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一切从好奇开始

时间:2021-10-01 18:58:05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一切从好奇开始

——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引发的思考

新华社记者李杨李文

由于在天文、物理、生物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5位“小科学家”3月30日获得了首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这一殊荣。

作为第23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重头戏”,5个小家伙登上了领奖台。他们一个个“衣冠楚楚”一副小大人样,但仍掩饰不住脸上流露出的童真。

1  “小科学家”不都是尖子生

北京市日前决定,从今年起设立这一奖项,每年评出5名“市长奖”,以褒奖在科技实践中发扬创新精神、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少年。获得首届“市长奖”的同学是:80中的孟奂、四中的王思远、65中的曹鹏飞、101中的陈炜和马尧。

“按照排名,我们处于第一梯队的中等,或者中下;以5分制计,我们的学习成绩是5减或4加。”孟奂告诉记者,他参加国内、国际大赛接触到的伙伴,学习成绩一般都不是最顶尖的。

今年高三的孟奂说,只要学校的功课掌握了,就“该干什么干什么了”,没有必要非争第一名。他说这样的学习态度与只拼分数的做法是风格上的差异,并且认为保持这样的风格需要“抵制力”。

北京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韩静老师说,富有创新精神的同学,有时不是学校的“好学生”,他们“不太听话”“不守规矩”,学习一般不是最好的,有时被学校视为“捣蛋鬼”、“不务正业”,而这些孩子中,不少人在某些方面是很有创造潜能的。

2  兴趣能带人走一千里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而这一切都是从好奇开始的。

获得“市长奖”的5名中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但是他们的科学研究却都坚持了很长时间。其中孟奂观测天象,曹鹏飞研究植物生理竟长达5年之久,几乎占到他们年轻生命的三分之一。

是什么驱使他们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坚持做同一件事?答案很简单,小家伙们几乎异口同声——“好玩”。量子生物化学专家温元凯小时候特别喜欢自己在家里“做实验”,用墨水瓶装上灯芯做酒精灯,把电灯泡改成烧瓶,然后自己装小火箭,虽然闯了不少祸,却很好地培养了他的创新能力。玩是孩子的天性,也许正是在这难登大雅之堂的“玩”中,形成他们自我确证、自我实现的创造心理。

参加今年科技创新初赛活动的青少年有24万人之多,几乎占到北京市青少年的十分之一。今年大赛的主题是“快乐科学”,就是让青少年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产生对科学的兴趣,进而逐步走上科技创新之路。

3  青少年普遍缺少创新意识

由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团中央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共同组织的一次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调查,向社会传递出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当今我国青少年普遍缺少创新意识。“吹拉弹唱班挤破门,科技馆门庭冷落。”中国农业展览馆每年的参观者只有5万人。情况稍好的北京天文馆每年的参观者也不过20万人,“与社会上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