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时间:2021-09-09 18:00:39 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一、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早在20世纪70年代,信息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美国就尝试给信息素养一个定义,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到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出的信息素养定义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与Doyle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的王吉庆教授在谈到怎样理解信息素养时认为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意识情感、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

  两个定义都强调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不仅包括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和技能,个体对信息的态度,对信息的评价与判断,合理与准确地利用信息,形成自己的信息道德观念,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同样非常重要。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能的有效发挥得以体现,而信息技能发挥的好坏则与信息意识和文化知识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应该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即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最易评价量化的部分。主要包括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工具、编辑生成信息工具、信息管理工具等。

  第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实现信息创新和评价的能力。

  第三,信息道德观念。这一点强调在网络上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熟悉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并具有信息过滤能力,在茫茫网络上迅速获取有用信息。

  第四,信息协作能力。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现在,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某个工程或一项研究成为一种趋势。网络信息工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便的交流方式,利用信息媒介实现和外界与他人的和谐协作是信息化人才要必备的一种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信息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学习者积极主动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目前,基于对信息素养含义更为深刻认识基础之上,教育界产生出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应该怎样教、教什么的争论,提出信息技术教育应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

  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作为一种操作技能单独授课

  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工具,是进行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前提。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的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之初得到普遍重视。提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关于硬件设施建设的一串数字,到1999年,我国有3000所中小学校建立校园网,2万所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与硬件建设同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能学科来教,内容更侧重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计算机使用操作方面。

  2.作为认知工具,辅助课程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不断认识到计算机的工具性作用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或者学的工具出现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课件设计、开发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加深了对计算机多媒性和强交互性等特性的认识。在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较特殊的教学媒体出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

  3.与学科教学整合

  90年代后期,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信息获取更为方便,通过网络媒体可获得海量的可用信息。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单纯听老师讲授,从教科书中获取知识改变为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收集信息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同学之间的协作学习。教师信息权威的地位被动摇,教师由单一的教学信息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促进者和专家等多种角色。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有:利用网络的检索信息功能,获取学习研究所需要的资源;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信息平台,完成知识的传递并组织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将像纸笔一样作为学习工具,融合到学习过程中来。

  这三种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所侧重,又相互融合。教授基本技能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处理实际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同样可以提高操作技能,熟悉和了解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它更要融合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三、构建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协作的空间,是信息技术融合于教育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达到信息过滤、资源共享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管理和协作的技能,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用户信息库:信息平台面向特定的用户群体,比如某个学校一个年级的学生,或者为某个班级服务,使用群比较固定。对用户信息的简单统计有助于了解网站的使用情况,管理和调整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登录ID、密码、登录次数、在线时间、发表观点及推荐了哪些学习资料等个人信息。

  公告栏:关于教学活动的安排、提醒大家的注意事项等,由管理教师发布。

  教师推荐栏目:推荐文章、参考书目、思考题目等。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把关人,要具有一定信息过滤能力,推荐的信息资料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适合学习者学习。

  作业专区:学生的作品库。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还可以对其发表评论,达到相互借鉴学习、彼此激励的目的。

  站内邮件及E-mail的通信方式:用户登陆后,可以在个人信息一栏中看到自己有几封站内信件。便利的交流方式,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热情,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信息协作的能力。

  我们的书架:学生通过上传页面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学习资源上传到服务器,增强学习者的信息共享意识。对于有学习价值的资料,经教师确认,管理员可以添加到精品区里,作为学科结构化资源,永久保存。

  BBS:分为不同的讨论版,选举对这一方面感兴趣、有特长、有责任感的学生做版主,负责秩序及内容维护,管理教师可通过邮件与版主联系,获取大家最近的思想动态。同时,在学习进行到某个阶段时,教师也可组织一次关于某个主题的讨论,并参与到讨论中来,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引导他们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学习者在与外界不断交互和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自己的信息道德观念。

  查询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查询内容──用户信息查询和信息资料的检索。学生可以察看自己的个人信息,了解自己的学习历史;教师通过浏览学生信息,可以掌握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展。方便的资源获取才是真正的资源共享。网站清晰的导航固然可以帮助用户找到相关的主题,但是对于目的性比较强的用户,基于全文内容的检索功能可以帮助他们直接到达搜寻的相关页面,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在局域网中实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强交互性和非同步性等特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平台与数据库相连,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可以方便、高效地进行信息的统计和查询浏览,方便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通过管理教师的组织,给学习者一个共同交流、学习的空间,学习者能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提高他们的信息协作能力和信息共享意识。通过教学信息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对教学信息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需要的条件

  1.要求管理教师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只是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构建了一个环境,提供了一种信息管理的工具,如何利用这个环境来组织教学活动是管理平台能否发挥最大效率的关键。组织管理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在于怎样设计、组织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还要能够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此外,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一定的信息评价、过滤、组织的能力,切实承担“把关人”的责任。

  2.学习者具有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只要具备简单的上网知识和文字处理工具的使用能力的学习者就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学习以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

  3.网络硬件环境

  具备校园网或局域网的网络环境,具备比较良好的上网条件。

  五、结语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己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和目前信息教育的现状尝试提出的一种培养信息素养方式,是对现有信息技术教育的补充。希望对提高学习者信息管理能力、形成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习生活中有所帮助。

【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知识构建论文06-29

从学生知识构建的视角探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10-03

信息理论的健美操教学知识平台构建论文01-02

如何与学生构建合作平台的论文06-09

提高教师素养构建和谐课堂论文09-09

提高教师素养构建和谐课堂的论文10-08

提高农村寄宿制学生信息素养论文06-28

信息时代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论文12-30

学生信息管理的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