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培育社区归属感

时间:2021-10-01 11:40:01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培育社区归属感

(赖诗卿(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于2003-5-7 11:00:09发布)

培育社区归属感

培育社区归属感

赖诗卿

所谓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社区是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可是过去我们与社区很少联系,每一个人都被安排在某一个单位里。单位是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没有单位的人相当于无业游民和盲流。单位大多是一个小而全的社会,不仅是社会成员的职业场所,而且是职工的政治归属、福利载体,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单位无所不包。这种单位体制是一种纵向整合体制,以“条”管理为主,每一个单位都隶属各自的上级单位,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归属并依附于自己的工作单位,与所在社区没有紧密的隶属关系。这时社区主要整合的对象是社会闲散人员和家庭妇女。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瓦解了单位体制得以运行的体制基础,在社会转型中,好多人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了,而那些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工作的人与传统意义上的单位有着重大差别;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不隶属于单位而隶属于社区;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特别是破产关闭单位的退休人员增加,他们游离于单位体制之外,逐步归依社区;大量农民工进城也不在单位体制的社会整合之中;经济转型中单位功能单一化动摇了单位体制运行的主要载体,企业等单位开始“本性复归”,逐步剥离社会福利等社会事务。随着单位体制的动摇,“单位人”正在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城市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已由单位体制转向以横向整合体制为特征的以“块”管理为主的社区。因此,社区建设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城市工作的重点抓手,也是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建设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的政策背景。

社区要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不仅要担负起原来由单位负责的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等职能,而且还要着力培育社会成员的社区归属感,使社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国内外社会学界都有人认为,形成社区的最重要条件并不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而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数量的心理关系,即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使 “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搞好社区建设,培育社会成员的社区归属感便是关键所在。

据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研究,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原因有五大方面:一是居民对社区生活条件的满意度;二是居民的社区认同程度,居民是否愿意把自己看成是社区这一亚文化群体的成员及社区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其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三是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研究发现,居民在社区的同事、朋友和亲戚越多,其社区归属感也就越强;四是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五是居民在社区的居住年限,就一般而言,居民在社区内居住年限越长,其社会关系就越广泛、越深厚,其社区归属感就越强。

由于我们长期实行单位体制,社区意识淡漠,社区发展投入不足,造成社区服务资源不能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成员不得不向外寻求资源,满足自我需求,最终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丧失认同感、依赖感和归属感,社区缺乏凝聚力。对此,社区建设要以重铸社区归属感为目标,以居民自治为基础,努力扩大基层民主;以服务群众为主题,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努力繁荣社区文化;以党的建设为龙头,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基本路径是通过建构以人为本、居民自治的社区建设理念,扩张、强化和完善社区服务,发育、完备社区功能, 重铸社区凝聚力,其核心则是构建完备而有效的社区服务的社会支援网络,促进社区服务发展。

首先,社会支援网络要围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为社区服务提供传统意义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援,包括社区环境建设、服务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等。而且更重要的是为社区发展、社区重建、社区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援、工作方法支援和社会政策支援等,如以人为本、整体关怀、自治参与等社区发展的价值理念。社区居民为满足生活文化需求而建立的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建设,是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的满意度重要途径。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区居民的头等大事,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依托,建设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条件。

其次,培育社区成员的认同意识和参与意识,是衡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