅助)

  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华和李诚是怎样走的,结果怎样?

  (电脑辅助)

  2、⑴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中走的时间是1分钟这一行。完成后利用电脑演示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的过程并集体校对答案。

  问:走1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是怎样求出来?两人之间的.距离呢?

  ⑵让学生把表格填完,利用电脑演示来校对

  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随着两人走的时间一分一分地增加,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怎样变化?两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发生什么变化?

  当两人的距离是0时,我们就说这时两人怎样了(相遇了)两人运动的结果就是相遇

  ⑷同桌讨论: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距离有什么关系?(电脑辅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材P110—111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

  练习二十四

  第8题,掷骰子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进行方法同第6题。

  第9题,[1]通过有趣的抽签游戏,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说一说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10题,猜一猜

  [1]猜硬币在哪个盒子里。

  [2]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3]揭示结果

  [4]说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的多。

  第11题

  开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可。

  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情况,在全班交流。

  第12题

  让学生设计一个,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一个师傅三个徒弟》:今天听这首歌咱们从数学角度去听,你有没有发现歌词中有一些数字?分别是多少啊?(72变、81难…)今天我们课堂上可能会遇到这些数。

  2.回忆学过了几的乘法口诀,猜猜看今天会学习几的口诀?揭题,板书课题。

  [评析:这里没有花哨的情境,而是直接从学生熟悉的课前听歌引入,水到渠成地从已学过8的乘法口诀过渡到今天要学的9的乘法口诀,真实、自然而贴切。]

  二、探索交流 发现规律

  1.1日知迁移,利用加法计算出几个9是多少?

  出示第75页的五角星图:

  (1)观察这里的五角星图一行有几颗?是一个9。像这样两行是几个97有多少颗?3行、4行、5行…9行有多少颗呢?咱们来数一数,赛一赛,然后把课本翻开到75页,在这样的表格里填一填。

  行数

  1

  2

  3

  4

  5

  6

  7

  8

  9

  的个数

  9

  (2)核对得数,观察这些得数有什么规律?

  2.用减法、比较来得出几个9是多少?

  再次看第75页的五角星图:

  (3)刚才我们看五角星图是9个9个地加的,看这样的五角星图还可以这样看:(出示一行五角星图)这里有几个格子?一起数数:1、2、3、4…,一行有十个格子,现在你能一眼看出有几个?那你是怎么这么快这么准知道有9个的?你的方法可真妙!(板书:1个9比10少1,10-1=9)

  (4)(出示两行五角星图)一行五角星有1个9,那么两行五角星是几个9呢?2个9是多少,从图上你能直接看出来吗?(板书:比20少2,20—2=18。)

  (5)(出示三行五角星图)那3个9比几十少几?是多少呢?你能看出来吗?(生答师板书)

  (6)这里的几个9都是和谁比的,又是怎么算的呢?

  (7)那4个9是多少?5个9、6个9……9个9分别是多少?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比一比,算一算吗?请大家自己研究一下并填在课本76页上。(学生看图填写,然后汇报教师逐步板书)

  (8)组织学生观察板书:横着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竖着看这些得数,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可以小组讨论或同桌讨论,揭示主要规律)

  [评析: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得数变化的规律,同时还引导学生用减法的思路得到得数?这里虽花费很多时间引导,但是值得。学生分别感悟了加法和减法两种思路得出9的乘法口诀结果,而且渗透了对应的数学。9的乘法口诀非常特殊,有更丰富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记忆口诀,学生的方法精彩纷呈,既有数学味,又有浓浓的生活味。这些方法的积淀为学生今后的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合作编写 记忆巩固

  1.根据前面的观察和计算,你能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师板书)这句口诀表示什么含义?2个9呢?根据以前编写口诀的经验,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剩下的几句,你能根据表格来编写吗?(生自己编口诀并填书第75页)

  2.核对,大声读一读,记一记,你觉得哪一句口诀最难记?其他人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3.师梳理:9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和以前学过的口诀一样,口诀中的第一个数字都是从一几开始,9的口诀就到九几结束,第二个数字都是9,再看所有的得数总是一个比一个多9,后一个总比前一个少几。

  4.记忆口诀:

  (1)看得数直接背口诀(擦去口诀前半句)。

  (2)师生对口令。

  (3)推想:如果忘了五九四十五,怎么办?(可以想四九三十六加九或想六九五十四减九,还可以想5个9比五十少五是四十五)

  (4)介绍手指记忆法。(看录像)

  [评析:意义识记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设计了几层记忆:看口诀边读边记、看加的得数记口诀、看减的得数记口诀、师生对口令、找规律记、手指记忆。多种方法指导记忆,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口诀,是课堂有效性的.体现。]

  四、练习应用 提高能力

  1.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就可以应用它帮助我们求积求商,这些题你能试着算出得数吗?学生完成书上第75页的试一试。

  2.完成第76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3.比比赛赛:完成第76页第2题

  4.逛9元超市:课件出示相关信息:9元超市里有玩具飞机、小汽车、布娃娃……

  师:进了9元超市,你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5.介绍9的故事: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和九有关的故事?谁来介绍一下?(让学生课外去收集和九有关的材料。)

  [评析:这里淡化了口诀的记忆,设计了用口诀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算一算,说一说口诀,9元超市购物算总价、单价、数量,以及九的故事,更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五、全课 梳理知识(略)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13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