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获得的文化学探究论文

时间:2021-09-07 13:26:14 化学论文 我要投稿

儿童语言获得的文化学探究论文

  一、人的一切行为在文化环境中获得

儿童语言获得的文化学探究论文

  人是生物的人,更是文化环境中的人,人类的心理机能一旦从发展中产生,那么它的性质是文化的。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和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儿童从小就获得的吃饭、穿衣、走路和说话以及各种表情等都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可以说,离开这种文化环境的土壤,人类发展的结果都不具备社会意义,狼孩和“阿韦龙的野孩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这两个例子中的主人翁均生活在与世人隔绝的环境中,他们基本上不具备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狼孩像狼一样蜷着身子睡觉,用鼻子嗅事物等,而“阿韦龙的野孩子”没有辨别真人和画中人的能力,听觉迟钝,发音能力几乎与哑巴相似……也分辨不出冷热,可以从火中抓起燃烧的煤炭……一位负责教育这个“野孩子”的心理学家伊他德强调,“只有在人类文化结构的范围内,也只有通过与他人密切接触的途径,人类的潜力才能得到挖掘和发挥。没有具体文化的约束,我们不仅不能获得自由,而且会处于完全无能为力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类素有的本能绝然得不到开发。”

  因而,人类及其行为的发展必须基于一定文化环境,包括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

  二、儿童语言学习的本质

  关于学习,有几种理解,一是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二是能够使动物的行为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所有过程,或者说是动物借助于个体生活经历和经验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还有人认为,学习是由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并指出本能变化或自然成熟不属于学习,因为学习与个体的生理成熟密切联系。只有神经系统和肌肉达到一定的成熟水平,个体才能做出某种行为,同时认为学习是相对持久性的变化。

  这些含义的共识是,学习是个体持久性的变化(或是适应性行为的变化),是学习的结果与原来的状态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个体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同时对学习的对象加入了自身的理解,用瓦西纳的话说,就是形成了个体的文化特征。学习是个体化的过程,这也正是瓦西纳认为的“人类的环境是文化组织的,人对环境给予了文化的解释,环境文化对人组织起人际关系和个体的人格建构”。所以,儿童语言的学习就是儿童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吸收外界有声语言,经过自己主体性加工从而形成自己语言的过程。

  三、儿童语言的获得

  由上所述,儿童语言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通过学习并伴随着模仿而产生的,但是又不是机械的反应,而是以其认知系统和自主性得到相应发展为基础,即在儿童自主性发展的条件下对文化环境的自我建构。

  (一)儿童自主性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瓦西纳认为,自主性是在儿童早期缓慢显现的,“是在零至六岁这一期间,个体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无数活动建立起了自主性。有些活动与大一些的儿童甚至是成人的日常活动相同。而其他活动则是一定年龄和一定认知能力的儿童所特有的。”在这些活动中,儿童的意图是较为关键的,而意图本身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心理特征。“意图,或者说意愿并不是指‘绝对的自由’、‘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而是包括需要设定目标的定向,确立短期或长期目标,必要时还需重新设定目标,并决定如何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灵活的自我调节。通过对集体文化领域内要求的社会结构的内部心理重构,意图才可能出现。低级心理功能(无意的)和高级心理功能(有意的)出现区分是自主性发展的关键一步。”

  人是有意识、能思考的高级动物,这也是人类与其他的最为本质的区别。人的意识性主要体现在人能反应和思考周围环境,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改造环境使之满足自己的需要,此外还能设定目标,从而引导自己的行为。如果自然本能或无意识是低级心理功能的体现,那么,有意识、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则是高级心理功能的体现。人类是通过高级心理功能来控制和调节低级心理功能的,在这个控制和调节中,需要一种符号中介,这种符号中介就是语言。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三年就出现了以语言为基础的对行动的调节。

  通过言语的认知

  认知系列 重新组织的认知系列

  可能的联系

  言语系列 重新组织的言语系列

  通过认知的语言

  个体发育时间

  (这是维果茨基对认知和言语之间关系的看法)

