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谨防我国金融体系出现“融资功能衰竭”风险

时间:2021-09-30 20:26:53 财经会计论文 我要投稿

谨防我国金融体系出现“融资功能衰竭”风险

一国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是否能够有效发挥,是衡量其金融运行状况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准。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金融体系融资格局的演变情况,通过对银行信贷、股票市场、国债发行的现状的全面分析,认为我国金融体系潜在着“融资功能衰竭”风险,并就这一风险产生的原因与防范对策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一、我国金融体系融资格局的变化分析

我国金融体系融资格局的变化是同国有企业改革的演变与推进息息相关的,从以国有银行信贷投放为主的间接融资绝对主导,到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加速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国有企业从“放权让利”到“股份制改造”的改革历程相匹配的。

1979年,国家对企业进行“放权让利“改革,传统体制下集中统一的财政性融资格局开始向金融性融资格局转变。在此过程中,金融性融资格局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即以银行信贷投放为主的间接融资绝对主导阶段(1979——1997)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加速扩张阶段(1998年——至今)。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阶段划分,是有其相应的数字依据和背景依据。

1、 金融体系融资结构变化的数据分析

从1979—1997年这19年间,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呈逐年递增态势,由1979年的2087.1万元上升至1997年的74914.1万元,其中1997年较上年贷款余额增加13761.3万元,增长率为22.5%。

也正是在1997年,国有银行首次出现贷款实际增加额未完成年初确定的贷款计划的现象。这一年国有银行贷款实际增加8143万元,比计划少增357万元,超计划比为-4.2%,而1990—1996年其年平均超计划比为31.9%,1996年仍为22.1%。

尽管1998年1月取消了贷款规模限额控制,但1998年头4个月金融机构贷款的增幅又趋回落,1998年1—5月份贷款增长分别为16.1%、15.7%、15.4%、15.2%、15.2%,增幅比1997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比1996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企业资金需求也不旺。6月以后在中央银行各项信贷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金融机构贷款开始回升并维持快速增长,8月底贷款增长达16.4%,11月份增幅为17.1%。到1998年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86524.1亿元,增长15.5%,增幅比1997年底回落1.2个百分点,比1996年底回落5.5个百分点。

一些学者将1997年下半年以来贷款增幅回落现象称之为“银行惜贷”或“信贷紧缩”(钱小安,2000)。从银行“超贷”到“慎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体系中以银行信贷投放为主的间接融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紊乱与衰竭”。

与此同时,从1995—1997年,企业融资结构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即间接融资(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贷款额)比重逐年下降,分别为88.4%、82.8%、77%;而直接融资(股票、债券、银行承兑汇票)比重逐年上升,分别为11.6%、17.2%、23%。虽然此时我国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的比重仍居主导地位,但是已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以股票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比重已呈逐年上升态势。

资本市场的发展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对比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社会资金的分配结构因此得到了改善。有关资料表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者之比1993年为0.04:1,2000年则上升到0.11:1。直接融资比例的上升,减轻了商业银行体系提供给信贷资金的压力,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截至2000年11月底,我国资本市场股票总市值超过4.6万亿,占GDP的比重为50%,上市公司家数为1063家,开户投资者为5500万户。 而据最新统计,到2001年10月底,我国股市中境内上市公司已达1152家,比去年同期净增100家,目前股市中投资者开户数已经超过了6500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000万户。

2、 金融体系融资格局变化的背景分析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引起了我国高层人士的广泛关注。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并未波及中国,但国内银行体系大量不良资产堆积所形成的潜在金融风险却是不容忽视的。在此背景之下,我国银行业开始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相应减缓信贷资金投放,银行机构“惜贷”与信贷紧缩压力逐步显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