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论文

时间:2021-09-11 14:49: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生态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论文

  摘要:对心理健康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的生态学解读,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的途径,包括模式的转变、对象的转变和媒介的转变。

生态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论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创新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生机勃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发挥了巨大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已无需多提。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更大地发挥它的作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是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可以说,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探索是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意义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

  1.多元文化的冲突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大学生的个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大学生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成熟性,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仍然处于变化和不断的成熟、完善中,其心理尚未成熟。大学生知识水平高,内心体验细腻、敏感,他们对社会有着自己的见解,看问题有比较广阔的视野。但是,他们的情感还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因此,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大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以下特征:影响程度大,影响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泛等。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的冲突,几十年前那种只受单一文化的影响已不复存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大学历来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殿堂、汇聚的场所。多元文化的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及学生,因此,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值得关注。这就更加需要大学生们坚定正确的人生观,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能够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2.实现中国梦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每一个公民都身兼重任,责无旁贷。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无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还是人民幸福,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曾任康奈尔大学校长的弗兰克HT罗德斯(FrankH.T.Rhodes)在《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一书中,分析了大学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肯定研究型大学对美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学能够起到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因此,大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大学生除了要进行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同样需要重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需要全国人民的勤奋工作和不断努力。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人民的幸福感就一定会增强。当然,人民幸福还涉及到个体如何认知幸福,如何追求幸福。是否幸福,对于个体来说,其实是一种“主观幸福感”的问题,除了外界客观因素,还与很多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这就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诸多内容。实现中国梦当然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大学是社会构成的重要单位,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就理所应当地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状态有很多方面的体现,其中就包括学生人格健全、全面发展,教师自我实现良好、幸福感指数高,学校总体人际关系和谐,等等[1]。从这个角度讲,亦不能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这都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一臂之力。

  二、生态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新解读

  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质的飞跃,符合时代发展特征,能真正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一臂之力,能够充分发挥出促进校园和社会和谐的作用,首先要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内涵从全新的层面上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和具体的手段、方法的探讨。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心理健康的内涵进行解读,这是富有创造性的、全新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和协同进化观。生态学方法论的基础是生态交互论,即强调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生态心理学大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这种研究取向认为人与环境密不可分,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强调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科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心理现象”,认为可以像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一样去研究心理现象。这已引起无数批判,人的心理活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刻变化的,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因此生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关系”,是真实环境中的动态系统。长期以来,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就是处在不断的争论和发展之中,心理学、生态学取向研究的观点和论述对此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和建设性。综合来看以下两点论述具有代表性意义。

  1.心理成长论

  葛鲁嘉的新心性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现象转向心理生活,强调变化、创造、生成,心理生活与环境是一个共生的过程,这亦是在生态学背景下的探讨。人和环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人与环境应该是协同发展的。那么如果把心理生活作为对象,在探讨心理健康标准时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心理障碍的矫正实际上就是心理生活的拓展,人的心理健康可以是没有心理疾病的健康,也可以是心理得到充分成长的健康,所谓的充分成长就是心理生活的拓展,越是得到充分的拓展,心理健康的程度就会越高,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心理的充分拓展。”[2]这实际上强调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没有心理疾病这种平静的状态,心理的充分拓展和不断成长才是人们的目标。心理的`拓展和成长都是动态的、发展的,都是与它所依赖的环境相互影响的,这正符合了生态主义的宗旨。

