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时间:2022-06-16 18:05:05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通用10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通用10篇)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1

  而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制度有直接的相关性。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 规范人们行为的系列准则,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一定的框架下鼓励人们积极地、放心地去 干什么,约束人们不能去干什么。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制度也有优劣之分,那些能够促 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系列行为准则属于好的制度,否则就是属于坏的制度。好的经 济制度能够减少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降低 交易成本,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系列环境条件,往往是与坏 的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更直接地说,是由坏的制度直接造成的。例如,坑、蒙、拐 、骗的市场交易环境,要么是相关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要么是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的,更 有可能是坏的制度激励的结果。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首先得优化制度,从一定 程度上,两者是等价的,优化了制度也就等于是优化了环境。

  能够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无外乎来源于三条途径:一是相关制度的继承,即 对历史上形成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安排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制度移 植,将别的国家或地区形成的相关制度安排移植进来;三是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发明。 从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来说,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 主要是创新了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 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安排需要在 创新中继承;对于外来的制度安排,也要在改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照抄 照搬。

  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来优化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呢?

  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政策是决定和影响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 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抵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政府政策朝令夕改, 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被曲解或任意塞进人为意志;四 是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 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

  第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 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它是由政府提供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商业性服务,它是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 织提供的;第三是社会服务,它是由社会非政府性、非商业性的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取 决于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状况。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 的优劣关键在于管理服务的水平。优化管理服务,就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的改善,提高 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

  第三,强化立法、执法、守法的制度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各种法律是属 于正规制度安排的主体部分,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立法、执法、 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才能够营造出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 过程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守法是保证。这三个环节都需要系列的相关制度创 新来实现。

  第四,推进市场制度创新,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 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因此,需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

  第五,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优化经济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习 惯、传统、道德、意识形态等属于非正式制度,在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关系中发挥重要 作用。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之内,必须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不断进步,这样才能够帮助开展不同的教育工作。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当中存在的一些制度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制度建设策略以及创新策略,这对于现代教育来讲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采取不同的策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的制约因素,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在实际管理推进的过程当中,一些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往往会过于强调制度创新,对于一些细节化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由此看来,必须进行全面的制度建设,并且不断创新。

  一、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制度

  不断建设并且完善顶层设计制度至关重要。主体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对教育信息化制度的不同方面以及不同层次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就应该明确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保证处于一种优先发展的位置。找到关键特征,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明确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教育质量,并且不断地推进教育创新。保证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在不同领域当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最后,应该不断地转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动方式。提高不同主体自身的信息素养,养成良好的信息化教学习惯,从而激发不同层次以及不同领域工作人员的参与意识。强调不同主体信息化教育的积极作用。做好从设计工作机制的不断转变,释放教育信息化的强大力量,落实相应的机制和方法,从而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不断完善主体关系制度

  明确不同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形成一种协作机制。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以及工作内容,并且在具体执行过程当中,理清一些工作关系,其中包括政府的财政关系,以及教育部门相关关系等,形成教育合力。要理清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的领域相比较,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也需要企业的不断支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入市场主体,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形成综合治理体系,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创新理论非常重要,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与其他的协作体共同治理,责任分担,并且共同协商一些政策和工作,丰富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软件资源以及硬件资源。

  三、不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在整个教育系统当中,学校是一个基本的单元,是组织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从目前情况来看,学校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制为模式,并且存在一定的封闭性。通过调查研究,使用信息化的教育技术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有利于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新型的教育服务体系非常重要,包括学校的教学任务以及存在问题,学校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加强教育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输,并且形成信息共享空间,这样能够促进学习空间更加立体。与此同时,有效解决传统教育系统的一些制约问题,保证现代教育系统适应这种智能化的特点。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进行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实践活动。我国的一些教育相关人士也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之上,持续发展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工作,推进信息化教育进程。就应该建设并且不断完善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机制。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之下,学校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学校组织必须积极面对一些发展消极因素,进行主动的变革。从组织方面以及制度方面来适用信息技术的特点,统筹信息技术,并且进行有效的整合。除此之外也应该制定发展规划工作,保证变革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建立相应的机制,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另外,形成并且完善信息技术支持的校际互动机制。不同种类教育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沟通,形成一种互动机制。这样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共享资源,并且形成一定的交流平台,保证学校组织形成有机的整体。不断地优化学习空间,保障校际互动更加稳定的运行。相应的管理部门应该开放一定的缺陷,这样有利于开展校际互动机制活动,也应该不断地转变自身的观念,形成立体化的发展机制。最后,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个方面一体化的机制。三种教育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保证教育系统的完整性。打破学校制度的封闭特点,并且改善家庭传统教育的方式观念,加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活动。这样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技术,将学习者放置到社会系统当中,这样能够提供更加立体化的服务,所以建立相应的制度非常重要。综上所述,在教育过程当中,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这对于学校自身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3

  摘要:分析目前的基层人才制度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设和创新活力的激发具有的作用。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制度现状入手,找出制约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制度因素,提出调动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的制度建设建议: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引导培养自由宽容的集体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改革科研资源配置制度;完善创新成果的认证制度。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制度建设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农业科技革命[1]。解决我国农产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办法在于农业科技自主创新[2]。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组成“细胞”,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推动力。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需要浸润在创新环境中激发出来,创新环境需要合理的政策和优秀的管理营造。各级政府一直以来不吝惜制订激励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政策,设身处地站在创新型人才角度来开展管理工作。农业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路径一般为:教育阶段的培养;工作阶段的实践锻炼;职业生涯的知识再造;创新成果的取得;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4]。第一阶段是打基础的,在学校里完成,从第二阶段开始才是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激发的主要平台。合理的人才政策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向创新生产力的飞跃,推动创新人才资源向创新人才资本的升华。人才政策与人才管理要“两手抓、两手硬,齐头并进”,政策是管理的依据,管理是政策的实现,政策说明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管理落实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制度建设现状

