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探讨的论文

时间:2021-10-09 17:30:0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探讨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功能;措施

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探讨的论文

  论文摘要: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体育进行社会化。笔者介绍了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内容、形式和功能,并从观念意识、高校人力物力的优势等方面提出了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措施。

  高校体育社会化问题是目前高校体育改革中的热门话题。高校体育是与社会体育的对接点,大学生的体育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的现状,不仅反映高校体育教育的效果,而且关系到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体育社会化问题同样有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健身计划的实施、竞技体育的影响增大、体育影响力的提高,增加了人们的体育需求,为高校体育社会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更多的发展机会。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工程的实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呈现出一种融合的态势。本文就高校体育社会化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1、高校体育社会化概述

  体育社会化包括体育本身的社会化和通过体育来实现的人的社会化两方面,高校体育社会化同样包含高校体育自身的社会化和通过体育来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内容。高校体育社会化具有多种形式,如:专职和兼职体育活动、健身等多项目的教师、指导人员、教练员家庭辅导员,以健身、锻炼、提高运动技术为目的的各个项目的不同类型的培训班,颇具影响力、知名度并承担更多的竞技体育角色和任务的高水平运动队等等。

  同时,普通高校体育在社会化进程中对社会也有要求。普通高校体育在完善设施条件、扩大宣传影响、培养高技能人才等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媒体和人员投人,教育经费用于完成好日常的教学活动尚可,无法满足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借助社会力量,从多种渠道引人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可以为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带来活力和后劲,促进其进程。

  2、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功能

  普通高校之所以能够进行社会化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在促进学生发展、高校自身及其体育发展、社会体育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高校所要培养的人才是能够被社会接纳,能够适应社会,对社会有用的社会人。随着高校学生年龄增长、知识增加,其对体育当中提供的社会生活所需求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规范有了更加深刻和更具现实性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学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形成与发展。

  提高高校运动竞技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队伍在促进校内体育蓬勃开展,扩大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同时,也可以为国家的竞技运动发展和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如我国的大学生篮球联赛也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不亚于职业联赛,也有高校学生进人职业队伍。职业球员在高校中充电也对提高高校的竞技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丰富学生业余精神生活,促进校园稳定。体育作为一种精神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得到高校学生的认同和倾心,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有序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安定祥和的气氛中解脱精神压力,缓解学习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并激发学生的团结意识和自豪感,保持校园秩序的稳定。在发展高校体育的同时促进高校的发展。

  弥补社会体育不足,促进社会体育发展。虽然我国体育彩票的发行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体育的发展,但社会体育经费极少、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受过专业训练的体育辅导员数量有限等都是制约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社会体育的发展证明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高校具有全国高校体育教师约有两万人,具有素质高、业务精、专业全、裁判级别高和很高指导能力的特点。如果充分组织和调动起来,将是社会体育发展的有力技术保证。同样,如果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毕业后成为社会体育的积极参与者和指导人员,都是社会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拥有一大批一流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如果利用得当,将为社会体育开展节省大量经费和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保障。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是许多国家解决社会体育活动场地不足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由此可见,高校体育的人才、设施优势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客观的积极影响。

  3、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措施

  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多种功效及其现实可行性促使我们对高校体育社会化进行积极的思考。可以从以下方面推动高校体育社会化。

  更新体育观念,增强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意识。长期以来,高校体育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竞技运动水平,到终身体育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可以看出,学校的体育观念是一部流动的发展的历史,是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连的。现代高校所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体育也要服务于学校教育主体需要,积极开展自身的改革,大力发展与社会的横向联系,为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和增强高校体育活力而建立崭新的体系。

  整合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二要符合主体需要的实际。要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特点、传统、条件、师资水平、学生基础等实际,制定能够反映不同地区和学校的不同特色的教材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内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要在保持大中小学各阶段教育内容衔接的基础上,坚持与社会体育接轨,加强健身、健美和娱乐体育及社会普遍流行的热门项目的教学内容。

  改革高校体育教育的组织形式。目前高校体育课大多是基础课、选项课、专项课的整齐划一、严格管理的状况,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足,业余体育锻炼松散的不良现象。高校体育社会化首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适应时代的变化向终身体育体系过渡。因此未来高校体育的形式将是宽松、自主、活泼的形式,如在国外运用较好的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和业余活动形式。俱乐部形式是社会体育发展的趋势,高校体育的俱乐部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与社会体育的发展相衔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形式。高校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在当地条件下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模式。

  实行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目前我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匾乏。而在广大的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就更加匾乏。这也是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第四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数据报告》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高等院校共有体育场馆12762个,占全国共有体育场馆总数的27.3%。如果充分利用,可以适当缓解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国家也通过法规推动高校体育设施的社会化,《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率,并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共同构建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社会体育资源体系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社会化。高校体育社会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对其进行社会化管理。建立为社会参加者服务的各种体育服务机构与组织,如社会体育健身中心、培训中心、指导中心、体疗康复中心等;与社会体育机构联办体育俱乐部以及杜会体育服务产业;为大学生建立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中介机构,提供廉价和快捷的体育服务;通过与社区组织联系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机会;多渠道筹集经费,解决制约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瓶颈”。

  拓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路子,满足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严重匾乏。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养。应充分利用高校中丰富的人力、物力和场地设施资源,为我国培养大量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体育院校或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来培养较高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二级),普通高校的体育部承担起培养较低层次社会体育指导员(三级)的任务。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使高校体育更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并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体育事业发展、两个文明的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师社会化。随着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师也开始游离大学体育主体,兼任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双重任务。高校体育教师扮演“双重”角色,他们在院校内既是学者又是教师,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既是专家又是指导员,他们成为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沟通者和倡导者。

  高校竞技体育社会化。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高水平的竞技队伍都建立于高等学府,正因如此,他们的场馆设施、体育人才、教练水平又都是世界一流的,这也是大学成为国际重大体育赛事首选之地的原因。我国高校体育具有人、财、物的优势,与企业联办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实现高校竞技体育社会化也是高校体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捷径。

【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探讨的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探讨论文02-13

我国高校休闲体育教学的探讨10-10

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实施途径论文02-13

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功效及实现途径论文01-24

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建设与需要的论文05-28

关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论文06-15

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实施途径的研究论文02-13

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目标的研究论文04-02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社会化透析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