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总结和提高 - 毕业论文

时间:2021-11-01 11:04:37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总结和提高 - 毕业论文

【内容提要】出版学应该与新闻学1样,并列为2级学科。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要有针对性,应该和出版实践紧密结合。要为出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实用人才。培养编辑出版人才更要强调德育为先。对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修养和教育经验,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有相当高的境界。编辑应具有专业知识作背景,出版社从社会上进人要补编辑出版业务这1课。出版社录用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要实事求是。骨干课程的设置应适合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贴近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总结和提高 - 毕业论文

【摘 要 题】编辑学

【关 键 词】编辑出版学/出版人才/人才战略

【正 文】

        1、编辑学的崛起和出版教育的发展

    根据现在的了解,编辑学发源于中国。1947年就有人在广州的大学讲授编辑学的课程,1949年3月就有人出版了第1本编辑学著作,这个人就是广东国民大学教授李次民先生。新中国成立后,讲编辑学的课,出版编辑学著作也陆续不断,时有所闻。改革开放以后,编辑学的研究迅速崛起,高校的出版教育也得到了发展。我国高校最早办出版教育专业的是武汉大学,他们在新华书店总店的支持下,率先办起了图书发行学专业,时间是1983年9月。1984年7月,胡乔木同志写信给教育部,建议设立编辑学专业。1985年,开始在北大、清华、南开试办。从这个时候起,编辑学专业与图书发行学专业同时并存。两个专业的学科定位和教育内容尽管显得稚嫩,还是比较清楚的。1985年以来,经过20年的奋斗,有了很大的发展,成绩是很大的。原因是由于现实的需要,也是和教育界的努力分不开的。现在有多少个专业,说法不1,有的说40多个,有的说70多个,也有的说100多个。究竟多少个,不那么肯定。有人根据教育部掌握的资料说是40多个,我倾向于这个数字,但也并不排斥其他的数字,因为无风不起浪,出现不同说法,总是有点原因的。但不管有多少个,有1点非常清楚,就是比10年前是大大地发展了。目前的问题是这个专业发展不平衡,有的办得好1点,有的问题不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的看,包括办得好的在内,都迫切需要总结和提高。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出现。为什么原来是两个本科专业,即编辑学专业和图书发行学专业。现在变成了1个专业,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那是1998年,教育部为了修订本科专业目录,把图书发行学专业和编辑学专业合并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从此就产生了“编辑出版学”这样1门学问。从直观看,这个专业把编辑学、出版学、图书发行学都包括了,专业的口径是宽了,但它的内容却杂了。像出版这样1个行业,其中的学问是5花8门的,比方说装帧设计学、出版经济学、印刷学,其中的学问就很多很大,1个“编辑出版学专业”是很难包括得了的。乍看起来1个行业1个专业,清清楚楚,其实是削弱了编辑学、图书发行学的专业特色,淡化了这些专业的特殊要求。合并在1起,看起来学的知识面宽了,其实是掌握的知识浅了。这种专业毕业生,对出版社工作的方方面面,道理上似乎都知道1些,但这种人当不了编辑,也不1定善于搞营销,只能打打杂。出版社对这样的人,也确实难安排,不1定要。特别是大出版、大编辑,把书、报、刊、电子出版、电影电视,统统包括在内。1个人不可能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掌握那么多学问。否则,就是把知识看得太简单了。所以,编辑出版学专业实在不像是1个专业,至少是包括几个专业,如编辑学专业、图书发行学专业,出版经营管理专业,或者说像是1个系的架势。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内容,现在有点杂,有人说和提出大出版、提倡建立普通编辑学有关。这种看法,很难苟同。

    出版有多大,是客观存在,叫它大出版也行,但不等于是1个大专业,出版涉及的内容很多,应该多设几个专业,为什么只能有1个专业呢?至于有人把出现这种情况和建立普通编辑学联系在1起,这是没有根据的。这和创建普通编辑学没有任何关系。普通编辑学是研究各种编辑活动的共性、它们的普遍规律的学问。比如研究法学,研究1般的法学理论,但不研究各种法律知识,像宪法、民法、刑法、国际法……,1个研究法学的专家,也不可能样样都精通,他只能精通其中的1门、两门。又比如经济学,也是1门大学问,其中的名堂可多了,每1种都深入掌握,也不可能。普通编辑学也是这样,它只研究各种编辑活动的共同规律,但不研究各门类出版物的编辑工作,如图书编辑学、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电影电视编辑学、电子出版物编辑学等各种编辑工作的特殊知识。