  现行的农业科技人才政策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具体的科研部门在多方调研、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制订的,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与激励的重视,又是当前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矛盾、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集中体现。总体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科研部门是注重人才,注重人才开发与运用的,对各级各类农业科技人才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强有力地保证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在现行人才制度下,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上级管理部门的人才政策是纲领性、指向性条款,内容相对抽象、模糊、宽泛,在解读上可以有多个维度,不具备具体执行的可操作性,需要基层管理部门细化人才政策,提高可操作性。基层人才政策必须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和制订者的眼界、水平的差异,真正落实的人才政策难免在内涵上和外延上有差异、有距离甚至出现失真的情况。例如常见的人才引进政策中,许诺或写在协议里的可观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到岗后却是逐年拨发,常以8年、10年为限,不可否认如此管理是基于保护公共财产,最大化利用人才的考虑,但无疑让被引入人才的积极性、情感受到重创,更谈不上创新创造的激发。基层管理部门的人才政策制订者在风险担当、突破意识上保守,普遍存在“不敢冒进、过犹不及”思想,让基层人才政策制订过于局限,管理实践过于拘泥。现代农业的发展涉及维度之广、专业之深是有目共睹的,宏观的可以涉及大气、生态等领域,微观到基因、蛋白质研究;领域宽泛到除传统的农业、生物、化学材料外,还包括信息、物理、工程、制造等领域,使得各类专业人才需求巨大。人才的引进培养中,“引什么,怎么引,引来怎么用”就是基层政策制订、执行者亟待思考的问题。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结果无非成与败,我们当然不能在冒进思路下“乱作为”,也不能在风险并存的面前畏惧,禁锢了人才创新创造机制的激发。基层人才政策制订与实践者,应该开拓眼界,提升知识储备量,了解当下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具备农业科研创新风险的预见、防控能力,才能有效激发人才的创造积极性。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政策的作用对象过于片面化。农业科技人才一般分为农业科技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人才、农业科技实践人才,他们坚守在农科院所、农技推广站、农村农场、涉农企业奉献自己的劳动力。品种技术好不好,不应是试验田说了算,试验数据说了算,而应是农民说了算,产量说了算,品质说了算。农业科技实践人才是最能激发实用型创新创造技术的群体,然而有利的人才政策、资源配置却很少能惠顾到他们,这与我国农村的自主经营现状分不开,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归纳总结能力,不能把实用的创新成果理论化是硬伤,而农科院所组织管理有序,成果便于量化评价,相应的人才政策更能突显出效果。把“论文写在田野里,技术留在农户家”才是培养与激励创新人才政策的宗旨与真谛。真正的人才政策不仅引得来人、能培养人,还让人才能做事、有事做;不仅让人才有成果、有奖励,还让技术能利用、能收益。

  2、制约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制度因素

  2.1职称评定实行终身制

  职称评定实行终身制。职称评聘关系到从业人员在行业中、在组织中的荣誉与利益,是最能激发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尽管在政策中已经明确了评聘分开、聘用退出机制,但在实践中少有中高级职称降档次聘用的事例,除了业绩以外,论资排辈、群众打分也占了较大比重,使得人才聘用掺杂了许多“人情世故”等非理性因素。创新型人才通常工作繁忙、业务繁重,不善于人际交往,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中,这些或将成为其考评时的短板。不以成果业绩为根据的主观聘用政策,无疑打击了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聘用的另一硬性指标——职称却没有同步走入退出机制,为聘用的不合理增加了更多可能性。解决职称评定实行终身制的短板,建议引入职称注册机制,给职称资格加上一个时效,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业绩作为评判标准,才能理顺评、聘关系,避免有些人依靠过去的业绩混日子。

  2.2人才评价制度注重过往成绩

  对人才的评价基于历史,不注重现在,更不放眼未来。人才评不好、评不准,就会错失人才,打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评价要特别重视未来,而不是停留在过去业绩,然而现行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还沿用传统的干部考核办法,更多注重人才既往的知识、业绩和贡献,关注更多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关注过去的人才评价制度可能在实践上更简便,眼下更能让人信服,但也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发。

  2.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制度不完善

  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科技创新的目的,也是激励科研工作创新的动力。成果的实现与收益,比证书和奖励更能证明创新的意义。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大多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完成,只有培育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流转市场,才能推动创新活动自发开展。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特殊性,无法得到合理的产权保护或者保护成本过高,成果复制过快,例如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新品种自主留种繁殖并且扩散,让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公益性质的无偿供给,打击了创新积极性。

  3、调动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的制度建设

  3.1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创新风险保障机制

  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农业科技成果风险保障机制应该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与成长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农业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农业科技的开发,涉及因素众多、情况复杂、面临风险巨大,整个农业技术创新过程还可能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因此需要在政策层面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减小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创新工作顺利开展。

  3.2引导培养自由宽容的集体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培养创新科技人才,激发创新活力,还需要在政策舆论上引导培养自由宽容的集体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自由、民主氛围是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因为创新活动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多位专业人才组建团队,分工协作,创新活动群体智慧结晶,需要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氛围,理解求异思维,展现宽容态度。科研的本质就在于创造,创造意味着打破常规和标新立异,可能被冷落或奚落,尤其是失败以后,因此亟需在创新领域打造一种提倡争鸣的求异文化和宽容理解的行业风气。

  3.3改革科研资源配置制度

  改革科研资源配置制度。现行的科研经费基本上是财政供给,少有市场配置参与,这就决定了经费申请、项目支持不完全是需求说了算,而是管理者说了算。科研管理者对市场的预测与科研工作者对研究方向的判断,肯定存在差异,资源怎么配置才能让科研工作者心服口服,才能让成果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公平、公正、公开,不携带私货,不掺杂人际关系,杜绝创新研究中“乱创新、伪创新”的无意义活动,造成资源浪费。

  3.4完善创新成果的认证制度

  完善创新成果的认证制度,对新技术、新品种、新专利的认证,要保证公正、公开、择优、实用的原则,制订科学合理的认证方法,不以专家为准,不以权威为准,而是以实实在在的产量、品质、效益为准。对于有瑕疵的认证成果要开展纠错与清退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法坤.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6):57.

  [2]王洪清.人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4):20-22.

  [3]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

  [4]刘川宁,闫祥林,刘志民.创新型农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3):62-64.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4

  内容摘要:餐饮企业的文化建设将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餐饮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认为,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餐饮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整合中外企业优秀文化,以及考虑文化观念渐变的特性。

  关键词:制度创新 餐饮企业 企业文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餐饮企业开始直面国际企业的强势竞争,企业赖以成长的市场环境开始变得更加不确定,这就要求餐饮企业尽快地调整企业经营战略,以餐饮企业制度创新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餐饮企业的永续发展。

  餐饮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内在联系

  餐饮企业文化是以餐饮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则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餐饮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物质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制度层文化及精神层文化四个不可或缺的层次。餐饮企业制度,是餐饮企业精神的承担者,也是餐饮企业行为的规范者。没有餐饮企业制度的依托,企业文化就成为空洞的口号,企业行为也成为失落的个人行为。餐饮企业制度一旦建立,必然成为餐饮企业行为的约束者。餐饮企业精神文化是理想信念,存于员工中的精神状态。餐饮企业行为,是餐饮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餐饮企业制度和企业精神内化于员工行为反映出来的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方式。餐饮企业制度是连接企业精神与企业行为的中介和桥梁。餐饮企业制度、餐饮企业精神、餐饮企业行为和餐饮企业物质是共生并存的,餐饮企业一经建立,就有相应的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

