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

时间:2021-10-01 11:35:55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轴心(注:周振华.经济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阶段.经济研究,1995;1)。世纪之交,国家提出的“十五”发展计划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也被列为基本的发展战略之一。因此,城市化发展问题又一次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多数研究者分析和论证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性,力陈城市化发展滞后的种种弊端和危害,主张克服制度障碍,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进行中外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固然可以为我们分析中国城市化发展提供若干方面的有益参考,但归根到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是由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等内在因素所决定的,忽视这一基本出发点而翻来覆去论证城市化的滞后,便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理论研究的意义,甚至可能误导城市化发展战略,不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的社会实践。进一步说,仅仅分析城市化发展滞后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我们分析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如何通过我国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优化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2 低度?适度?过度?标准的迷失与误导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研究,从来就是一个充满混乱和争议的领域。90年代以来,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判断是见仁见智,是滞后(低度)发展?还是适度发展?亦或是过度(超前)发展?各种意见都曾出现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之中。表1仅仅是笔者所见各种文献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

  从已有的研究不难看出,众多研究者的主流倾向是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是滞后的,与之持相反意见的“发展超前论”者所持的理由,其实在滞后论者那里或多或少地都有所提及,如统计口径问题,隐性城市化问题、流动人口问题等等。对同一现象,之所以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是因为在如何认识中国城市化水平这一问题上,我们陷入了迷团之中。具体说来,我们认为在评价中国城市化水平问题上,有如下几点不应该忽视:

    表1 90年代以来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的不同意见  

研究者 时间       分析依据            基本结论

一发展滞后论

辜胜阻 1991  IU比、NU比,亚洲模型    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10多个

                      百分点

杜辉  1992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偏差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余立新 1994  钱纳里模型、经济计量模型  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约15个

                      百分点

俞德鹏 1994  城市化发展经验数据的“大  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约10个

        国模型”          百分点

付晨  1995  114个国家人均GNP水平与城  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差距为

        市化水平的国际比较     7个百分点

孙立平 1996  修正后的人均GDP及其城镇    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

        化水平的国际比较      同等发达程度国家13至33个

                      百分点

叶裕民 1999  中、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1997年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

        比较            化水平与1965年的日本相比,

                      城市化发展的差距为38.2个

                      百分点

周一星 1999  人均GDP与世界下中等国家    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12至14

        及平均水平的比较      个百分点

孙永正 1999  中国城镇化率、农村人口与  城镇化至少滞后于工业化水

        农业劳动力比重差异与世界  平10个百分点以上

        中低收入国家组的比较    

    2001  与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相比  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城市化平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