    我们现在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包括内容很多,面很宽,又是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当中规定的专业,想改也改不了。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教点什么,就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专业课怎么开,就变成8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再加上1些学校受到师资的限制,因师设课,为老师而开课,只要凑满学时,就可以毕业。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不要说出版社不好收,哪个单位也不好收。有的出版社不要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就容易理解了。

        2、出版学应该与新闻学1样,并列为2级学科

    根据我不成熟的看法,要办好出版教育,首先要解决学科定位问题。编辑出版学专业包括了许许多多出版工作需要的各种知识。有人主张干脆把编辑出版学专业改为出版学专业,以为这样就“名正言顺”了。其实这同样解决不了出版工作需要的各种人才。因为,出版学按它涵盖的知识领域,决不能只是1个专业,应该是地地道道的2级学科,在新闻传播学1级学科下面,成为与新闻学、传播学并列的2级学科。在出版学这个2级学科下面,再设几个不同的专业,那就可以理顺了。如果出版学不能成为2级学科,仍然只是1种专业,那它必然落得什么都得学1点、什么都不深的局面。名为编辑学或出版学,实际是各搞各的,课程设置难免庞杂混乱。落到编辑方面,那就只能是学1点技巧、技能、操作方法。这就是有的人说的编辑工作很简单、不复杂的原因。在持这种观点者看来,编辑根本不用讲导向,不用讲文化含量,也不讲美学、工艺,不过是1种雕虫小技,充其量是1个编书匠而已。这是看人挑担不吃力。好像外面人看厨房里的厨师,就是切瓜切菜,没有看到厨师要给菜定色、定香、定味,炒菜还要看火候,调料还要看先后,同样1个厨师,做同样1个菜,可以是川菜、也可以是粤菜、淮扬菜……。各大菜系各有自己的理论、制作方式、风味等,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何况,编辑劳动的个性化很强,每1本稿子所面临的内容不1样,问题也不1样,怎么能说只是1种技巧、1种操作方式呢?武大的图书发行学专业很有名,培养了许多人才,不少已成为省以上书店的经理,做出了很好的业绩。但请他们去当编辑,就不1定都能得心应手,因为这个专业本来就不是培养编辑的,也不应该用编辑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但它现在也属于编辑出版学专业。

    编辑工作所面对的书稿,涉及到所有的学科,可以说是成千上万、林林总总。所以,各校的专业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3、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要有针对性、要和出版实践紧密结合

    办编辑出版学专业首先要明确具体的办学目标,就是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要因时因地制宜,搞出自己的特色,如北大的古文献专业,就专门培养古籍整理的学生,培养的要求很明确、具体,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好解决。各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出自己的重点或侧重点,如搞书刊编辑学专业,新闻编辑学专业,电视编辑学专业;或者是搞纸质媒体编辑学专业,电子媒介编辑学专业;也可以搞社科书刊编辑学专业,科技书刊编辑学专业,教材编辑学专业,少年儿童书刊编辑学专业,等等。当然,这样办学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必须更多地依靠相关的出版单位,它也会逼着你去加强教育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出版教育应该和出版实践紧密地结合。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有的学校做得不错,有的则不够、或者说很不够。应该说编辑学专业是1种实用型专业,必须和实际工作部门紧密结合,不管你这个学校多么名牌、多么权威。你办出版教育就必须放下架子,向出版社求教。也许有的教师本身就是出版社的基本作者、骨干作者,平时见了编辑也不放在心上。但你在办出版教育的时候,到出版社去,你就是学生,必须虚心求教。我们有的大学与出版部门的关系搞得比较好,如武汉大学,他们得到湖北出版部门的支持、帮助,教育工作也很有成绩。但有的大学,在这方面差1点,应该改进。出版教育能否与出版实践相结合是出版教育成败的关键,这1点务必加以重视。

        4、要为出版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实用人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根据出版业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当前迫切需要的是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实用人才。这个提法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在“理解”上,有人把重点放在“实用”两字上,而不去强调高素质复合型,还批评我们的出版教育重理论、轻操作,要求弱化编辑的选择功能、把关功能,要求加强包装、营销功能,多讲实际操作的课程。有的人还以外国作例子,说美国就是只讲操作、不讲理论。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出版教育就会从高等学校退出来,因为光讲操作,就会像有的人说的那样,“编辑工作不复杂”,根本不需要搞什么本科专业;像有的国家那样,只办1个职业学校就可以了。操作能力不是不要讲,但只讲操作,根本就谈不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图书毕竟是精神产品,要讲思想导向、要讲文化品位、要讲知识含量,如果当编辑的本身知识不多,他就不可能编出富有知识的图书;如果编辑本身思想品位、精神境界不高,你要他去编出高品位、高境界的图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