  文化形成制度,文化也必须通过制度来强化,同时制度体现着文化的要求。文化的变化必然要带来制度的变化。餐饮企业文化是餐饮企业制度的直接依据,餐饮企业制度是餐饮企业文化的外化和制度化。制度化是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建设餐饮企业文化的根本保证,餐饮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实施效果。

  企业制度创新对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如前所述,餐饮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企业行为的规范者。那么餐饮企业制度是如何对企业文化和企业行为起作用呢?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的见解: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对餐饮企业而言,员工的统一行为通过制度来规范,企业文化也必须通过企业制度来推动和巩固。

  导向和推动的作用。餐饮企业文化由倡导到内化为员工的行为,是每个员工个体的思想转化过程,受制于每个人的经验和思维等方面的个体的差异,故其接受的程度也不同。倡导餐饮企业文化的目的,最终是要求全体员工认同,达到这一目的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员工的自觉性。制度具有规范行为和强化认知的功能,对企业观念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由餐饮企业领导层倡导的企业文化观念,仅有宣传鼓动是不够的。餐饮企业文化精神要内化为员工的思想,最终成为员工行为的精神支柱,才能发挥其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但是,这不是预设的前提,不是仅有宣传就可自觉达到的目的,而是企业实行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的结果。只有将餐饮企业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通过规章制度或职责规范予以公布,敦促所有员工遵守,才能使各员工对企业精神和理念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行为,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从而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即使员工接受了观念,而如何化为行动,则需要制度规范来告诉员工该怎样做才是企业精神的表现。离开了制度规范,就难以把企业精神内化为行动,文化观念就只能表现为口号。比如,“服务至上,追求卓越”出现在许多餐饮企业的宣传资料中,而只有在制度层面严格产品质量和管理、规范服务细则,并配之以严格的落实措施,才能使这一意识最终成为规范员工行为的约束力,从而成为餐饮企业追求的现实目标。

  强化和保证作用。新的餐饮企业文化被员工接受以后,制度起到固化企业文化的作用。餐饮企业文化从被员工认同到接受,再到成为企业长期乃至永恒的精神支撑,不是一劳永逸的,而需要餐饮企业有持之以恒的制度约束。如要推广“日事日毕”的观念,既要宣传和引导,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但如果离开了相应的制度做保证,非但使宣传和教育的成本不断增大,也难以确保这种企业行为持久下去。新的餐饮企业文化形成以后,要使之潜移默化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意识习惯,需要企业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对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贯彻与支持。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撑,就难以把餐饮企业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广大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即使—时被员工接受也难以持久。

  餐饮企业制度创新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餐饮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往往是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而每一种企业制度模式形成和发展也都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对待国外餐饮企业制度模式,不能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某种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加以考察。对海外餐饮企业制度创新的吸收和借鉴,要立足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结合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创造出适应现代化进程需要的特色的餐饮企业制度。总之,在餐饮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整合中外企业优秀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日益与国际接轨,餐饮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餐饮企业不但面临着国内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这使得餐饮企业制度创新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捷径之一是学习其它餐饮企业的优秀文化。国外许多著名餐饮企业有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在国际市场中有突出的地位、远大的目标,其企业文化也历经锤炼,不是短期内可以照搬的。相反,许多国外优秀餐饮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入乡随俗”,在中国立稳脚跟,无不与其将本企业长期积淀的文化“中国化”密切相关。他们在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没有把它在本国和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直接搬过来,而是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力求使本企业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整合和再发展。比如,国外餐饮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作用,侧重于以理服人。而中国餐饮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是以情感为本。成功餐饮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说明,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不能单纯引进其它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管理形式,而应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要吸收国内外餐饮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同时,要把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注重文化观念渐变的特性。餐饮企业制度的转化可以在外在动力下即时转变,而餐饮企业的观念行为转化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表现为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根植于人的思想深处的文化观念,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转变的诱因、速度、深度和取向千差万别,这一来,新的餐饮企业文化取代旧的餐饮企业文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新制度、新文化与旧制度、旧文化的融合与摩擦必然付出的时间成本。这一餐饮企业文化普遍滞后于餐饮企业制度变迁的特点,要求餐饮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企业的实际出发。我国现代餐饮企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海外的国际知名餐饮企业的企业发展史相比,我国企业在实力、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我国餐饮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现代餐饮企业的文化建设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梳理教育部文件入手,分析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总结出兼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分类管理思想及依托校企合作两个途径,更好地实现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

  【论文关键词】兼职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创新;校企合作

  2008年,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提出“基础性课程以具有专业背景的校内专任教师主讲为主;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的指导意见;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的要求。

  教育部的文件已经明确地指出了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给出了近期应达到的指标。大量聘请兼职教师已成为一种趋势,是师资力量结构性短缺的现实要求,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成为进一步扩大高职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背景下,对兼职教师管理的研究意义更加突显。

  一、兼职教师的重要作用

  1.缓解师资数量不足,优化师资结构。虽然教师数量不足已经不再成为困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难题,但是“双师素质”教师缺乏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而大量实践实训课程需要具有行业、企业等一线工作经验且懂得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师来讲授,而具有相应经历的兼职教师正是不二人选。他们的加盟有助于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促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专业设置也会按照区域经济结构而适时调整,但是灵活的专业设置和固有师资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聘请兼职教师是适应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最好办法。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及时地传授给学生,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的同时可以使学生真正接触到行业企业工作现实,这对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社会,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实现与未来从事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大有好处。

  3.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兼职教师起点一般都较高,聘任程序相对简单,而如果要在专任教师中培养,则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和资金投入;兼职教师不受编制限制,使用方便,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人才资源的巨大作用,提高办学效益;高职院校办学成本较高,而国家财政支持有限,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聘请兼职教师学校只需支付课时费用,一定的补助费用等,相比较于专任教师固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其运行成本很低。

  二、兼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兼职教师的引进一直以来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流程,多数兼职教师都是通过经人介绍的途径引进的;兼职教师身份及来源比较复杂,有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师,有刚刚退休返聘的老教师,有在读的研究生,也有无固定工作辗转于各高职院校的“专职兼课教师”,但是恰恰来自企业一线的行家里手、能工巧匠少之又少。

  2.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聘请兼职教师主要是为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而目前的状况则有违这个初衷,部分兼职教师只是承担基础课或是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还有一些院校没有将兼职教师纳入专业建设团队之中,没有发挥兼职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编写中应发挥的作用。