  从上图可以看出,儿童语言的发展与儿童认知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儿童从早期的咕哝声逐步发展到牙牙学语到使用单词,儿童的认知功能系列和语言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儿童第二至第三年时期交流语言系列和认知系列是并行发展的;但是即使在第三年后,出现了引导两者整合的条件,儿童心理系列中这两个系列是并行发展的。而儿童的语言和儿童的认知的关系就是,在儿童第三年后,儿童乐意“边说边做”,认知发展通过语言来组织,语言发展则由认知来引导。只是在儿童第四、第五年的时候,这两个系列的统一性开始减弱。可是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不会改变,即仍然是认知由内化的言语功能来组织,同时言语功能以认知过程为基础。

  在瓦西纳看来,儿童说话时同时也能进行自我调节,即言语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两岁的儿童往往会通过言语符号来努力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父母无数次地阻止孩子抓起花盆里的泥土送入嘴中,而当孩子独自在家时,就快抓到泥土了,然而他却对自己大喊一声“不”,从而停止了已经开始的动作。从此例中可以看到,孩子的这一声“不”从和他人相互作用领域到了个体内部,孩子主动使用这一言语调节自己的行为,因而这一声音是从他所在的文化环境而得,又经过了他自己的内化,也就是自主性意识的发挥而真正成为自己的言语,并使之成为调节自己行为的言语符号。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就是对符号进行个体文化建构,把它作为达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手段。

  (二)集体文化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土壤

  儿童对语言的掌握是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的,这些阶段与儿童的身体机制和心理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密切相关,开始儿童集中于声音的来源,然后观察说话者的嘴形,意识到声音与说话者的嘴形有一定的联系,并把这种现象进行记录。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内部的工作量很大,这也许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我们的肉眼却不一定能够看到。如,婴儿出生后,母亲就开始在婴儿的身边说着各种名词,包括“爸爸”、“妈妈”等,婴儿每天听着,直到有一天发出“papa”的声音。父母无数次地阻止孩子抓起花盆里的泥土送入嘴中,但当孩子单独在家时,对自己大喊一声“不”,就停止了已经开始了的动作。用“Mupper”来表示:“妈妈(Mummie),我要吃饭。”虽然这些发音对于成人而言是不准确的,但是对于儿童而言却是他们在语言掌握过程中的里程碑。

  从这些我们日常所见和所熟悉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儿童语言是在集体文化调节的语言环境下不断发展的,儿童生活在一定的集体文化中,如家庭成员的语言交流和对话,家人与孩子的沟通等。集体文化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的心灵对外界有着天生的强大的吸收力。“发展中的儿童往往在无意中听到他人的对话,并将所听到的对话方式重复模仿,从而发展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这就是上述提到的,儿童在心理机制和身体机制都得到相应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自主性,就是这种自主性对外界的声音予以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最终完成个体文化的建构。儿童就是这样形成的。

  正因为集体文化环境对儿童语言的重要作用,人们才日益认识到让儿童生活在一个有声音的环境中,要经常把孩子带在身边,让他们听到社会他人的交流对话,“孩子的母亲和社会都不应当把孩子隔离开来。我们应该让他们经常与成年人接触,并且总是能够听到发音真确、内容准确的谈话。”儿童语言的掌握是在集体文化环境中的,但当儿童一旦开口会说话了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因此他们总要找话说,并且也总能找到话说以及说话的对象,哪怕说话的对象没有真正的存在着。

