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的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策略

时间:2021-11-04 14:07: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的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策略

摘要: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中,在界定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建设路径的生态位维度策略、生态位宽度策略和原始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策略,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原始创新;生态位;维度策略;宽度策略   作者简介:汪立超(1977-),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强晓华(1978-),女,安徽繁昌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安徽 滁州 239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及建设路径”(项目编号:2012SQRW27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05-03   高校既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原始科技、理论的生产发源地和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担负着知识生产、传播、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职能,其科技创新能力反映了我国科技实力和竞争水平,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的原创能力。显然,提高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仅能促进创新型大学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依照生态学观点,任一生态因子总要与周围环境不断处于相互交换之中。与此类似,高校处在由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高校同样遵循生态位原理,而高校原始创新包含在高校生态位系统中,生态位理论也适用于对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构建研究。   一、生态位理论与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描述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功能关系和作用。生态位理论揭示:其一,生态位是某生物单元的“态”(指生物单元的状态,是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1])和“势”(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或支配力[1])两方面属性的综合。其二,如果物种形成并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就可能弱化与其他物种的恶性竞争,保持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稳定。[2]也就是说,为了确保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和稳定,生物群落必须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   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的定义,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可以定义为生态位主体对科研资源和环境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依据生态位态势理论,生态位主体占有的科研资源多少和环境范围大小代表了科研“态”,两者容量越大,科研生态位幅度就越宽,竞争能力就越强;生态位主体对科研资源和环境因子的适应度代表了科研的“势”,适应度越高,科研生态位越高,适应能力越强,竞争力越强;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态”和“势”界面,体现了生态位主体运用所占有的科研资源和科研环境在自身的进化和发展中的作用。   二、促进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维度策略   参照企业生态位发展维度的设计,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维度分为环境维度、资源维度和能力维度。这三个维度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自身资源与能力上反映出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多维度特征,构成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容体系。   1.环境维度   高校原始创新的环境维度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受内外环境中的各个因子的影响,环境中任何因子的不足、缺失都会影响到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正常生存和持续发展。   从内部环境来说,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内部环境维度层面建设,从科研规划机制、科研管理机制、科研评价机制、科研激励机制、科研文化机制等层面着手,解决好限制因子问题,不断优化原始创新的内部环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外部环境来说,高校原始创新外部环境是由政治环境、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所组成。这些环境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影响原始创新,使原始性创新更富有成效。从文化环境来看,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需要良好的创新文化来滋养。为了保护那些创新的萌芽和开拓性的探索活动,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开放的创新文化环境,形成鼓励发展个性和创新观念的社会氛围。   2.资源维度   资源维度是高校科研资源基础及所处的特定的位置状况,科研资源维度的广度和深度对科研的竞争优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综合型大学特别是具有高教学生态位和高科研生态位大学来说,一方面要发挥高科研生态位优势,通过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63”和“973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来争取科研经费,拓展科研资源的广度。另一方面要发挥高教学生态位优势,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科技国际竞争力为宗旨,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吸引更多更优秀人才来校工作或合作研究,深化科研资源的深度。   对于科研实力相对弱的高校,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位置,找准自己的生态位,明确自己科研地位,充分挖掘自身科研特色。总体上来说,要以区域经济建设为抓手,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以特色项目与横向课题研究为基点,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项目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科研特色和优势,在实际科研中带来具有应用、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的科研成果,进而争取地方的支持与理解,使之能分享并资助学校科研特色培育的愿景,更好地找到适合自身科研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位。   3.能力维度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解剖为生存力(反映高校原始创新“态”的属性,包括原始创新基础能力、原始创新投入能力等)、发展力(反映高校原始创新“态”和“势”界面的属性,包括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等)、竞争力(反映高校原始创新“势”的属性,包括原始创新成果能力、原始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等)。   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是通过科研的生存、发展、竞争这三个层面(包括这三个层面相应的维度)的能力来体现的,但是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发展、竞争是高校原始创新生存的基础,而持续生存的本身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原始创新发展的本质,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原始创新竞争的演化过程,高校原始创新生存的历程是通过发展和竞争凸现。高校原始创新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须建立以能力维度层为核心的内容体系,充分挖掘能力维度层面的潜能,提高高校原始创新的整体优势。   三、促进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宽度策略   当前,有些高校在科研工作方面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着眼于在自身的层次上的水平和特色,盲目向高水平大学看齐,导致科研具有高度的趋同性,限制了科研生态位的宽度,使其在科研中难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给科研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带来巨大的压力。   1.政府、社会为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宽度的拓展提供保障   首先,政府要建立具有和谐发展导向的生态评价机制。对高校原始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进行资源配置时,不仅要考量高校原始创新基础能力(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科研人员总数等)和高校原始创新投入能力(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研究与发展经费占拨入科技经费的比例等)“态”的方面,更要对高校原始创新产出能力(专利申请数、获国家三大奖和国务院各部门科技进步奖数量等)和高校原始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等)“势”的方面进行考量。建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通过生态性评价和基于和谐发展能力的资源配置引导,使高校原始创新的生态位错位。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应摒弃单纯依赖财政拨款的观念,依据自身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积极争取社会机构、民间组织、企业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为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同时,对社会投入的科研经费加强管理,深入剖析科研经费所含不同社会元素形成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高校原始创新机制形成的相关因素,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原始创新构成元素、丰富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结构,拉大生态位宽度,减缓高校科研的同质化竞争压力,缩减高校科研的同质化资源需求。   