  3.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兼职教师来自企业一线,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他们的弱势在于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方法、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掌控课堂、合理安排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高职院校针对兼职教师的培训相比于专职教师而言,可以说是空白,出于成本、时间等综合原因的考虑,少有学校愿意为兼职教师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4.督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里专门负责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部门多数针对本校专职教师实施教学督导,而兼职教师的教学监控工作则交由系部负责,缺乏整体调控。系部碍于人情或是兼职教师缺乏等情况,很难客观公正地给出评价,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兼职教师松懈、倦怠、不思进取等消极反应,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5.考核及奖惩存在的问题。针对兼职教师的考核制度不完善,督导结果流于形式,没有和兼职教师是否续聘、课酬标准等挂钩,很难激发兼职教师群体间、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间的良性竞争。

  三、引入分类管理思想,力求制度创新

  针对兼职教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分类管理思想,将兼职教师分为客座教授、授课型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三大类,有针对性地在上述过程中实施管理,使之更具实效性。

  (一)兼职教师的分类

  1.客座教授。客座教授大多为某一行业的领军人物,如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等。他们的特点是对于行业信息有着系统全面地认识,可以对专业发展提出宏观层面的意见和建议。

  2.授课型兼职教师。这类兼职教师多为企业的中层领导者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他们往往是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掌握着核心的技术。他们的特点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合教授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课程,并可以参与到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工作中。根据聘期、授课时长、参与教学紧密程度等因素又可将此类兼职教师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类。

  3.实践指导教师。“兼职教师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实践指导教师正是此定义中所说的技师及能工巧匠。他们大多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有着丰富的生产运行经验,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二)实施分类管理

  1.引进聘用的分类管理。把好“入口关”是做好兼职教师管理的第一步,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库,根据信息库中的职称、学历、从业经历等信息对人员进行分类,以确定聘用类型。客座教授因其行业知名度很高,多数无须经过过多的考察即可聘用;授课型兼职教师重点应考察其知识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是否达到课程要求;而实训指导教师则应重点考核实操技能。 2.任务分配的分类管理。所谓任务的分配就是指兼职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类型。客座教授作为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起重要推进作用的人员,主要负责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咨询与建议;指导并参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通过讲座等形式介绍本学科学术前沿动态;同时,通过客座教授的社会影响力,可以更好地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帮助学校争取办学资源。授课型兼职教师主要承担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工作,同时可以参与到课程改革、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等工作中去,他们的加盟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所需,真正做到因岗施教。实训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实习、实训、实操课程的指导工作,他们娴熟精湛的技术可以给予学生最直观的现场教育。

  3.学习培训的分类管理。高职院校对于兼职教师采取的大多是“拿来主义”,重使用轻培训,对于兼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缺乏规划。根据分类管理的思想,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兼职教师开设不同形式、内容的培训。客座教授的培训形式大多以介绍为主,主要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总体情况,包括专业设置情况、校企合作情况、今后发展方向等,以便使其更好地根据学校现状,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工作。授课型兼职教师的培训重点则是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等教学基础功的学习,通过培训可以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增强互动、活跃课堂,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多以专业介绍为主,使他们明晰教学目标,在实训过程中突出重点,提高实训课程的实效性。

  4.教学督导的分类管理。应将兼职教师纳入专职教师督导考核体系一并统一管理,但根据兼职教师的类型,考核方式和内容也应有所区别,督导的重点应是授课型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授课型兼职教师应重点督导其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如是否按时上课、课程安排是否合理、批改作业是否认真、学生评价如何、成绩的横纵向比较如何等等。实训指导教师的督导重点则是学生最终掌握技能的程度,这是检验他们教学是否合格的最好标准。督导检查应留有痕迹,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兼职教师业绩档案,记录兼职教师的督导检查情况、整改情况,一方面对于其自身是个借鉴,同时也是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并可作为兼职教师续聘、解聘等的依据。

  5.考核激励的分类管理。好的激励政策的制定对于管理效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考核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兼职教师激励政策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和投身教育的热情。客座教授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他们最注重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同行及业内的认可,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授予各类荣誉、情感激励等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授课型兼职教师注重通过兼职工作获得更多提升自己水平以及参与科研攻关的机会,以便作为日后自己进一步发展的资历,所以学校可以通过给予参加课题研究、教材编写、参与课改等方式激励他们,增强其工作成就感。实训指导教师多为企业中的技术工人,对于他们的激励我们应实行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策略,对实训效果好的兼职教师给予高于平均课酬标准的特殊补贴,以激励其更好地投入工作。

  四、依托校企合作,打造专兼交流平台

  实现兼职教师有效管理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充分依托校企合作这个桥梁纽带,打造专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

  1.校企合作,人才共享。学校可以在校企合作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把自己单位的教师派到企业顶岗实践,将学生安排去参加实习;企业同样可以邀请教师深入企业,参与技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选派优秀员工到学校参与日常教学和课程改革,吸纳优秀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为学校实训厂房建设出谋划策。通过上述交流沟通,校企之间真正做到了人才共享,资源共享,校企共建,互惠双赢。

  2.校企合作,共育英才。在校企合作这个大平台之上,专兼职教师可以最大程度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最终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的学生,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势必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个高职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6

  摘要:人事管理工作是铁路部门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铁路运营效率和运营质量的关键。必须加强人事管理的创新性,降低铁路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以下分析了我国铁路人事管理的含义与特点,并重点阐述了铁路人事管理建设创新建议。

  关键词:人事管理;铁路企业;创新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铁路建设四通八达,为各行各业的生产运输、人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在新时期的铁路建设过程中,铁路系统人员众多,组织结构复杂,为人事管理工作提出了难点。必须转变铁路系统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提高人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优化企业内部人员结构,才能够真正的提高铁路系统运营的质量,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1、铁路人事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铁路人事管理,是指在铁路环境的大背景下对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满足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指导方法,比如招聘、报酬管理以及有效的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基于此,铁路人事管理具有如下特色:

  1.1战略性。铁路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一个主要载体,涉及到的因素和人员众多,所以也相当复杂。作为国家战略性发展改革计划中的一个主要部分,要想铁路运输在现在基础上有着较好的发展,铁路的人事管理,必须要科学有效,这才能使其竞争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1.2超前性。铁路建设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铁路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必须保证其高度的稳定性。因此,在人事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分配的科学合理,广泛的吸收人才,站在发展的角度,掌握全局,做到充足的人才储备,激励员工发挥最大的优势,提高我国铁路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1.3系统性。铁路人事管理要求将可利用的相关人员,包括系统内以及系统外的人才,采用科学的手段,从招聘、培训、上岗、奖励这四个大的角度出发,在最大的程度上发挥人的创造力,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

