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自然的美-—郁达夫、卢梭文学观比较 毕业论文

时间:2022-01-03 18:37:50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开发自然的美-—郁达夫、卢梭文学观比较 毕业论文

开发自然的美———郁达夫、卢梭文学观比较

开发自然的美-—郁达夫、卢梭文学观比较 毕业论文

朱宏伟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摘要:郁达夫的文学观受到卢梭“返归自然”学说影响,但将“自然”推到了“生”的力量的层

面,强调以“艺术的真实”来表现生活,主张在保证文学的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发挥其社会效应,把自

然作为小说人物的精神栖止所,表现的是人化的自然。卢梭则将自然作为批判近代社会的参照物,

强调以朴实风格来表现生活,主张小说创作的教育作用,其在创作中极力表现自然之美。郁达夫在

吸收卢梭理论的同时,立足于贫苦多难的祖国,以艺术家的自觉,大胆地进行了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自然;郁达夫;卢梭;文学观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76(2011)01—0096—05

    卢梭是以“自然之子”闻名的,他对自然之美的发现深刻地影响了近代文学思潮。作为后来者的郁达夫对卢梭极为推崇,他以近乎崇拜的语气开始其《卢骚传》,“千部万部的卢骚传记,总不能及他晚年的半部著作的价值的永久。法国也许会灭亡,拉丁民族的文明,言语和世界,也许会同归于尽,可是卢骚的著作,直要到了世界末日,创造者再来审判活人死人的时候止,才能放尽它的光辉。”[1](P1)这一评价正与卢梭在其《忏悔录》序言中所说“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的豪情相应。人们认为“郁达夫无论在思想、气质、文艺、为人方面都深受卢梭的影响”[2](P414)。我们认为,卢梭对郁达夫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其“返归自然”学说,郁达夫有选择地吸收了其中的观点。本文拟从“自然”的角度来观照他们文学观的异同,以析理郁达夫在这方面所接受的卢梭影响及其自身的开拓。

    一、“作家的自叙传”与“赤裸裸”的“真实面目”作为作家,郁达夫与卢梭都十分注重由生活直接取材,不同于一般作家的是,他们都对个人的生活作了大胆的表现与一定程度上的暴露。

    郁达夫对自然的理解,受到了卢梭的深刻影响①。他认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3](P86)。郁达夫也把自然作为了精神上的栖止所。他对卢梭“返归自然”学说有着内在心理的认同。但由于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柏格森直觉主义在20世纪初的巨大影响,郁达夫把自然具化到了人的生命力上,“就是‘生’的力量”,他认为“‘生’的动力,是使人类一步一步从不完全的路上走向完全的路上去”。而我们的存在“就是‘生’的力量的具象化”[4](P67),这个“生”的力量就是指人的生命冲动、本能。郁达夫认为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概括的反映,是社会生活语言形式的表现。他认为文学生来就不能从凭空的想象出发,而应以生活为基础,以作家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认识为原本。郁达夫甚至直接声称以自身入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真的。”[5](P180)情感型的作家往往以文学为其生活,以其生活为其文学。

    郁达夫认为生活本身就是艺术的,而艺术也应符合生命冲动。“生”的力量给了人类创作的冲动,这一冲动造成一种生活的方式,但这一方式也会逐渐变成硬壳,成“为我们进化的原动力的冲动,不能自由发展的弊病”。而“艺术家应该勇往直前,一一打破,才能说尽了他的天职”[4](P69)。郁达夫认为艺术家应该忠于艺术的立场,来打破这些束缚艺术冲动的弊病。他甚至把艺术作为推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也就是把艺术当作了充分表现生命冲动的重要手段,一度宣称:“艺术家是革命的先驱者,革命的艺术作品,是加上正在革命行动中的许多人肉机器上去的油膏”[6](P251)。正是出于对“‘生’的力量”的尊重,郁达夫要求艺术不仅要表现生活,更要大胆地对生活作出自己的探索与突破。郁达夫直接地表现了生命冲动的某些方面,如他对人的性冲动、性意识、性压抑等的表现,都是出于对生命冲动的单纯信仰。郁达夫在创作中表现着自己的生活,他非常强调艺术创作的真实,把真实视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但其作品并非对其生活的.简单拷贝。他表现的抒情人物“零余者”系列虽然有其自身生活的影子,其形象与郁本人看似接近,但只是郁达夫实际性格的某些方面的组合,是属于艺术的创造。正如其他论者所言,“对于真正的小说家,写个人的经历,绝不是为了向好奇的公众及时报道耸人听闻的事件,那只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通过写作摸到和揭示出存在的不为人所知的一面”[7](P156)。

    而卢梭把“自然”视为人类本原善性的终极指归。卢梭把“自然”作为对近代社会进行批判的标准与参照物。他认为人们在近代生产力大发展的过程中,乃至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中逐渐抛弃自身本性中的善性,恶的一面逐步取得了主导的地位。卢梭指出,“最不幸的是:人类所有的进步,不断地使人类和它的原始状态背道而驰,我们越积累新的知识,便越失去获得最重要的知识的途径。这样,在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我们努力研究人类,反而变得更不能认识人类了。”[8](P63)但是卢梭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人类的研究,在《忏悔录》的扉页上他写道,要将此书“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尚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9]。