  2.心理平衡论

  还有学者提出,从生态主义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实质就是自我的平衡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平衡:“自我的平衡包括自我的心理平衡和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包括自我与社会环境的平衡、自我与自然环境的平衡。[3]”可以这样理解:自我的平衡实质上意味着对自我有一个良好的认识,能够接纳自己,个体的各人格结构稳定协调,基本的心理过程如认知、情绪、意志等处于正常状态;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则意味着自我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有能力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状态。自我的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强调的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平衡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协调,平衡最终的目标就是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这个概念与“心理和谐”的概念不谋而合。心理和谐是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了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执政党文件的形式将心理和谐的问题提到如此高度,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是一种激励。通过以上分析,心理平衡与和谐这个概念要优于心理健康概念,因为它是从整体和动态的视角出发对人的心理进行定义的。综上所述,心理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一个过程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心理的成长过程的呢?心理的平衡状态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和自己认知行为的改变会进入到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当心理不平衡时,或者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来符合自己的要求,然后达到下一个平衡状态,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因此这两个概念在实质上是有共通之处的,是相辅相成的。心理的成长、平衡与和谐的标准都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所依赖的各种环境相互影响的,是不断变化的,是富有个性的,没有大一统的标准,不需要每一个人都去符合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一直都是学者们争议的对象,心理成长、心理平衡与心理和谐概念的提出对此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有了这些基础性的探讨,下一步的工作就会有据可循。

  三、生态主义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创新性探索

  基于前面的探讨,即对心理健康的内涵有了全新的拓展性的解读之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就有了切入点,有了依据。

  1.模式的转变由关注心理问题向关注心理成长转变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最关注的就是学生已经出现的或者潜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老师和学生们都普遍认为,只有出现心理问题了之后才会去寻找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这种看法不妨改变一下。如前所述,心理健康可以是没有疾病的健康,也可以是心理得到充分拓展的健康。关注心理成长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心理问题,正相反,心理问题的克服和治疗正是心理成长的一部分。心理成长是包含解决心理问题在内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心理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帮助学生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拓展,使他们的“心理生活”更加完满。当然这种拓展是与外界情境密不可分的,是依赖于具体情境的拓展,因为无论是心理的成长还是心理的平衡与和谐,都不能离开具体环境而孤立的存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改变以往的模式,除了关注已出现的心理问题之外,还要探索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拓展,不断地达到平衡与和谐状态。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观念转变的问题,例如,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以发展的视角、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4]。并且积极心理学不只关注问题,更加关注发展。因此,这方面的探讨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对象的转变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毋庸置疑就是学生,而在生态主义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学生、教师、家长转变。例如说,心理咨询机构应该让所有家长和教师知道这个机构的存在以及所肩负的任务;发现学生的某些问题之后应该及时与家长和相关教师取得联系以便更详细地了解这个学生的成长史以及寻求他们的协助;要让家长和教师明白心理咨询机构非常欢迎他们的主动联系,以便更好地更积极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要不定期地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和教师们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观念和知识,使相关人士共同关注、重视这个问题。关注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帮助他们心理成长,就不可能忽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与他们关系最亲密的人。

  3.媒介的转变由师生点对面的教育向以网络为基础的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师生点对面的教育,教师在讲授,在宣传,但学生领悟的怎么样不得而知。甚至很多学生望心理咨询而却步;或者意识到自己内心不太“平静”,但是却觉得还没达到求助心理咨询的程度;或者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心理很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无关,等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网络具有自由、随意、方便、私密等特点,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建立相应的网站,设立不同的栏目,既可以宣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又可以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回答学生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还可以预约咨询,等等。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下,在实现中国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绝对不可忽视校园的主体、校园文化的体现者和承载者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性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基于生态学视角的考察和研究更加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积极地加以实践。

  参考文献:

  [1]唐荣双,陈铭彬.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192194.

  [2]葛鲁嘉.心理学视野中人的心理生活的建构与拓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8(1):4044.

  [3]杨峰.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4]包春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08110.

【生态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论文】相关文章:

修辞视角下的语言创新性08-16

企业生态学视角下的循环经济01-13

和谐文化视角下的科技创新07-06

教育伦理视角下的教师批评权论文01-05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教师教育教学论文11-06

跨境电商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研究论文10-04

创新教育下的田径教改论文10-03

美学视角下的先锋诗论文10-01

传播视角下音乐教学论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