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记叙文写作素材积累的困境

时间:2021-11-02 17:29:45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走出记叙文写作素材积累的困境

记叙文写作要注重素材的积累,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懂得并会付诸实践的。仔细观察教学实践,一方面是学生花样繁多的日记、随笔、大小作文,另一方面则是作文水平的停滞不前,遇到写作的时候,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不知该从何下手。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的学生感觉似乎材料就在眼前,又似乎无米下锅。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目前记叙文写作的现状。调查问卷显示,学生虽然平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写着各种各样的文字,但是写了以后有什么用,能怎么样,认识基本为零状态,面对考场作文,仍然属于无准备上场。而学生考场作文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素材缺失,陈词滥调,缺乏真情和新意。付出得多,收效甚微,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素材积累陷入困境。它的出路又在何方呢?一、间接经验也是积累的重要来源 写作主张贴近生活,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人与事,这样便于从自己的视野去发现、去感受、去感悟,也便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一般的写作素材积累,老师会比较强调学生写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自己的直接经验,这一点从写作指导上来讲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阅读学生的练笔,我们发现学生写作内容大同小异。在一次以母爱为中心的期末考试中,阅卷老师发现频率出现最高的是妈妈送雨伞,深夜送热牛奶,除此之外,选材独特的作文少而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学生生活圈子小,据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区域就是家庭和学校,而生活内容除了上学就是回家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各种媒体手段发达,学生和文字亲近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对他们感悟生活,理解情感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间接经验虽然没有直接经验那么直接而亲切,但是如果引导得好,是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的。教材就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跟着鲁迅一起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捉蚂蚁,回忆自己小时候曾经怎样用饭粒去逗它们,也可以跟着高尔基回忆自己的祖辈,感受大人给他们心灵的慰藉,在朱自清的背影里理解了妈妈的唠叨,在李广森的台阶中懂得劳动的艰辛。间接经验往往来自生活感悟深厚的人,这些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懂得,原来同样的人和事,可以有不同的感悟。无形中也教会了他们写作的方法。二、素材积累还需养成自主的习惯目前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素材大多数的积累活动,都来自教师的要求。这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弱。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原则。所谓学习的自由,是指教师在安排学习活动时,只须提供学习活动的'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决定他们的方向,去探索发现结果;教师只是从旁协助,以减少阻力与挫折。只有自发的学习活动,才会使学生全心投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寻求答案。[1]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笔者曾经在班上指导学生进行积累活动,和以前做法不同的是,除了每天写作日记之外,引进了一本随身可带的小本子,命名为“偶得”本,即偶然得到之意。如偶然得到的灵感,一时的感悟,随时随地记录其中,回家写作时,可翻阅加工。一天一素材,日积月累,必有所成。“偶得本”使用,极大的引发了学生业余写作的兴趣,每天的日记不必抓耳挠腮,翻看小本本,灵感既得。此外,对学生的积累及时批阅和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的好办法。他们会等待老师的评语,等待阅读别人的作品,做好下一篇作文的构思。渐渐地,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思考成为一种享受。自主给积累注入了新鲜而长久的活力。三、运用才是素材积累的终极目标目前写作素材的积累之所以高效而低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师们注重了积累,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素材积累的最终目标是运用,忽略了指导学生如何梳理和使用写作素材,以致出现了素材积累与实际写作互不相干的现象。首先是指导梳理。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做有心人,将自己平时比较成功的习作分门别类的收集起来,分类的标准是多重的,比如校内校外、从前现在,老师同学、男生女生,情思哲理、感悟行程,亲情友情、个人集体……由于这些都是自己平时最深刻的体验,因此在考前温习这些,实际就是对自己过去的生活又重新经历一遍。以2013年苏州中考作文“遥远的眼神”为例,有了这样的作前准备,那么,家庭的关爱、老师的理解、遨游世界、欣赏自然……,无一不是可以捕捉眼神的素材。选材就显得胸有成竹,下笔有神。其次是指导使用。如何围绕中心去处理好材料的使用,详略和节奏是关键。这一点也对学生进行指导,他们才能懂得素材积累的意义,也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学生的作文中,详略不能处理好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是占有材料很多,未加遴选,拿来便写,写到哪里是哪里,凑满字数再说;有的是因为根据自己个人喜好,难以取舍,导致所有的内容在习作时都平均使用力量,最后就不知道中心到底是什么。关于文章的详略问题,写作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要具体充分的详写,可谓泼墨如水;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可谓惜墨如金;而不能表现中心的一律忽略不写。实践证明,间接经验也是积累的重要来源,素材积累还需养成自主的习惯,运用才是素材积累的终极目标,注重以上三个方面,无疑为素材积累注入新活力,走出写作困境。注释:[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67页.(李江华 江苏苏州胥江实验中学 215004)

走出记叙文写作素材积累的困境

【走出记叙文写作素材积累的困境】相关文章:

走出“困境”05-15

走出困境05-22

英语写作:多积累素材01-01

走出困境作文09-08

走出困境作文03-06

走出困境靠……04-22

走出困境作文05-20

走出困境作文07-24

走出困境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