2.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泛化和特化策略   由于生态位是生存竞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其存在泛化和特化两种趋势。泛化是物种在激烈竞争环境下拓展了其生态位宽度,形成了杂食性或广食性,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化的本质是通过单一功能的强化来实现生态位的错位。   根据泛化和特化生态现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科研工作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竞争水平,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填补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空隙”。对于具有高水平研究型的大学(如“985”、“211”等院校)来说,其规模较大和科研竞争能力较强,在自身优势的前提下,不断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实现原始创新发展空间的扩展和原始创新生态位宽度的拓展,达到增强原始创新生态位“态”、“势”的`目的,进而在原始创新生态位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有些高校在规模不是很大而在某个科研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时候,可缩小其生态位宽度,加强特色建设,通过生态位特化来定向扩充和改变科研生态位,实现差异化竞争。因此,高校应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摆正自己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位置,认清科研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科研资源、学科优势和科研特长,找准科研生态位,选准科技创新的攻克方向,做到独树一帜。   四、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   协同进化(C0-evolution)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又是对前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3]新质产生、系统和谐进化发展离不开协同进化。以此类推,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协同进化离不开影响因子的协同进化,即生态位主体间的协同进化以及生态位主体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   1.以竞争、合作为抓手,推动原始生态主体间协同进化   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间的协同进化通过竞争、合作显现,竞争、合作对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竞争有利于生态主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合作有利于提高生态主体之间能量转化效率,有利于提升原始创新生态系统自身的自组织能力,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序性和稳定性,进而推动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竞争是手段,协同进化是目的。   根据竞争排斥原理,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较强相似性的物种为争夺有限资源和活动空间进行竞争是必不可避免的。因此,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相似生态位的主体在科研资源相对匮乏前提下,为获得更多资源或有利地位而相互竞争、相互排斥在所难免。   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异,有差异就有竞争,生态主体之间竞争是增强其生态位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他们之间的竞争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促进科研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整体利益。科研能力较强的主体生态位较高,在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竞争优势。因此,在原始创新的动态竞争中,生态主体需通过拓展其生态位来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生态主体为增强其生态位提升能力,要在学术影响力、主体交流能力、科研创新成果水平、科研发展机遇等方面开展竞争,通过竞争优化内部结构、整合管理层次,提高生存力、发展力、竞争力,使自身得以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断完善各种机制,包括科研经费分配机制、目标驱动机制、收入分配机制、晋升机制、科研评价机制等等,营造和谐、压力共存的科研竞争氛围,充分调动生态位主体的科研积极性,促进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使有限的科研资源利用率得到最大化。   生态主体间的合作对于原始创新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推动原始创新生态系统协同进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态主体都有适宜自身发展方向特定的“生态位”,每个生态主体在原始创新中的地位、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生态主体间进行着物质、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他们之间既存在相互竞争关系,又存在相互“协同”、“和睦共处”的合作进化关系。这种合作进化不仅可能产生新的单元形态,而且产生共生能力和新的物质结构,表现为共生个体或共生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共生关系的协同作用和创新活力。[4]   以竞争为基础的协同进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生态主体间的关系复杂化和激烈,不利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生态主体间需摒弃“一山不容二虎”的陈旧观念,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优化协同效应,共同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总之,通过合作式竞争与资源共享,建立起生态主体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生态主体间的竞争有序、合作有为,使共同竞争者均能充分利用资源协同进化。   2.以开放、平衡为支撑,推动原始创新主体与环境协同进化   生态系统中强调平衡性和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生态主体间、生态主体与环境间在开放中所形成的共同进化过程,这种过程也是不断追寻系统平衡的过程。通过开放,利用内外相互补充资源实现原始创新,是内部动力要素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融合的本质需求。原始创新与知识资源的吸收、接收息息相关,是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活动,也是不断从无序到有序、到新的无序、再到新的有序发展过程,系统主体协同进化在无序、孤立系统中是无法发生的。因此,对于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来说,要不断激发出创新主体进行原始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提升科研生态位,使原始创新能力向更高水平均衡演变,务必在内部通过人才流动、资金和设备共享、知识与信息的交换,在外部通过校际合作、产学研合作以及国际高校间的合作来达成。   在生态学上,平衡表明“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协调一致,并且系统的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有效发挥。”[5]但在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而超过自身调节范围时,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紊乱,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出和输入量上不等,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出现所谓的失衡现象。[6]因此,对于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来说,要不断优化文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舆论监督,建立适合生态主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的生态平衡体系,使生态主体能通过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与价值目标追求融入实现系统目标过程中,调动自身的创新潜能,避免生态位重叠,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形成自觉的自组织行为。总之,高校原始创新生态位的平衡性离不开内部传统和外部环境两类生态因子,只有二者有机协调统一,高校原始创新生态系统才会避免失衡和错位风险。   参考文献:   [1]朱春元.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3).   [2]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0.   [4]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30.   [5]张晋.生态学视野中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7):21-25.   [6]刘贵华.论大学学术的生态学分析视角[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责任编辑:刘辉)

【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的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策略】相关文章:

高校学术职业定位与研究型大学发展-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分析07-29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高校学生学风建设10-11

浅谈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生态休闲论文10-02

基于高校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讨09-03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策略:人才环境创新07-10

基于职业发展阶段理论的高校教师激励策略07-29

基于知识整合理论视角企业IT组织变革与应用创新研究07-03

试论基础理论的创新与视角转换11-02

生态位理论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中的应用初探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