  2、铁路人事管理创新建议

  2.1完善晋升管理机制。知识与技能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内部晋升和提拔的重要考核方式,因此,必须加强铁路系统内部对人事管理考核的创新,提高人才选拔制度和干部考核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完善的人事晋升机制,降低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等硬性条件,重视员工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使制度和晋升机制更加公开、透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共同促进铁路事业发展。

  2.2更新铁路人事管理制度。国家政治经济不断变化发展,铁路人事管理制度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和铁路事业的变化,不断的更新制度内容,提高制度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同时,人事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了解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站在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加强铁路企业内部人员结构的合理安排。

  2.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重视。铁路企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强铁路企业人才建设,促进铁路事业健康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需要,针对不同部门,定期进行培训,同时,对工作人员定期考核,提高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系统性,加强考核结果与员工实际薪酬的结合,从而提高员工自我增值的意识,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外招聘方面,必须严格把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铁路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队伍内部的建设和优化人员结构,促进我国铁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4干部培训内容。自然科学、思维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终要以科技文献的形式传递到社会上,供后人学习、使用,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铁路科技人员、管理型干部,负有把自己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宝贵经验,留给后来的铁路工作者的时代责任,科技写作是每个铁路干部必备的素质。在国内和欧美的大学里,专门设置有攻读科技写作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其重要性在于写得好的论文除了能总结科技成果、扩大学术交流、增加科技积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水平、推动科研生产、促进科技进步外,对撰写者自己水平、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和帮助,这是与常速铁路截然不同的干部培训工作。

  2.5提高干部的职业伦理道德品质。铁路是一个大的集体,里面有着千千万万的岗位。铁路运输的工作岗位,虽然非常普通,但是,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事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所有工作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责任重于泰山,更能够反应出铁路企业的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铁路干部,应该为员工们做一个好的楷模,用自己的职业精神来鼓舞他们,应该视旅客们的利益、健康为至高无上的责任。安排、分配工作的时候,应该要客观公正,别让员工们有抱怨。如果工作中出现失误,要主动承担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分析原因,进行自我检讨,不能推脱责任。如果与其它员工发生了矛盾或者对问题的看法不一致,一定要坦诚相待,进行换位思考,用一种好的交流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铁路干部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是和谐铁路建设的必备条件。

  2.6建立较好的考核和奖励制度,发挥人才的积杨性和能动性。花钱引进人才,是很容易的事清,但是,想让人才心甘情愿的发挥他的最大效应,仅仅花钱买断他的工作时间,这是绝对不够的。铁路人事管理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考核奖励制度,这个奖励制度不仅仅要有利于人才的引进,更重要的是,能够留得住人才。比如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一定要给与重视。在次基础上,要对人才给予鼓舞。各级领导要发扬好亲近下属的精神,让他们在铁路上有一种家的感觉,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2.7强化干部职业伦理建设。铁路运输工作岗位虽小,但事关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从事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其职业伦理,蕴藏着对社会负责的重大责任,也反映出铁路企业的文化形象,影响着路内员工的成长。强化干部职业伦理建设,就是要求干部遵守社会和铁路系统的道德规范,承担属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道德责任。铁路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伦理:视旅客生命安全、身心健康、财产、货主利益至高无上;效忠于自己的衣食父母--铁路企业和员工;以客观诚实的态度对待上下级、同事;以主人身份对待工作安排,下达的任务;客观地承担自己工作中的失误、责任;不以诋毁上下级、同事或采取欺骗、贿赂等手段去争取职务,晋升职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工作、分配、家庭中出现的矛盾。干部职业伦理建设内容,从入路时开始,由干部在就职、晋升仪式上在在场的单位员工、领导、人事、纪监部门的面前宣读。铁路干部管理开展此业务,是铁路和谐建设、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苏敬勤,崔淼.企业家认知资源与管理创新决策:理论与案例实验[J].管理评论,2011(8).

  [2]董百芬.关于铁路人事管理工作创新思路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3]马仰贤.浅析铁路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17).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7

  摘要:从知识发酵理论出发重新审视了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问题,指出其实质就是“团队知识发酵”。发酵中的双师教学团队菌株、母体、酶、发酵吧等要素之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演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在机理。按照影响知识发酵效率的各种要素的层次结构和作用方式的思路进行分析研究,是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知识发酵;双师教学团队;创新研究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主要集中在团队结构搭配、共同愿景构建、成员角色分工、创新能力形成等方面,这些问题的探讨都离不开对双师教学团队内在机理的分析。本文从知识发酵理论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问题,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新的视野。

  一、知识发酵理论及其对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启示

  知识发酵是指知识菌株在知识酶的作用下,利用相关信息技术,通过一定的环境,由知识母体融合组织内外各种知识在发酵吧中进行发酵,产生新的知识,从而达到知识传播和更新的目的。知识发酵由知识菌株、知识母体、知识酶和知识发酵吧等要素组成。

  知识发酵理论借助仿生学原理,阐述了知识发酵的内在机理,提出知识菌株是知识发酵的起点,知识母体是知识发酵的物质基础,知识酶是知识发酵的催化剂,知识发酵吧是知识发酵的场所。在这几种要素中,它们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完成知识发酵的全过程。知识发酵理论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双师教学团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一定数量的知识与业务能力互补、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搭配合理的专兼职教师组成。他们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利用自身及团队知识,完成团队目标。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质是知识的学习、转化与应用。

  由知识发酵理论可知,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归根结底就是“团队知识发酵”的过程,即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就是团队成员(双师教学团队菌株)在团队愿景和团队带头人(双师教学团队酶)的作用引导下,依赖自身及组织知识(双师教学团队母体),凭借相关信息技术,利用一定的场所(双师教学团队发酵吧)执行一次次教学改革任务、完成一次次教学改革目标的过程。团队执行每一次任务、完成每一次目标的过程就是一次发酵过程。在这一发酵过程中,双师教学团队菌株、教学团队母体、教学团队酶、教学团队发酵吧构成其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演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在机理。

  二、知识发酵理论视野下的高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一)合理搭配双师教学团队成员,优化双师教学团队菌株

  优化双师教学团队菌株要求教学团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职称、年龄、性别和双师结构,有共同的事业和追求,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教学团队成员只有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教学科研经验,才能实现团队技能的共同提高,实现教学团队成员组合的最优化。比如,按照团队角色理论,挑选有学术专长又有人格魅力的、并且具有较高职称人员担任团队建设带头人,引领整个团队的发展;选取对团队愿景有整体认识,办事认真、精明,分析问题细腻的成员担任团队监察者角色;选取处事小心果断、办事有效率、能集中注意力,能看清楚目标的成员担任执行者;选取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能考虑别人情绪、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能开解他们,能调和气氛的成员担任协调者,等等。通过有意识的团队角色建构,以及坦诚交流、和谐合作氛围下的信息沟通,让每一位成员的才能与角色相匹配,从而提高团队工作绩效。

