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孟子》的“而”

时间:2021-10-01 10:30:34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孟子》的“而”

《孟子》的“而”

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中说:“而”字的用法大别为二,顺接和转换[①]。作为连词的“而”,在

古代汉语中是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而且,如吕叔老说的“顺接”用法在白话中无须用它,但在文言文中却用

了。可见“而”的频率更高了。《孟子》中“而”字也随处可见,难得有几个章节不用“而”。本文拟从结构

与语用上进行讨论。

1.动+而+动(+宾)

这种结构可称为“动宾型”,即“而”的两头都有动词,常带宾语,或顺接或转接。

顺接的例子如:

(1)“(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公孙丑下》14章)

(2)(滕文公)过宋而见孟子。(《滕文公上》1章)

转接的例子如:

(3)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公孙丑下》10章)(大意是:辞去十万钟的俸禄却接受万

钟的束修。)

(4)“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同(1))(大意是:做官但不接受俸禄。)

此类动词的结构若具体分别则可有:

1.1 动+宾+而+动宾

这类结构的特点是看似是并列关系,其实还可表示递进、转折等关系。其次是两个动词所带的是不同宾语

。第三,此类句子的主语不现,多出现在对话中。

表示并列的如:

(5)无罪而戳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6章)

(6)用之而成路。(《尽心下》21章)(大意是:经过这里便成了大路。)

(7)(古者)易子而教之。(《离娄上》18章)

表示递进的如:

(8)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滕文公下》7章)

(9)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45章)

(10)莫如贵德而尊士。(《公孙丑上》4章)(大意是:不如提倡道德而且尊重士人。)

表示顺承关系的如:

(11)如枉道而从彼,(何也?)(《滕文公下》1章)(大意是:如果枉屈了正道去追随诸侯,怎样

呢?)

(12)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公孙丑上》2章)

(13)(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尽心下》14章)(

丘:众也。)

表示动作先后的如:

(14)zhěn@①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告子下》1章)

(15)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同(14)7章)

(16)再拜稽首而受。(《万章下》6章)

表示转折的如:

(17)过我门而不入我室。(《尽心下》37章)

(18)放饭流饮,而问无齿决。(同(17)上46章)(齿决:咬断干肉。)

(19)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万章上》6章)

1.2 动+而+动+宾

这类结构的特点是共一宾语,在动作行为上表现为有先后,如:

(20)(不足,)又顾而之他。(《离娄下》33章)

(21)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滕文公上》3章)

(22)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公孙丑下》6章)

(23)行之而不著焉。(《尽心上》5章)

(24)(若汤,)则闻而知之。(《尽心下》38章)以上所举(20)(21)是并列关系,(22

)(23)(24)诸句有转折和条件意味。

1.3 动+宾+而+动

此类结构与1.1相似,“而”后的动词可以及物或不及物,因而暗含宾语(从上下文里即可找到),如

(25)(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梁惠王下》12章)

(26)(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告子上》11章)(心:良心。)

(27)今又弃寡人而归,不知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公孙丑下》10章)(“归”“见”都可带宾语

下列结构中的数量词(还包括数量短语),它们多数活用为动词,在表达上更简洁,如:

(28)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何濡滞也?)(《公孙丑下》12章)

(29)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公孙丑下》4章)

(30)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梁惠王下》11章)

2.主+谓+而+不+动

这类结构在表意时是“肯定又否定”,如“三过其门而不入”(《离娄下》29章),“久借而不归”(

《尽心上》30章),或者表示由于某种行为动作的结果,如“喜而不寐”(《告子下》13章)、“闻王命

,而遂不果”(《公孙丑下》2章)。“而”的意义往往是表转折的多,具体地说有下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