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舞蹈的转型

时间:2021-08-17 19:53:17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东方舞蹈的转型

丹尼斯在众多东方舞蹈源语中,选择了寺庙舞蹈作为借鉴对象,也随之发现了典型体现在寺庙文化中的东方文化之静的魅力(still beauty)和潜能她发现的这种魅力外在显现为冥思之美,慢行、打坐、闭目都是它的体现;而内在则是一种孕育所有动的神秘,这种对抗的、内外不相符合的潜在力量使丹尼斯折服,并最终成为她灵魂的归地,安抚了她先前并不满足的舞蹈期望,使一种爆发力化解为顺应这力的同样的安详和谐。

东方舞蹈的转型

她宣称:我渴望在精神上占有这种宁静。我心目中的终极舞蹈样式,是那种充满自信和喜悦的舞蹈,我希望能用舞蹈的天真的狂喜,来替代数以千计的破坏性的和危险的娱乐。也许我们无法预言舞蹈会对人类意味着什么,直至我们找到自己灵魂的重心。对灵魂而非身体外象的强调,使丹尼斯塑造出一尊静谧优雅的神像:艾西丝女神孕育澎湃的宁静、圣僧围绕神坛祈福的庄严、观音神统摄宇宙指向看不到的世界的安详和谐。丹尼斯在东方寺庙的神像中,发现了静的力量。

整个舞台沉浸在柔和的蓝色灯光下,人物似乎从光的本身走出来,舞蹈就像背景那样静穆优美。她轻轻地把香弄碎,放进燃烧着木炭的盘子中,然后双手合十,作出祈祷的姿态,并且依照香烟的回旋上升而摆动身体。躯体轻柔地来回摆动,手臂不断向上卷曲,就像缭绕上升的香烟,到最后手指指向天庭。

这是一段关于她1906年创作的《香烟袅袅》的`白描。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东方舞蹈的殆技los思想已潜移默化于丹尼斯的东方文化借鉴过程,并逐渐弥漫进习惯了热闹场面的美国观众的视觉习惯中。它与欧洲芭蕾的炫技、舞厅舞蹈的快步径渭分明,她那动人心弦的性格之整体力量和全部的戏剧性本能,都用在了发人深省,而非令人惊讶和轰动一时的东西之上。这对剧场舞蹈来说是个新的观念,其价值无法估量。动作成了某种东西的象征,而不是对某种高难技巧的满足。

从事了三十多年舞蹈之后,她于技术性方法的形式上一无所成重要的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一切都热衷于表现某种思想。丹尼斯舞蹈在速度、力度、空间上向东方国家舞蹈的靠拢,使舞蹈呈现出和谐流畅的整体样貌,这在面临欧洲工业文明影响的美国而言,不得不说是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这种对寺庙舞蹈的情有独钟是她目标清晰的主动择取,这使得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舞蹈,呈现出一道奇妙的新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对寺庙舞蹈和静谧之美的偏爱最终上升为一种身体上的庄严感。寺庙舞蹈的创意贯穿了我起初的舞蹈命运,我创作了数以百计的舞蹈片段,这些寺庙舞段不仅是关于种族宗教,而且是在更普遍意义上的关于庄严的舞蹈。

丹尼斯有策略的在东方文化借鉴基础上创生的身体,不再是被幽禁的囚徒。它像作品中频频塑造的自由女神那样冲出束缚,以冰释前嫌的胸怀稳重移步。它乐意向人们展示,身体无须理性的要挟,也可以在与精神的完美和谐中,自然展示出高贵圣洁之美。丹尼斯在舞台上烧香,在舞台上打坐,在舞台上双手合十地祈祷,在凝视苍弯在舞台上展示神的威严,也在舞台上塑造信徒的虔诚,我们有上脉脉含情地相信,丹尼斯不仅在作品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己经化身为一种神抵般的存在。

与同时代的其他舞蹈先驱一样,丹尼斯相信舞者的身体与心灵紧密相关,要达成舞台上庄严的身体,必先在生活中也随时保持庄严的举止。因此,她不但跳寺庙舞蹈,也让自己像东方圣贤那样生活。我凝神观看一幅中国绘画,那上面在山水间有人在野餐,背靠着树荫满满的大树,溪水穿流其间,远处的山峦层峦叠嶂泛着忧郁的蓝色,空气中永远弥漫着秋日午后般的气氛。这使我觉得我们当时的生活正是如此或者说,我仅在教授舞蹈,我们在这里也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在北京天坛,我看到了我的天堂剧场,我持续地赶到这里真的拥有一个天堂和宇宙的圣坛,向太阳和星星以及看不到的世界开放,我在这些被围栏圈住的区域里感受到了无比的宁静和肃穆。面朝这天堂这天堂可遮盖地球上所有民族,我只能做出最简单的姿势,并把它倾注到我的精神中,在这样一个中国的秋日,我沐浴在金色的温暖阳光中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美丽的化身白色的观音形象,我问自己什么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核心价值体现?我毫不费力的联想到了白玉观音。

查字典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东方舞蹈的转型】相关文章:

舞蹈《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 》01-20

舞蹈演员转型为创业者的故事02-10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观后感12-03

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01-20

东方05-08

谈“转型”05-02

文明转型与社会转型梳论07-03

东方未明,东方未明诗经,东方未明的意思,东方未明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东方之日,东方之日诗经,东方之日的意思,东方之日赏析 -诗词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