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1-08 12:57:05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热]小学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小学数学教案15篇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考,进一步掌握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的方法;能熟练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方法,谁能来说一说我们计算时是利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的?(借助表内乘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利用表内乘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联系与区别。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三、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

  刚才同学们做的非常仔细,非常认真,正确率非常高,对于下面的练习有没信心?

  (一)完成练习一第3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白菜有多少棵?青菜呢?

  2.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倍”的问题吗?(青菜是白菜的多少倍?)

  3.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可以先圈一圈,也可直接列式,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4.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二)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要求学生列除法算式来解答,不熟练的同学可以先圈一圈,再列式。

  (三)完成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再让其中一位同学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四、拓展延伸。

  今年,妈妈27岁,小明3岁。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追问:明年妈妈的岁数又是小明的几倍呢?

  五、全课小结。

  你知道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实验小学举行了一次秋游三四五年级都参加了。出示图。

  二、新课:

  1、你从图上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192人,四年级师生共184人,五年级共有师生230人.。

  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1)出示:三年级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怎么列式呢?学生:192÷24=因为····所以····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学生回答

  师:在练习本上用竖式算一算。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明确把除数“24”看作“2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184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4÷46=

  ②请你算一算等于几?

  ③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余数等于除数,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猜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

  4、想一想试商时遇到了哪些困惑?是如何解决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3)小结,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须调大.翻倍法,积要接近被除数.(设计意图:规律由学生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应用拓展。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263÷27○10

  602÷31○20 487÷18○30第2题:森林医生。

  第三题:竖式:361÷54

  216÷27

  第四题:练一练:73页第2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学生质疑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3

  一、垂直与平行

  1、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如图:

  小学四年级复习提纲

  2、互相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垂线: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小学四年级复习提纲

  如图:直线a、b互相垂直,也可以说直线a垂直

  于直线b或者说直线b垂直于直线a,直线a和直

  线b相交的交点叫垂足(o)。

  4、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让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b、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上的直角顶点和已知点重合,c、从直角顶点引出一条射线,这条射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5、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让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b、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上的另一条和已知点重合,c、从直角顶点引出一条射线,这条射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6、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小学四年级复习提纲

  7、画平行线

  a、将一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一把直尺靠紧,b、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c、移动三角板,再画出一条直线。

  8、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将一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b、用一把直尺和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靠紧,c、移动三角板,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

  9、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小学四年级复习提纲

  10、画长方形、正方形

  a、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做长方形的长)接着画出平行线的垂线(做长方形的宽),注意测量长度。b、再画出垂线的平行线。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四边形的分类和特点

  四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相等。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

  等腰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两腰相等。

  不规则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4、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5、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个顶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6、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位似图形的定义与性质.

  2.复习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

  3.解释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原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图形的位似.

  2.能用橡皮筋放出相 同形状的图形,体会其中的道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有趣的图形变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的奥妙,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 教学重点

  1.位似图形的定义.

  2.用橡皮筋放大图形 的原理.

  ●教学难点

  体会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原理,培养转换思想.

  ●教学方法

  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仔细观察的 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学道理,使学生操作与 思考相结合.

  ●教具准备

  若干个橡皮筋.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

  第二张:●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放投影片4.9.1 A)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它们是相似图形吗?

  2.图形 位置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寻找出一些规律吗?

  [生]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是相似图形.

  图形上各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镜头中心P点,A、B是一对对应点,连结后并延长过点P.这组图与相似图形比较,多了一些特征.

  [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Ⅱ.讲授新课

  大家刚才观察到的一组特殊的相似图形,我们叫它位似图形,那么什么叫位似图形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35页定义,仔细理解位似图形的要求.

  定义讲解:

  1.两图形相似

  2.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两个图形才叫做位似图形.两条件缺一不可.此时,把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叫做位似比.

  巩固定义做一做.

  [师](放投影片4.9.1 B)

  下面有三组图形,请同学们观察,并实际操作一下,看它们是否是位似图形.老师请一位同学板演.

  图4-52

  板演结果:

  图4-53

  [生]通过测量发现,三组图形的对应边各成比例,所以它们分别是相似图形.但连结后发现:(1)、(3 )图形的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如图O、P,(2)却没有这个特征,这说明(1)中的两个图形与(3)中的两个图形都是位似图形,但(2)中的两个图形只是相似图形而不是位似图形.( 1)、(3)的位似中心分别是O、P.