    卢梭认为文学应以“自然之美”与朴实的风格来表现生活。在《忏悔录》的第一段,他宣布:“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9]卢梭将此书称为“忏悔录”,是在向上帝忏悔,和批评他的民众进行对抗,一开首就声称因为真诚给予的内心的强大与自信,他敢在世界末日时手持此书立于上帝的面前而毫无愧色。《忏悔录》可以视为卢梭的自传,这是他在晚年对一生的回顾与总结,对所犯错误的暴露与忏悔。卢梭在写作时也将此书作为面对敌人攻击的自我性格的证明,所以他对一生中许多事件做了详细的毫不回避的记录,以达到为他所受的批评进行辩解的目的。他的忏悔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自我解脱。卢梭带着自我辩解的目的写作《忏悔录》,因此造成了对忏悔本身的瓦解。安德烈·莫洛亚也早已提出对卢梭的忏悔的质疑。他说卢梭“这样痛心地低头认罪,是因为他知道读者会原谅他。”[10](P825)“事实上一种忏悔只能是一篇传奇故事。”[10](P827)但是他还是认为“卢梭在人类思想存在的缺点所许可的限度里说出了真话———他的真话”[10](P835)。

    卢梭假设了人类的野蛮状态下,本是健全的,知足的,与自然是一体的,野蛮人拥有“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可以自由地表达情感。而近代人则束缚于各种规范之中,文学也未能表现人们真正的情感,因此他着力于对情感的大胆表现。出于对近代文学中虚伪作风的不满,以及对野蛮人纯朴生存状态的羡慕,他强调文学表现情感时的真实性。

    在《忏悔录》开首,卢梭就对当时流行的蒙田的自传性随笔进行了批判,“就是最真诚的人,也只不过在他们说的话中,但他们用自己的沉默来欺骗别人,他们闭口不说的东西变化如此之大,他们假装供认的事,只说出真相的一部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我认为蒙田是这些伪装真诚的人之首,他们在说真话时想骗人,他也讲缺点,但只讲些可爱的缺点。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可憎的事。蒙田把自己写得很像自己,但只是个侧影。谁知道他面颊上的某处刀痕或他对我们蒙起的一只累坏的眼睛会不会完全改变他的容貌。”[11](P84)卢梭对蒙田的批判,无非是在强调文学的真实性,或者可以具化到情感的真实性上。

    二、“各种艺术简直都是无用的”与“用花冠点缀着枷锁”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时候,艺术家往往面临着对文学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应的选择。郁达夫受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看重文学的艺术价值,但中后期也对文学的社会效应有所认识,主张在保证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卢梭虽然对文学时有批评,但还是很看重文学的社会效应。

    郁达夫从事文学创作之初,就对文学的非功利性作了强调。他秉持新浪漫主义者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认为文学是为表现自身的,因而文学对于社会是无用的,而且必须是无用的,文学一旦有用就会庸俗而不再是美的了。他的内心更渴望贴近对于社会现实相对超脱的唯美主义。其文艺思想还是把“美”与“真”、“善”结合在一起,说“艺术的理想,是赤裸裸的天真,是中外一家的和平,是火焰一般的正义心,是美的陶醉,是博大的同情,是忘我的爱”[12](P150)。但是他还是强调“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自然的美,人体的美,人格的美,情感的美,或是抽象的悲壮的美,雄大的美,及其它一切美的情素,便是艺术的主要成分”[12](P152)。随着其艺术实践的推进,对中国现状了解更深,郁达夫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但仍然反对为了社会宣传教化功能影响作品的艺术价值。在评价郭沫若诗集《瓶》的时候,他说,“我想诗人的社会化也不要紧,不一定要诗里有手枪炸弹,连写几百个革命革命的字样,才能配得上称真正的革命诗。把你真正的感情,无掩饰地吐露出来,把你的同火山似的热情喷发出来,使读你的诗的人,也一样的可以和你悲啼喜笑,才是诗人的天职。”[13](P237)针对当时批评界对他的创作会对社会人生造成负面影响的指责,郁达夫申辩道,“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总不该先把人生放在心里。艺术家在创造之后,他的艺术的影响及于人生,乃是间接的结果”[14](P125),他反对为了追求文学的社会效应而影响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他反对那种从概念出发的创作。“为艺术而艺术”,对于郁达夫而言,并非是对于文学社会效应的完全否定,而是对文学的审美价值的强调,也就是要忠于“生”的力量,忠于自然,以生命的冲动来引导、激发艺术的创造力。郁达夫在坚持艺术独立性的基础上,对文学艺术在道德等领域的开创性作用和对社会制度、社会生存状态的批判都给

【开发自然的美-—郁达夫、卢梭文学观比较 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卢梭的“自然状态”04-20

近代中国语言文学家:郁达夫 - 毕业论文02-23

浅论卢梭的自由观11-02

美、中海岸带开发与综合管理比较研究07-05

毕业论文:贾探春与王熙凤的“视差”比较 -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02-25

毕业论文:凯瑟琳与蘩漪形象比较 -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02-25

毕业论文:汉英称赞语比较研究 -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02-25

浅谈卢梭的语言观论文06-11

卢梭政治自由观新探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