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学校建设内涵特征与策略论文

时间:2021-09-09 11:47:5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创新型学校建设内涵特征与策略论文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离不开创新教育,更离不开创新型学校的建设。创新型学校是以有效地开展教育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组织,学校的创新环境氛围、高效的组织结构、创新型校长、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新型的学校管理体制是其基本特征。要建设创新型学校,就必须从学校环境、教育教学制度、教师队伍以及学校管理者这四个方面给予关注。

创新型学校建设内涵特征与策略论文

  [关键词]创新型学校;学校环境;学校制度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大力提倡和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不断丰富人的个性,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这些都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难以完成的任务,为此,我们需要有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创设一种以有效开展教育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校组织形式。在这里。我们把这种新的学校组织形式称为创新型学校。

  一、创新型学校的内涵

  目前尚未发现有学者对创新型学校的内涵作出界定。本文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型组织的界定的基础上,对创新型学校的内涵进行描述性的阐释。综合借鉴彼得·德鲁克(P.F.Dmcker)、保罗·莱特(P.C.Wright)以及官建成、王军霞等学者的观点,所谓创新型组织,是指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能够源源不断进行创新活动,并经常生产出创新性产品的组织。相应地,所谓创新型教育组织,就是指经常进行教育创新并经常生产出创新性教育产品的教育组织。这里的“教育产品”,既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改方案的设计等理论性的产品,也包括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方法、教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措施等实践性产品。一切正式的教育组织都能够建设成为创新型的教育组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研究的只是众多创新型教育组织中的一种——创新型学校,而且主要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

  参照上述创新型组织与创新型教育组织的概念,本文尝试给创新型学校下一个描述,性定义。所谓创新型学校,是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和进行创新活动,并经常生产出创新性产品的、有机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简言之,创新型学校就是以有效地开展教育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组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各类学校都在为自身在激烈竞争中谋求不断发展而苦苦思寻,试图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而将创新型组织的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建立创新型学校,可以为学校谋求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二、创新型学校的特征

  创新型学校作为一种创新型组织,应具有创新型组织的基本特征。同时,学校组织又不同于大多数其他正式组织,作为一个培养人的机构,它还应有一些独有的特征。因此,本文在借鉴创新型组织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创新型学校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是持续创新的系统组织,具有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一个创新型的学校环境氛围,这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条件和土壤。创新型的学校环境应包括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如校长、教师、学校管理、校园环境、文化景观、教学评估及班级气氛等。这些因素要比强调秩序与控制的传统学校环境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更能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里,学校的管理、教学、学生培养等各方面都充满创新气息,学校成为富有持续创新力的系统组织。简言之,创新型学校具有一个“人人要创新、事事都创新、处处鼓励创新”的学校环境氛围。

  (二)具有高效能的学校组织结构,能够形成有效的创新团队

  建立高效能的学校组织结构,是学校成为创新型组织的重要条件。创新型学校的组织设计要有利于创新、学习和互动以及组织内外的有效沟通,因此,学校组织结构应该是扁平化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不仅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也便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研讨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意,还有利于在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实践中形成诸多富有创造性和创新力的团队,如创新型年级组、创新型学科组或创新型班集体等。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团队建设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组织创新目标的达成。

  (三)校长是教育创新的关键人物,是学校组织创新的领导者

  从领导学的角度讲,校长既是学校组织结构、政策、策略的设计者,也是学校员工形成共同教育价值观的启发者。一所学校能否具有良好的教育创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只有在创新型校长的带动下,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创新型组织。可见,创新型校长不能是事必躬亲的事务主义者,而应当是教育创新的先行者与引路人,是学校组织创新的倡导者、拥护者、监督者和领导者。

  (四)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具有创新性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掌握最新教育理论并能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具有独特见解,能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创新型教师首先应当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此外,还应当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即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智能和创新的个性。

  (五)具有创新型的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开展创新研究、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杠杆。概括地讲,创新型的学校管理体制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实施说服教育与熏陶感染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注重用美好的情感、创新的精神等人格力量以及整个学校浓烈的创新氛围感染熏陶学生;第二,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彻底抛弃整齐划一的教学计划,实施富有学生个性特征的创新素质培养计划,给学生以创新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个性特长最佳发展、知识结构“最优化”;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杜绝“教师念笔记、学生抄笔记、课后背笔记”的现象,主要采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在办学方式方面,不仅要注重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办学,并将各种社会力量整合为“教育合力”,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还要注重教育的社会效益。面向社会开放,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三、创建创新型学校的实践策略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都不是教出来的,但是,拥有创新型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发挥的教育教学制度、具有创新观念的学校领导和教职工队伍等,势必会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