  [师]这位同学很具有科学态度,他能准确应用定义解决问题.请大家在图(1)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位似比有关系吗?

  [生]它们的比等于位似比.

  [师]很好,在(3)中再试一试.

  [生]在(3)中发现也有这个特征.

  [另一生 ]老师,这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相似三角形定理来证明.

  [师]这就更圆满了,于是我们 可以得出位似图形有如下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 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本章第3节学过的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叙述作法,并思考放大前后两个图形的`关系为什么是位似.

  我们尝试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将一个正方形放大,使得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比是3.

  将两个长短比例为1∶2的橡皮筋系在一起,在选定正方形外取一足点P,将系在一起的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P点,把一支铅笔固定在长橡皮筋的另一端, 拉动铅笔,使两个橡皮筋的结点沿正方形ABCD的边缘运动,当结点在正方形ABCD上运动一周时,铅笔就画出了一个新的正方形ABCD,它们形状相同,相似比为3.如图4-54所示.

  图4-54

  通过连结图中各对应点连线,发现它们交于一点P,所以用橡皮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图形.

  Ⅲ.随堂练习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 :

  如图4-55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 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 (实际上,△ABC与△DEF是位似图形)

  图4- 55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 怎样?

  (答案如图4-56所示)

  图4-56

  Ⅳ.课时小结

  1.通过观察与操作,理解位似图形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能用位似图形定义解释前面学过的橡皮筋放大原理.做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Ⅴ.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4.12

  预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后半节.

  答案 1:∵△OCD与△OAB是位似图形.

  △OCD∽△OAB 且两三角形各对应点连线交于一点O,于是得OCD=OAB.

  ∵OCD与OAB是同位角.

  AB∥CD.

  答案2:放大前后的图形是位似图形.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去验证说明.

  Ⅵ. 活动与探究

  老师提供一张同学们比较喜欢的漫画人头像.请同学们将这张图放大一张,再缩小一张,对比 一下自己的杰作,看像不像.

  意图: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锻炼各器官的协调性 和对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

  完成后可做一次展评,让学生欣赏自己的杰作,陶冶审美情操,尽情享受劳动所得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4.9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

  一、位似图形定义

  1.两图形相似.

  2.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二、用橡皮筋放大正方形

  三、随堂练习(学生板演)

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要求: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根据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自制的圆锥,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

  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的教具。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 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 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练习。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3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4页上面的图)

  (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

  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 Sh

  (6)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 ?

  8.教学例l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

  2.做练习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三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4、5题。

小学数学教案6

  一、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之一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本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第二部分,继续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由于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表面有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物体,因此教材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如伸缩门、楼梯栏杆、梯子、足球网架等,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这些物体上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而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表象。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在初步感知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上,教材分别安排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活动,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再一次丰富学生的感知。抽象出图形后,教材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自主地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从而形成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正确认识。此外,通过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图形变换的练习。如,用完全一样的两块或四块三角板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用七巧板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改拼成长方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巩固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既有利于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图形变换的一些基本策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单元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行线与垂线的知识,已会作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学生通过《三角形》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究平面图形特征的方法,对平面图形的高及高的作法已经有一定的感知。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单元与《三角形》这单元的.教学来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单元每一课时安排的内容相对集中,跨度相对较大。但正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的支撑,教材在这一单元只安排了两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完全能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单元要通过学生眼看、动手、脑想,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几何图形的直观表象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主要体现以下理念:

  1、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再现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积累了认知表象,为新学知识的探究做好铺垫。在探究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学生的探究操作的过程与结果,辅助学生交流、概括,使学习过程活动化、直观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运用中,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呈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2、尊重学生的已有认识水平和经验。

  数学学习活动应以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交流、操作、验证等活动来主动获取新学知识。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平行四边形,所以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出发,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回顾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构成知识系统。

  学习新知识前,复习了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又及时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并利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将四边形的知识系统化。

  六、教学思路:

  根据本单元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操作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合作交流、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中,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动为静,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1.认识平行四边形1课时

  2.认识梯形1课时

  八、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探索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能力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