  (二)以校企合作方式促进交流与学习,提高双师教学团队母体质量

  同生物发酵过程中生物菌株的成长需要从营养母体中汲取养分类似,教学团队菌株的成长也要依赖一个具有给定素质的“母体”。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中,它的母体来源于成员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呈现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来源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文件、资料、音像等知识与信息。它们都可为教学团队菌株提供“养分”。

  提高双师教学团队母体质量,一方面,要激励教师以“顶岗实践”、“下企业”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活动,通过技术设备研发、科研活动的传帮带及参加技师培训等多种方式,自觉接受岗位新观念、新信息,了解新设备,跟踪新技术,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岗位环境变化,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要吸引企业优秀的岗位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岗位技术人员参与其中,邀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授,甚至名誉岗位带头人等。由于行业、企业人员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教师通过与企业、行业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引进兼职教师后,还要创造条件对其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综合执教能力。

  (三)挖掘教学团队中的各种关键因素,发挥双师教学团队酶的催化作用

  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学团队酶起着组织协同和催化的作用,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效率。教学团队酶既包括教学团队内部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共同愿景,也包括团队成员的学习愿望、传授愿望以及成员间的沟通交流的合作愿望等。挖掘教学团队中的'各种关键因素,有利于提高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性。

  1. 它要有个切实可行的、能被成员认可并愿意为之努力的教学团队愿景。团队愿景能使成员对团队产生归属感,树立团队内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在团队内部形成广泛的协同和良好的沟通。在建设举措上,要坚持团队共同愿景与团队成员个人愿景相结合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际需要,动员全体团队成员积极规划团体未来,做到团队与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共享荣誉。

  2. 需要一个有号召力的、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教学团队带头人。他的学术水平和组织能力决定着团队的兴衰。因此,在团队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上,要坚持以岗位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标准,依托实训基地和紧密型合作企业,通过国内外培训、国内外交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及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培养。在方法上,可聘请行业或企业的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担任其导师,负责培养指导工作,也可安排团队带头人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和国内知名企业、研究机构进修培训,并定期到国内大企业开展实践,让团队带头人活动于企业与学校之间,处于学术与技术最前沿、游刃于教学与生产之间,成为拥有创新思维、掌握最新技术、擅长于团队管理与组织的领军性人物。

  3. 要有一套可以使成员获得承认、尊重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经济利益激励、地位荣誉激励和文化激励。在经济利益激励上,先要关注团队整体的工作业绩,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团队激励机制,奖励成员之间因彼此的合作而有效实现团队目标的行为。同时也要关注团队中个人贡献的不同,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成员给予物质奖励方面的政策倾斜,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在地位荣誉激励上,要尽可能为成员提供实现自我的环境与机会。让其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实现优化组合,人尽其才。在文化激励上,坚持“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创造出一种以民主为特征的环境机制,强调沟通与协调,切实体现出对成员保持不变的尊重。同时,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展开竞赛,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团队激励机制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促使团队目标的实现。

  (四)虚实相结合,拓展双师教学团队发酵吧的范围

  同生物发酵“吧”需要为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相类似。教学团队建设同样需要一种和谐的环境氛围以促进成员间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教学团队发酵吧既包括会议室、办公室、工作现场等可见的物理场所,也包括虚拟场所,如视频会议室、虚拟聊天室等。

  和谐完美的团队教学发酵吧能吸引相关智能人(知识母体)在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场所实现聚集,促进知识交流、共享与创新,从而实现双师教学团队目标的达成。

  三、结语

  “团队知识发酵”中各要素之间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简单相加或独立存在。因此,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有通盘发挥团队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并强化团队成员的合作机制,形成团队合力,才能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团队整体教学水平,达到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8

  【摘要】公安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新一代的公安队伍,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对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措施,切实提高校园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

  【关键词】公安院校;文化体系;创新;思考

  在新时期教育发展下,以建设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其中的重点内容,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不同维度的校园文化特征,全面发展新一代“警院精神”,提高全体师生思想道德水平及科学文化素养。

  1.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以思想内涵为基础,促进优良的校园风气及文明建设。为了完成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以国家发展及地区需求为重点,着力培养一批新时期发展下的创新人才,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系统理论法方面来看,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三种文化的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以特色校园文化为理念开展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制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新时期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无处不在的一种精神氛围,其对于大学生具有激励、指导、调节的功能,公安素质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健康及强健的体魄,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及思想道德观念,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新时期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吸取基层警营文化策略,突出基础性、实践性的特点,将实际的公安工作转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另外,以实践为基础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让在校大学生尽早的适应公安工作,促进他们对刑事科学技术及侦查领域知识的了解,这对于现代公安警察的综合能力及道德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2.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

  2.1以人为本。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与教师是最为关键的力量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与学生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公安院校领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激励人、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发挥教师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有效的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创造良好的条件资源,从多方面角度进行教育、引导,特别是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要做到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培养,切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2.2全面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较为系统性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公安院校党委部门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将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切实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监督与指导。另外,应该以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推进,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确保校园文化得以持久,避免为了追求短期效应而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质量。2.3突出特色。与普通的高等院校有所不同,公安院校所培养的学院及教育工作更具有目标特点,这对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必须具备无私奉献、纪律严明、忠诚、服务、协作的意识。这些内容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更为突出,体现自身的特色,采取科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多方面角度出发培养、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行。同时,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不仅要具有自身的特色,还要结合所在区域公安工作的实际特点,与当地公安工作发展、特征相结合,形成具有实践性、独特性的校园文化。

  3.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与创新的途径

  3.1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打造“数字校园”。首先,构建网络校园,建立强大的校园网,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推动网上图书馆、微课、校园网站等文化建设。其次,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针对网络所具有的影响特点,校园宣传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加大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融合,树立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向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另外,充分利用微信、QQ、校园网等社交沟通方式,通过线上交流讨论、先下活动的方法,充分调动起学员之间的交流,获取各种信息数据资源,从而促进社团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3.2依托管理制度建设,打造具有公安特色的“和谐校园”。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对全校范围内教育职工所具有的特长文化进行摸底,建立师资队伍文化人才数据库,开展相应的团队活动及兴趣小组。其次,加强学员队伍文化人才库的建设,掌握校园文化人才信息,梳理出舞蹈、唱歌、曲艺等特长学生,整合学院资源,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做准备。另外,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品牌,深入社团活动,创作具有公安特色的文艺作品,倡导更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师生兴趣爱好,完善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公安院校与其他普通高职院校有所不同,在校园文化体现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自身文化特色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现代化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公安院校的学习中能够明辨是非、磨练技艺,培养一支知识丰富、素质强硬、思维严谨的预备警员,并且在日后的学习中,要时刻警醒自己以公安的角色进行学习,树立正确的公安角色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安院校预警效能的发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闫继忠.信息化社会对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对策[J].公安大学学报,2001,(6).

