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开展合作学习

时间:2021-10-02 15:36:32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开展合作学习

莽卡中心校   张斌成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开展合作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实践及应用,给沉闷的传统式课堂教学带来了些许生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合理运作合作学习来为课堂教学增添生机呢?

一、合作学习需要创设学习情境

    新课程教材重素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要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并具有趣味性的素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提供需要学生合作交流来解决的问题,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活动。根据教材特点有效地组织、协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创设有利于合作的心理环境。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建立学习目标、奖励、角色、材料等方面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条件,让学生能在合作互动中获益,不仅自己获益,更要让合作伙伴受益,使学生感受到能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加快乐。

但并非所有的活动都适于合作,合作学习也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选用。实际上,过于简单、结构良好、只有单一答案的任务,如简单计算之类的活动,就不适合于合作。需要探究、值得思考、发散思维的活动,如语文课中重点语句、段落的品味、揣摩;数学中的猜想、估算等,更适合应用合作学习。当然,合作学习并非是万能的,也有它的局限性。对于某些任务而言,竞争性,个别化的学习,同样能有效地达到目标,甚至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合作小组需要合理组合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组。一种方法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即在理解、操作、分析、概括等各反面素质均衡的分为一组,这样组内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比较均横,利于交流,能够更好的协作。但在活动中,学困生组的成员思维不能与优秀学生组达到一致,会产生分歧,还可能戳伤学困生组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这样分组,共同任务的分工不能合理分配,不能很好地对成员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对学困生组组内成员不能互相补拙,不能提高其有效性的合作。另一种是提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将优秀学生与学困生混编在一起,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便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对于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形式。当老师提问到他们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答案,这恰好出现了上面讲的问题,如果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出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第三种,是自由组合,即自愿组成小组,其实质也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可见合作学习中,如何分组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不仅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兴趣昂然的学习,还要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去努力探究、交流,获得知识的能量。

三、合作学习需要动静结合

    在新课改课堂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学生要动。所谓的动是动脑、动手、动眼观察、动心体会、动耳倾听、动口讨论。学生动用各种器官去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从主演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更多起组织、协调、引导、帮助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但有些教师把课堂中的“动”理解成为“闹”,于是课堂成了“菜市场”,做什么的都有,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合作学习被这样一闹,效果自然不佳。如:老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工具、材料理解诗句。小组自由组合,一些学生到处走动,研究问题声、说笑声、声声入耳。学生真的“动”起来了吗?我们说学生学习要自愿,不能强制,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是有道理的,但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作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物,就是老师的责任了。不仅自己没有学到知识,还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说的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不是交头接耳,各说各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