  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

  (2)、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

  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高涨的情绪中渗透对比、分类的数学思想。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之一,本单元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后教学梯形。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本组练习分两课时进行,我科组三个老师、先后四次在四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反复地试用,反复地修改,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会正确画出它的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正确画它的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幻灯片、小棒、方格纸、直尺、三角尺、平行四边形、水彩笔、钉子板、平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

  图形王国里住着一群图形宝宝,一天,图形妈妈对图形宝宝们说:谁能向大家介绍自己,我就带他去动物园玩。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宝宝们都很高兴的抢着介绍了自己,忽然,他们听到了有一个宝宝在哭泣。图形妈妈问:嗯,是谁在哭呢?哦,原来是它(出示哭脸的平行四边形),他好伤心啊。

  2、导入: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吗?(愿意)可是,你们了解平行四边形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吧!(板书并贴图)。

  二、探究新知

  1、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回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呢?

  (2)情境图中找一找。(出示幻灯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下。)

  2、做一做,探究特征。

  (1)引导学生用手里的材料,想办法制作平行四边形。

  (2)教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并说说怎么做的。

  3、生成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做的平行四边形,根据做平行四边形的体会,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教师相机板书)

  (2)引导学生分组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3)引导学生汇报验证结果。

  小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4、强化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幻灯片出示),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5、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1)请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上下这组对边的距离。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教师跟据学生的回答示范画高。)

  教师指出: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2)根据学生画高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3)如果换成左右这组对边,你会画高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借机引导学生认识底和高的对应关系。(出示幻灯片继续示范画高)

  (4)下面平行四边的高画得对吗?(改编试一试)

  (5)巩固画高。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提醒学生要把高画成虚线,并画上直角符号。

  6、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拉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发现它的不稳定性,并说说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运用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同桌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后,展示不同的拼法。

  (2)让学生的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后,展示不同的拼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如果没有七巧板,教师出示幻灯片,学生说说怎样移就可以了。)

  四、作业布置

  完成想想做做第4、6题。

  五、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发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1组内分工测量75页8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2汇总填表75页9题。

  3共同讨论总结规律。

  4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

  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

  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三、巩固新知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掌握并理解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出示圆形桌布,提出在桌布的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要想知道至少准备多长的花边,怎么办 请你帮忙想想办法。

  2,你们知道这圈花边的边长是什么 (生:圆的周长。)

  3,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你感到方便吗 能不能找到比较简便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提出假设

  1,请学生回忆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关系。(边长×4)

  2,师:能不能求圆周长的同时也找到这样的倍数关系呢 测量圆的什么比较方便呢

  生:半径,直径……

  3,请生先画几条长短不一样的直线作直径画圆。师:观察自己画的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是否存在倍数关系。

  4,师:你估计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几倍

  生猜想:3倍左右。

  5,师:你有办法验证吗 生讨论

  教学意图:正方形的周长只与边长这个数有关系,这点与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相似,本环节选择这一教案内容,用于复习旧知和引入新知,渗透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三,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1,学生思考后可能出现的以下办法:

  ⑴ 用一根线(或纸条)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得到圆的周长。

  ⑵ 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师启发学生: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以测出圆的周长,但有局限性,那么:我们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⑶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测量进行验证。

  直径(cm) 周长(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2 6。2 3倍多一点

  3 9。1 3倍多一点

  4 12。9 3倍多一点

  2,

  a,”圆的周长÷直径”等于3倍多一点,经过科学家精密的论证,计算发现这个”3倍多一点”是一个固定数叫圆周率3。14159……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在计算时通常取3。14,用字母π表示(请学生写一写)

  b,结合圆周率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c,师生共同推导计算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意图:在圆的周长测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使学生手脑都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个人实践及小组合作实践使学生亲而义举的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学生不是在学习知识,而是在探究,实验,发现新知,这样的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嘴,合作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高。

  四,实践应用,拓展新知

  1,学生尝试求圆的周长

  d=2cm r=3。5cm d=10cm

  2,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cm,它的周长是多少m

  3,请同学们画一个周长是15cm的圆。

  教学意图:设计有坡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反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已经学过的公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能力。

  五,,体验成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课后思考:从边长是4cm的正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cm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c=πd c=2πr

小学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参与对图形的围、拼、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在哪见过?

  看,这是教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

  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第二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拼图结果,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它们的对边一样长,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老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分小组讨论,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书上描一描,教师巡视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完成。

  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三、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教材43-4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世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理面图形。

  二、新授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开头你能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板书:三角形

  (2)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体。)

  出示教材40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的?