  [2]刘汉华.公安教育素质教育再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1).

  [3]彭拥兵.加强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4]华婷胡和平.论公安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核心竞争力为视角[J].湖南警察学院报,2013.

  [5]林平,李小波.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关系探究[J].山东警察学院报,2015(2).

  [6]刘颖-浅析当前我国公安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1).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9

  一、大学生社区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大学生社区的五个构成要素入手分析,认为大学生社区建设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社区空间区域有限,硬件设施不足。[2]空间区域与硬件设施是大学生社区构成的基础要素,它承载着社区其它要素,为社区师生等人员和各类事物运行提供物质保障,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显性影响。然而目前高校校内空间区域十分有限,设施配备整体不足,各类学习、活动、社交等场所人员密度太大,很难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一些学校因无固定教室、宿舍区无自习室、图书馆一座难求,使不少学生连最起码的自学条件都无法保障。内部供给不足,学生必然到校外寻求宽裕空间和多样化服务。于是校园周边的书屋、超市、酒吧、咖啡屋、网吧、健身房、KTV,甚至钟点房遍布。这些设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内资源的短缺,但校墙的人为割裂,使学校无法将这些设施纳入学校社区,进行统筹管理。校外属地社区组织也不可能按服务学生社会化的标准受到严格监管。一些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为迎合少数人的消极需求,传播一些低俗价值取向,助长腐朽的思想行为。校内空间区域与硬件设施不足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习热情不同程度的消退,长此以往可能影响其生产生活技能的掌握;也可能导致学生间的竞争加剧,使他们为了争抢到有限的资源而出现违反社会规范和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同区域空间内的校外设施因游离于大学生社区监管之外,可能存在安全、道德隐患。第二,大学生社区人员群体新型化,组织结构陈旧复杂。大学生社区管理者等非学术性事务工作者缺乏专业背景、实践经验等,不仅无法在学生事务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也不能运用自身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校园学习和实践竞争日益激烈,而学校和社会能提供给学生实践、实习的机会有限,很多学生尽管在校学习成绩优秀,但是进入社会却难以准确定位。加之学校多为传统层级式职能型组织结构,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学生始终处于大一统的被管理状态,个性发展受到抑制,因此可能面临自信心不足,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和定位自身社会角色等问题。第三,大学生社区立法滞后、政策脱节、机制僵化。法律体系不健全,政策制定相互脱节,教管机制僵化,使大学生时常感受不到法律政策在保障与己相关事务中的作用。由于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政策不能较好保障大学生社区生活实际需求,学生无助无奈下,就会质疑法律政策的威严,动摇遵守社会规范的决心。为迎合大众心理,高等教育政策一度将学术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概念模糊化,同质化普及本科,人为减少了大学的社会分工选择,加剧了就业压力;误导了一些人的价值取向,使青年生活目标的确立受到直接影响。僵化不健全的专业选择、专业转换、学分转换机制限制了学生全面感知自我、充分识别自我和准确定位自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使生产生活技能社会化受到严重影响,人生目标和角色培养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第四,大学生社区多元文化相互撞击,价值取向发生偏离。青年社会化的本质就是通过文化的传承、价值观念的确立使青年逐步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可的社会成员,因此,文化软环境是影响青年社会化的最重要因素。由于现代多元文化的广泛充斥撞击,传统文化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传统主流观念被动摇。新的价值观日趋多元,青年在多种不同价值取向间徘徊,心理困扰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都可能导致青年人价值观念的改变甚至扭曲,而价值观念则直接影响着人生观、人生目标的确立,并最终影响青年对于自身角色的认识和社会角色的扮演。[3]第五,大学生社区高度依赖网络,虚拟社会隐患众多。网络作为大学生社区构成的新型特殊要素是把双刃剑,其正向作用要充分肯定,现实危害也不容忽视。大学生高度依赖网络,却忽略了网络毕竟是虚拟社会,网络成员主体身份隐藏,现实社会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在虚拟社会不被尊崇等问题。发布虚假消息、沉溺网络游戏、传播色情暴力、网络盗窃诈骗、水军围观炒作、骇客攻击等不良行为泛滥。这些不良行为对青年学生确立健康生活目标、形成正确价值观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也会使青年社会角色定位虚拟化,与现实社会分裂。大学生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的成长及其社会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构建创新型大学生社区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社区建设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重视环境育人,创建区域性大学生社区,在发达国家有普遍例证。在美国,诸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等许多大学都与所在城市相融为大学城。从空间地域上讲,大学没有校墙,大学即是城市、城市即是大学。咖啡馆、餐厅、连锁型超市等社会服务机构全部进入学校街区,既满足了学生日常生活需求,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交活动、课外学术交流等场所,又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机会。城市公共设施全部进入学校街区,城市公交系统直接在学生生活区、教学区设立站点,方便学生上课、出行。整个城市因大学的设立而建立发展,整个城市都是以学校为核心,全城为学校营造环境;全城设施、机构、人员按照学校标准直接、间接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全面、完整的服务,全城都是大学生社区,整个城市都发挥着大学生社区的作用。对环境服务育人、影响育人的双重功能,中国古代早有认识,“孟母三迁”就是例证。我国不少城市在周边建设卫星城式的“大学城”也多是基于这一认识,其典型做法是将一些高校搬到郊外一个相对安静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集中办学,让高校远离城市的喧嚣。但其突出不足是不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社区环境,普通的城市社区功能在“大学城”几乎完全缺失。大学生基本生活在“温室”之中,这种很少接触校外社会的社会化是不全面的社会化。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社区建设特别是管理进行创新。

