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01 14:49:07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尤其是后鼻韵“静、惊、鸣”。通过“涧”字的理解,渗透偏旁表意。读通句子。

  2、学习吟诵诗歌,读出诗的节奏。

  3、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吟诵诗歌,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

  谈话、讲授、演示、想象画面并讲述画面。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齐读经典诗文上的古诗。

  2、夸学生喜欢读古诗,谈自己读过哪些诗人的诗?

  3、由王维导入《鸟鸣涧》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2、学生谈王维。

  3、老师出示王维的简介,一个学生读,其余学生听,听后说说自己所了解的。

  4、师板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读古诗(指导读准音,尤其注意读准后鼻音)

  6、挑战读

  7、女生读,男生闭着眼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似乎看到了什么?

  8、男生读,女生闭着眼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似乎看到了什么?

  9、说到闲,说说带有闲的词语,怎样落?

  10、静,多静?静得?

  11、怎样的月亮?鸟怎样叫?

  12、指导读出静,读出月亮又大又圆,读出鸟的惊叫?

  13、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出静,男生读出动。

  14、引出诗人高超的写法,“以动衬静”达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15、身临其境地读:闭着眼睛,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王维的诗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拓展延伸

  1、将这首诗画成一幅画或者改写成一篇写景的短文。

  2、学生在下面写,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合作画。

  3、反馈学生所写所画。

  4、出示范文,学生读。

  5、这么美的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6、挑战自己:看画面猜古诗。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古诗的方法:读古诗,想画面,解诗意,悟情感。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鸟鸣涧》。

  2、读王维的其他山水诗,并一边想象画面以便背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2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事例、课件。

  一、导入谈话: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

  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

  (1)谁欺骗谁?

  (2)为什么欺骗?

  (3)怎么骗?

  [评:通过欺骗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带着疑问去了解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欺骗故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生活中为什么有这样的欺骗?它是善意的吗?]

  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反馈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

  (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由此可以看到残疾青年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

  [评:根据课文前导语的提示,学会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以及从根据第一印象而产生的一点点体会和感受。]

  三、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B.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C.“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

  D.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体会其中的感情。

  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

  5.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25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2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12-08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01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上册教案01-02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09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01-21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篇01-28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篇)01-28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