  2、平行四边形

  (1)拼一拼。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吗?

  板书:平行四边形

  (2)出示教材44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能从这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至第五题。(分小组比赛)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小学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16页“确定位置”。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方向或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数对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二维空间的表象,架起数与形间的桥梁,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及坐标思想,这也是学生以后学-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知道数对与方格图上点的对应,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拓宽知识视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理解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1.谈话:仔细观察这一张座位图,你知道小红的位置在哪里吗?

  2.交流: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确定小红的位置。

  3.设疑:为什么同一个位置,说法却不一样呢?引发学生对已有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进行质疑。

  4.揭题:怎样才能统一、正确、简明地确定小红的位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小红的位置,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学生的描述可能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可能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通过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表示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

  二、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

  谈话:像这样排列时,一般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

  交流:哪儿是第一列,哪儿是第一行呢?

  讲授:一般确定第几列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从前往后数。

  2.用列和行确定位置。

  表示:小红的位置,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确定吗?让学生尝试用第几列第几行进行描述。

  简化:为了研究方便,还可以把这张座位图简化成点子图,小红位置所在的点,我们用A表示。

  运用:这儿还有两个点,B、C,也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说出它们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立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规则,并观察从座位图到点子图的变化过程,感受到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这一板块也是学习在方格图上确定一个点位置的必要过渡环节。】

  三、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1.初步认识数对。

  谈话:第几列第几行,让我们确定位置有了统一的说法。不过数学还追求简明,像第4列第2行,能否写得再简明些呢?

  比较:比较一下,这些方法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交流:学生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的基本含义。

  讲授:介绍数对的写法。

  运用:这两个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你能试着写一写吗?并交流写法。

  2.及时练习。

  谈话: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那根据数对,你能找到对应的点吗?

  交流:生介绍找到两个点的过程。

  感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数对的含义和思想,掌握数对的写法。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主探索更简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尽情释放。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数对”的方法上,使学生更加充分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同时也体验到数对的意义。】

  四、用数对的`方法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1.根据方格图上的点说出数对。

  谈话:刚刚我们在点子图上研究了数对,如果在我们熟悉的方格纸上,你能用数对表示出这个点的位置吗?

  交流:如果这就是学校的平面图,你还能用数对说出其他景点的位置吗?

  感悟: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首先要确定什么?

  2.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上找到对应点。

  谈话:在方格图上,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点吗?这儿有三个数对,请找到对应的点并标上数对,边找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在你描点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延伸:根据这一个发现,想一想,同一列上的数对又有怎样的特点?

  总结:看来数对不仅能表示出点的位置,还能反映出点和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3.根据图形特点在方格图上选择数对。

  谈话:如果顺次连结这些点,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如果再确定一个D点,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D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呢?

  交流:学生介绍选择数对的过程。

  感悟:看得出,同学们对数对又有了新的认识。图形的特征可以反映在数对中,数对的特点也能通过图形来体现。

  【设计意图:本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一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二是是确定位置的方法。两大主线的层层递进与发展,充分展现了本课的数学知识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不仅关注了数对方法的运用,还关注了在方格图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背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图形与数对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了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五、用数对的思想确定位置

  谈话:其实类似这样的现象生活中非常多见,比如下棋时确定棋子的位置。(向学生介绍国际象棋的走法。)

  延伸:用经纬线描述地球上各点的位置(介绍北京的位置等)。

  总结:同学们,数对真是简单而又神奇,这数对究竟是谁发明的呢?介绍数对发明的背景。

  【设计意图: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对的思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国际象棋)”和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两个环节,让学生感悟了“数对思想”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数对产生的背景,促发学生学会思考,做一个“思想者”。】

小学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5页例2及“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平面图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

  教具或学具准备:

  三角尺、钉子板、小棒、长方形木框(教具)

  教学过程:

  一、直观认识

  1.观察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你准备怎样把这些图形分类?

  说明: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今天我们认识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出示例2)

  2.学习例2

  1.这是生活里常见的情境。你能在这些情境中找出四边形并用手沿四条边指一指吗?小朋友在课本例2的图上用笔描出这样的四边形。

  交流:生活里一定看到过这样的四边形,你还在哪里看到过?

  2.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尺。你能拼出这样的四边形吗?

