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基地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论文

时间:2021-09-15 17:47: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以创新基地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论文

  【摘 要】高等院校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大学生创新基地为载体,以各类创新活动为主题的一种新型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模式已在许多高等院校开展。作者结合江南大学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基地实际情况,阐述了创新基地的建构、探讨了创新基地成员应有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需要培养的内容。

以创新基地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论文

  【关键词】创新基地 创新人才 特征 培养内容

  一、创新基地的建构

  (一)创新基地的软硬件设备

  创新基地位于学院科研楼,共占地1000多平方米。基地现有现代企业提供各种型号的PLC,Xilinx公司产FPGA,变频器,DSP,以及示波器等各种固定资产设备,价值90余万元。

  另外,创新基地还有学生图书资料室和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学生图书资料室现有藏书8000多册,涉及数学、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学、英语以及与电气信息类相关的各门专业课程。文体活动中心主要有歌舞排练厅、卡拉OK厅、乒乓球室等。

  (二)创新基地的管理与运行

  创新基地成员为大学本科学生,基地以俱乐部形式管理,下设PLC俱乐部、智能小车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等学生科技俱乐部。各俱乐部有学生担任负责人,成员进行自我管理。基地成员完成学校学院规定的学习内容的同时,按照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指导教师或企业提供的学习内容、讨论、项目课题。同时参加全国电子电路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机器人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

  二、创新基地成员特征要求

  第一,智商在一般以上。根据智力域限理论,智力( IQ) 与创造成就之间有着一种密切的联系,智力在120以内“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IQ 分数从120开始逐渐变小成为零相关”。同时心理科学的长期研究也表明,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第二,灵活的思维。创新性人才应能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适应性较强。

  第三,高度的敏感性。创新性人才能很快地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第四,认识具有新颖性。经常能够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根据学生做出类似反映的频率,可以检验出新颖性的程度和水平。

  第五,观念高度流畅。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创新性人才应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观念或较多想法。

  第六,人格特征显明。创新性人才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人格的独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创新的一种反映,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缺乏个性就缺乏创新。

  第七,豁达的态度。创新性人才能容忍出现错误,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容忍不明晰的问题或模糊的事物存在。他们应一般对细节和事实不太感兴趣,但对于抽象性的事物和概括化的认识兴趣浓郁。

  第八,较强的团队精神。有人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态度与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在1901 年到1972 年期间286 位获奖者中,近1/3 的人是因为与他人合作进行工作而获奖。因此,任何创新性人才必须懂得与他人合作,善于求得他人的理解与帮助。

  三、创新基地的培训内容

  (一)专业素质能力

  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开展课堂教学之外延伸实践的能力,是对原有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创新基地成员通过在创新基地参加各类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培养培养自己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升实践能力,这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逐步获得。

  (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其次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最后是要培养创新能力。即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

  (三)心理素质

  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可对创新基地成员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知识竞赛等,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进行心理引导,帮助创新基地成员释疑生活与学习中的困惑。

  (四)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培养应使团队成员对团队有强烈的归属感与一体感;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共为一体,团队成员彼此视对方为“一家人”,互敬互重、相互宽容,容纳各自的差异性、独特性;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表现为尽心尽力全方位的投入。如果团队成员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作,团队便能够产生整体功能大于各成员相加之和的效果;反之,若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磨擦掣肘,能量相互抵消,团队则会一事无成。因此,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培养既有渊博知识,又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

  四、结束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本科阶段,需要经历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等教育过程来完成,但本科教育是重要的阶段。建立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达到学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任务。在以创新基地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应充分依靠领导的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责任心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建立激发教师热情和树立责任心的奖励机制。同时注重学校创新活动和假期创新研究、本科生创新和研究生创新、本学院学生创新和其它学院学生创新、学校的创新基地与校外基地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朝辉.解放亚洲学生的创造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张俊,唐健禾,梁洁.论国家创新体系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49-52.

  [3]陈晓华,周军红,陈奎庆.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3,4 (4):73-75.

  [4]赵琴霞.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1):100-102.

  [5]史维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路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6,(9):68-71.

【以创新基地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论文】相关文章:

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01-09

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论文01-19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论文10-09

矿业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论文09-28

创新校园文化以培养创新人才07-02

电力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论文01-23

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01-1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素探讨的论文02-02

创新型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