  (一)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校园环境

  营造创新型的校园环境可以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物质文化来看,应对校园建筑、校容校貌、教育教学设施等校园文化环境的载体和物质标志进行改造,使其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从精神文化来看,通过树立创新榜样人物的方式,加强学校成员在思想意识、舆论氛围、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教育与引领,使他们形成持续创新的意识与行为。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多数成功的组织都有自己的榜样人物。榜样使组织的基本价值观永存,对内提供了角色榜样,对外代表了组织的形象,并设定了激励组织成员去努力达到的标准。在创新型学校里,校长、教师和学生都能成为这样的英雄人物,要让这些英雄人物在学校管理、教学和学习领域中发挥榜样作用,为其他人员树立目标,激励其他人产生相似的行为,最终使“创新”在学校中蔚然成风。

  (二)建立与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教学制度

  1 努力实现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

  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强调绝对的服从与控制,严重地抑制了学校组织的创新力,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全国上下一个样”的奇怪现象。因此,要建设创新型学校就必须砸掉那些束缚学校创新力的桎梏。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便于学校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前提条件。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形成教师能上能下、领导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在可能的范围内要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用于创新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师劳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创造性劳动。第三,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特长,这对学生以后在某个领域的创新行为大有裨益。第四,必须重视开发校外的办学资源。如可以通过聘请顾问等方式,吸引有关专家、学生家长等参与学校的创新工作。他们所拥有的业务专长、前沿信息、社会经验、交往关系,都会为学校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贡献。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支持创新的多元化的教育管理体制来维系和支撑。

  2 努力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环节,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传统的教学多用注入式教学方法,造成学生习惯于“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缺乏独立思考;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因此,要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第二,改变脱离实际的传统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第三,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第四,改革教学评价标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

  (三)培养创新型教师团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创新型教师团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学校对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更离不开教师个体的创新动机与创新实践。因此,要提升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强化教师个体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积极倡导团队合作的教师文化

  教育是一项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未来所需人才的事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因此,要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要使教师个体树立创新意识。学校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使每位教师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主动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学会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质,充分发展学生学习与创新的自主意识、自主行为和自主能力,不断强化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意识。其次,学校应积极倡导团队合作的教师文化,每位教师都站在团队的利益和发展的立场思考问题,超越个人的利益局限,以更加长远和系统的视角来看待个人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团队思维模式,使教师队伍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富有持续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师团队。

  2 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素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师“一次教育受用终身”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因此,学校要创设条件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继续教育。首先,学校应该为每位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通过为教师提供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等便捷的信息获取平台、配备电脑和网络设备等硬件条件、经常组织教师出去培训、聘请专家来校开办讲座以及在教师中开展教学论坛、研讨会等各种渠道和方式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使教师能够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了解更新的科研成果,并掌握最前沿的知识,从而为创新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其次,创新型教师也要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学会自主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创新型教师不仅要钻研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尤其要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理论以及相关的训练方法,还应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具备获取、加工与提炼新知识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创新型教师还必须树立“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观点,把教室和课堂当作自己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阵地。

  (四)培养创新型的学校领导者,引领学校变革

  关于校长在学校中的作用,顾明远教授曾经这样说过: “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因此,要创建创新型学校必须培养创新型的校长。

  1 要更新校长的陈旧观念,使之具有创新思想

  没有创新思想的校长,不可能实施创新教育。有创新思想的校长,要更新传统的观念、行为和方法,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雄心,有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胆识,要正视学校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威胁,产生忧患和竞争的意识,不怕挫折,善于在工作上超越前人、他人,有所作为。同时,创新型校长还必须树立人本教育观、科学人文教育观、多元人才观等全新的教育观念,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师生进行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要建立创新型校长管理制度

  要培养创新型校长必须改革传统的校长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校长队伍创新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讲,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解决论资排辈问题,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公开、民主、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的办法,使更多的人有竞争的机会,保证更合适、更优秀的校长脱颖而出。第二,解决考核、监督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各方面的监督制度和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仅要对校长的工作给予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还要根据考核评价的结果对校长及学校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第三,增强校长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彻底改变目前校长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陈旧、培训管理不严格、培训工作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第四,加快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步伐,建立校长专业发展机制。当前人们对实现校长专业化发展已形成共识,但关于校长专业化发展的路径还需要不断探索。

  3 校长要加强自身修炼  加强校长自身修炼是创新型校长培养和素质提高的必由之路。校长不仅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创新理论水平,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领导管理创新艺术。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校长要有驾驭调配各个部门工作的组织才能和领导艺术,更要重视自己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校长要学会运用权力的艺术,巧用授权,要懂得沟通的艺术,不断拓宽沟通渠道,要掌握奖惩的艺术,赏罚分明等,以此来调动教职工创新的积极性。

【创新型学校建设内涵特征与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刍议语文实践的内涵特征及设计论文04-15

体育生态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论文09-24

阳光体育的内涵与特征研究论文05-18

高等院校创新型师资内涵和特征研究07-02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特征及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论文01-26

新型劳动关系管理策略论文10-16

论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11-27

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策略论文06-22

财会信息的主要特征与管理策略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