  交流:把你的拼法介绍给大家。

  说明:小朋友都拼出了生活里见到的这样的四边形,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3.抽象出图形

  引导:像这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能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操作,老师引导,让学生交流围法,老师适当引导(对边的方向、长短完全一样)。

  二、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第一个为什么不是,说说你的理由。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画图,老师巡视指导。

  交流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指出这些图形虽然大小不同,位置形状不一

  样,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3.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老师指导。

  交流操作方法,想想平行四边形对边的要求。

  4.想想做做第5题

  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明:一个长方形,不管怎样拉,虽然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三、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请你说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四、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页。

小学数学教案14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材第60页例4及6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能按要求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2.培养学生把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是图形边长的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方格纸。

  【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引起冲突。

  出示一张班级学生照片。

  师:李林同学打算把自己的照片放大后挂在房间里,摄影师分别用了三种处理方法。

  电脑演示:方法一,宽边不变,把长边拉长。

  方法二,长边不变,把宽边拉长。

  方法三,把长边、宽边同步拉长。

  2.合理选择,初步感知。

  请你帮助李林选择一下,哪种处理方法效果最佳?并说出理由。

  【新课讲授】

  1.(1)(隐去方法一、方法二图,留下方法三图和原图)师:仔细观察两幅图,总感觉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关系,那我们可以着手从哪方面研究两者关系呢?

  (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长方形有哪些元素?最基本的因素是什么?

  引领学生答出长方形的基本因素有长、宽、周长、面积,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长和宽。

  师:那我们就从最基本的因素长和宽开始研究吧。

  电脑出示:原照片长8cm,宽5cm。

  放大后,照片长16cm,宽10cm。

  放大后的长和原来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出示: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长方形宽的2倍,概括起来说就是: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划线部分为所出示的三句结论)

  (3)借助两幅图理解“每条边”,“对应边长”和“2∶1”的含义,重点明白这里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代表什么?

  出示:2∶1

  前项后项

  放大后边长原图边长

  (4)如果把原图按3∶1放大,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师同步板书:

  原图2∶13∶1

  长(cm):88×2=168×3=24

  宽(cm):55×2=105×3=15

  继续追问,如果把原图按5∶1,10∶1放大,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多少?指名口答。

  ①如果把原图按1∶2缩小,缩小后的长、宽是原长、宽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②先理解1∶2的含义:放大后的边长为1份,原图边长为2份。

  如果按1∶4缩小呢?

  小结提问:图形在放大与缩小时什么发生了变化?

  过渡:从李林同学的照片中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下面我们动手来画,或许还会有新的发现。

  2.独立完成教材第60页例4的绘图。

  (1)默读例4并思考:书中画出几个图形?所画图形的格数与原图有什么关系?

  (2)请同学们按要求画在自己的方格图中,比一比谁画的既正确又美观。

  (3)投影反馈,请同学相互评价,重点说出所画图形格数是怎样得来的。

  (4)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3.例4的延伸。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后得出:

  (1)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

  (2)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引导学生小结:图形在放大、缩小时原图边长要同步变化,它们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4.试一试: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按4:1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教材第60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操作。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画三角形的技巧:你在画三角形时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提示先画直角边,再画斜边)

  猜一猜斜边的变化与直角边相同吗?自己测量验证。

  小结:图形在放大时所有边的'变化是相同的。

  【课堂作业】

  1.填空。

  一个长方形长3dm,宽2dm,按3∶1放大,放大后的长是()dm,宽是()dm,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一第1、2题。

  第1题,教师用投影出示第1题的画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并相互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

  通过判断使学生明确:按一定的比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它的各边也按这样的比放大或缩小了。判断后,让学生说明理由。

  第2题,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按要求画图,教师用投影展示较好的作业。同时指名汇报第3问,学生可能会说:B可由A放大后得到,A和C可以由B缩小后得到,面积与边长不是按相同比例变化的。

  【课堂小结】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建筑是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进行建造的,还有冲洗照片,汽车模型制造,复印文件,绘制地图,观察太空的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原图2∶13∶1

  长(cm)∶88×2=168×3=24

  宽(cm)∶55×2=105×3=15

  原图1∶21∶4

  长(cm)∶88÷2=48÷4=2

  宽(cm)∶55÷2=2.55÷4=1.25

  图形边长同步变化,外形不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6-1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