  瓦西纳认为,儿童语言具有社会性质,首先是儿童语言在社会中产生,产生之后也在社会中发展,就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存在,包括说话对象真实存在或者在想象中认为存在,即儿童语言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研究发现,三四岁的儿童在语言发展中有着“集体独白”的现象,群体中每个孩子都在同时说话,却都没有特定的言语交流对象。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单就这种现象却说明儿童说话总是指向一定的情境,如果没有实际的交流对象,那么他会“自言自语”,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仿佛有人跟他说话,他还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模仿不同角色的语言。对于这些,成人难以理解,但是儿童却应对自如,并乐此不疲。正因为文化环境的土壤孕育,我们才会看到生长在英国的`儿童天生就会说英语,生长在中国的儿童天生就说中文……生长在不同国度的人天生就说着一口流利的当地语。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市县,不同的乡镇也会有不同的方言,语言跟文化一样具有地域性,同时也具有阶层性。

  四、对儿童语言获得的思考

  儿童能够在出生后的文化环境中掌握语言已经是非常明确的事实了,只不过对于儿童语言的获得究竟是属于生物遗传还是社会遗传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瓦西纳认为,儿童语言的获得首先是在一个有声的世界中才存在的,并且这个世界中的声音是持续性的。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与儿童同类,这从根本上定义了儿童语言的人类类本质。瓦西纳说,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从无意识开始的,然后才到有意识的发展。这点同蒙台梭利的观点一致,她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行为并非是有意识的,而是儿童的心理生来就具有无意识地在环境中学习语言的能力。”她也多次提到“人类天生具有学习任何语言(他们生活环境中的语言)的能力。”同时这两位学者都认为儿童语言的学习发展都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关,只不过说哪种语言以及如何表达则是由后天生活的环境决定。这说明儿童获得语言不是一出生就会的,而是在后天中获得的(假如这个孩子没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即出生在中国的孩子不一定就能说中国语言,假如他出生后就被带到国外生活,从小没有接触过中文,那么当然就不会说中文。一种语言的获得不是儿童天生就会的,而是儿童通过周围环境、在一定规律支配下逐渐学习吸收的。儿童语言的获得需要生理上的物质遗传,如健康的身体器官、神经系统、认知系统等发育,这是儿童获得语言的生理上或是物质上的基础条件。那么,在儿童出生后,成年人对儿童的语言熏陶则是后天的文化遗传。因而,儿童语言的获得必须在人类文化环境中进行,“儿童的行为是以人类文明为基础的。”

  存在于儿童心灵中的不是一个个漂浮的文字符号,而是学习语言的潜力。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语言的最快阶段不是成年后,而是在儿童时期,成年人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但是儿童却能很轻易就做到。瓦西纳把这种现象叫做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蒙台梭利则认为,儿童有一颗能够吸收知识的心灵,有独自学习的能力,就是本文所说的潜力。这种潜力比其他物种的更为强大,因而也才能掌握更为复杂的东西。“正是由于这种潜能,儿童才逐渐学会使用语言,并且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吸收社会习惯和传统,使他成为其所生活群体的一部分。”儿童语言的获得过程也是儿童劳动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与成年人的劳动不同,儿童的这一过程是在大脑和手舞足蹈这一系列行为中进行的,他们的劳动成果就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话,能有序完整的表达各种事物和感情,最后达到与成年人同样水平,甚至超越于成年人。

  儿童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吸收外界的声音,而是经过了内部的重组与建构,对于一些单词和句子,儿童会有自己的理解并大胆地发出声音表达出来,而成年人也从儿童这种伟大的创造力中获得了快乐的高峰体验,对于儿童的热爱难以言表。但也正是因为儿童这种对语言的创造力,才使人类的语言日益丰富多彩,而人类语言的延续与发展也正是需要儿童来完成,所以人类文化要继续存在于发展,就必须重视儿童语言的学习,必须重视儿童学习语言的潜力,如果没有儿童,就没有成年人,没有儿童,就没有人类

【儿童语言获得的文化学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播音主持语言特色探究论文11-28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11-15

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的论文12-11

阅读帮儿童获得幸福05-02

高职英语教师语言磨蚀现象与对策之探究论文12-18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探究论文09-1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实证探究论文09-12

彻底的认知功能主义语言获得观--用法建构语言获得理论述评12-07

支持儿童自发的探究活动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