  三、大学生社区建设管理创新路径

  大学生社区建设管理创新,就是要基于目前大学生社区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依据大学生社区可约束、易进取、多变化和重模仿的特点,高度重视环境育人,运用社区管理和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合理整合现有的资源,改造和改革传统的高校大学生社区模式,创建真正能够帮助大学生成长、发展、完成社会化的区域性大学生社区。创新大学生社区建设,需要有效改善大学生社区空间区域有限与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在充分认识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机制创新入手,打破学校和周边社区地域相融机制相隔的现实,树立建设区域性大学生社区的理念。以学校为中心,将周边可能服务或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的所有区域空间都确立为大学生社区。由属地政府负责建立管理、协调组织领导机制,以有利于服务大学生事务为原则,建立以学校牵头,学校学生事务机构和城市社区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的区域性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建立公共事务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区的服务整合功能,激发社区社会公众、学生共同参与社区事务;打破校墙隔裂,剔除一切不良因素,整合区域内一切设施为学生提供服务;统筹划分功能,校内设施以承担学术性事物为主,校外设施以承担非学术性事务为主,统一以服务大学生社会化为目的和衡量标准。建立社区管理前沿机制,区域社区中城市所有公共设施全部建设到位,政府所有承担社会服务管理职能的部门全部进驻区域社区服务,以完善和扩展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建立以学校为主、学生和社区公众等多方参与的管理监测评估机制,共同监管大学生社区中各类机构、设施、场所,既校内外统一标准严格监管,又公开、公平、公正激发社会资本,在合理盈利范围内,以优质多样服务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服务青年学生社会化。创建区域性大学生社区,有效改善大学生社区空间区域有限与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大学生社区管理创新,从创新的本质上讲,是变管理为治理。要在对大学生社区概念及其功能的重要性与时俱进新的认识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大学生社区现状及其产生的风险。统筹社区综合保障、整合服务、信息传输、管理自治、调和疏导、教育教化等基本功能,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优化发挥政府职能和各类资源作用,构建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大学生成员自治良性互动的社区治理模式。其核心是变单一的学校行政管理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特别要强调学生的自治。大学生社区管理创新,从创新的方式上讲,是变管控为依法、系统、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就是要加快立法,变行政规制为法治保障。系统治理就是要从软硬件资源配置、校内外区域性社区建设及事务管理前、中、后等方面系统化考虑。政府在决策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充分论证,保证决策满足大学生良好社会化实际需求,符合校情、国情,相互衔接成为体系。综合治理,就是要将治理手段从单一行政手段为主,向包括道德教育、行为规范自律、社会矛盾调节等多种手段共同作用转变。大学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而政府、社会和学校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怎样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化的程度,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区建设管理,从大学生社区的五大要素入手,借鉴古今中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全面推进区域性大学生社区的建设,改善大学生社区的空间硬件设施条件,建立区域性大学生社区网络平台,提升文化软环境,制定保障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践、就业等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大学生社区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大学生的成长服务。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 篇10

  【摘要】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滕州市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科学编制规划,推进科技创新,改革管理机制,全面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其他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滕州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农业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滕州市水务局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强基础、惠民生的战略工程来抓,改革建管机制,创新水利科技,多方争取资金,实施规模治理,相继兴建了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已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87万hm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39万hm2,每年节水7600万m3,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新增粮食及经济作物产值6756.9万元。

  1、科学规划布局,高效规模建设

  1.1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实现标准化

  根据全市农田水利现状和经济发展格局,委托专业机构高标准编制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专业规划,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底,在全市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7.99万hm2,约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91%。

  1.2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实现高效化

  抢抓机遇,争取资金1.17亿元,完成了全国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8580hm2,新打机井120眼,建设小型提水泵站1座,维修加固塘坝15座,2013-05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项目区基本实现了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高效化的建设目标。

  1.3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实现规模化

  通过全省竞争立项,分3年实施总投资1.24亿元的全国第五批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目前,投资2775.16万元的2013年度工程已全面完工,新打改造机井155眼,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533.33hm2,年增节水253万m3。投资2761.89万元的2014年度工程也正在实施。到201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规模连片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9万hm2,形成较为完善的规模化灌排体系,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3%,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74%,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53%。

  2、强化监督管理,推进科技创新

  2.1加大项目建设监管力度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按照基建程序,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开工前,委托招标公司对工程施工、监理、设备采购进行公开招标。项目实施中,由专业机构进行质量监测,派员跟踪监理,严格项目管理和质量进度控制。同时,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各项目工地全程监管,督促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加快进度。每项工程完成后,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2.2加快农田水利科技创新

  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平原井灌区采用机井灌溉射频卡控制系统,实现了灌溉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沿湖沿河提水站灌区采用供水恒压控制变频设备,运行方便,灌溉分组自如;水库塘坝灌区采用埋设钢筋混凝土管道与修筑混凝土现浇防渗渠相结合技术,既节约了投资和占地,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推广应用了土壤墒情监测、地下水位遥测、灌溉信息自动传输等信息自动控制技术,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溉的科技水平和含量。

  2.3严格项目资金和施工安全管理

  按照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对每一项农田水利项目均设立资金专户实行报账制,由国库统一支付,确保工程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严格施工安全管理,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对每一单元工程,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了农田水利建设优质高效推进。

  3、改革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效益

  3.1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制改革

  在21个镇街挂牌设立了水利站,核定编制81人,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益性业务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在1164个行政村明确村级水利员1293名。同时,成立了专业防汛抗旱供水服务队、水利设施维修队,配备技术人员189名,构建起了“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

  3.2探索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注册成立了21个灌溉供水和9个饮用水协会,在部分项目村成立了用水组,配备了办公场所和管理人员,制定完善了协会章程、灌溉管理、工程维护等规章制度,建立起了农民互助式的服务组织。

  3.3创新农田水利管护模式

  先后出台了《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晰了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和建设管理职责,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同时积极探索实践用水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维护、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灌溉供水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确保了项目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4、存在问题与建议

  经过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滕州市的农田灌排条件持续改善,结合世行贷款、国土整治、标准粮田建设等多个项目的实施,全市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39万hm2,其中井灌区低压管灌节水面积3.52万hm2,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但同时应看到,由于多年投入不足,建管机制不活,全市2.08万眼机井仍有部分尚未配套,现有水库河湖引、提水工程大部分设施老化及损坏严重,225座塘坝部分老化失修、标准偏低,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65,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1转移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

  将节水灌溉、水源开发、水保治理、生态建设等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农建工程项目作为投入的重点,拉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规范投资渠道,统一整合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对各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统一规划,防止项目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4.2加大对小农水基本建设扶持引导力度

  对自建农田水利工程的村及农户,在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贴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补贴比例,并制定出投资到户的补贴办法,以调动农民群众和民营大户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4.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按照“明晰所有权、出让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明确权属关系,落实责任主体,实行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各类农建工程都要按照“先建制、后建设”的办法,采取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进行建设、管理和经营,同时,要加强政府管理及群众监督机制建设,确保各类管理体制下的工程能服务于农、造福于农。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05-11

以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06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论文02-27

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论文12-31

集团企业的制度建设论文05-11

数字校园制度建设论文05-11

制度创新的意义04-20

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效率论文01-20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