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1-09-04 17:56:25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发展关系着边疆音乐普及教育的未来和民族文化传承,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要根据边疆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并凸显边疆性、民族性的教学体系,以适应边疆音乐基础教育的需求和发展。本文将针对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现状和该专业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在边疆省份高校从事多年钢琴教学的经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和想法。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教学研究论文

  [关键词]钢琴教学;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地区,自古以来,边疆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边疆地区的高校不仅是边疆高级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同时也肩负着继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边疆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界占有着特殊的地位,一直备受社会、国家的高度关注。与发达地区相比,由于边疆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所以,艺术教育人才比较匮乏,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配比不足,严重影响到当地的音乐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声乐演唱、基础音乐理论的知识及课堂教学组织的能力,而边疆地区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一些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学生的音乐素质相对较低,特别在近年高校扩招的形势下,很多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扩招的方式被录取进来,这也间接地成为边疆地区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生源水平良莠不齐和质量普遍不高的部分原因。

  一、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现状

  钢琴课在音乐师范专业中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专业课,同时也关系到钢琴即兴伴奏、钢琴弹唱能力及其他音乐素质的发展,因此,在音乐师范专业中一直被列为必修的专业课程。

  (一)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基本沿用传统教学内容,涵盖练习曲、复调、奏鸣曲、乐曲。将基本钢琴演奏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重点,以车尔尼系列教材为主,其他各时期、各风格、各体裁的作品为辅。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授课学期根据专业的主修方向分为4至8学期不等,每周一次课。教学采取“一对多”的钢琴小组课形式或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整班授课形式。少数学校根据音乐师范专业的主修方向或对专业程度较高的学生开设了“一对一”的个别小课。

  (三)课堂教学方法和程序

  教学方法以讲授、示范为主,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为辅。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授课程序采用检查作业、纠正错误、作品指导、布置作业四个步骤。

  (四)考试内容和教学评价

  钢琴考试按学期的不同分别以练习曲、复调、奏鸣曲、乐曲作为体裁要求,包含巴洛克、古典、浪漫时期及中国风格的作品。学期考核的程度标准基本参照国内社会钢琴业余考级的等级设定,考核成绩分为平日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综合两部分的占比得出学期最终成绩(有的学校也会将期中考试纳入综合成绩)。平日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较少,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回课质量和练习质量打分;期末现场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较大,为其他几项判分后得出的平均分。

  二、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中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程度盲目拔高

  目前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基本参照国内其他音乐院校或其他综合大学的音乐师范专业,以专业定级标准评定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因为生源水平参差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差距,一些学生难以达到考核要求,这造成了一些学生将通过考试为学习目标,不得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曲目,虽然曲目难度达标但实际演奏水平并未达到专业定级标准,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学违反了钢琴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发展,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单调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课的教学一般以“一对多”和集体课形式为主,这两种授课方式要求一节课内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材的'选用必须同步,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示范,没有办法针对每个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专业上的及时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

  (三)教材选用单一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在钢琴教材的选用和作品选曲上更多的是参考西方钢琴教材体系和西方各时期风格,对中国作品特别是民族风格作品涉及较少。除此外,按照小组课和集体课作业保持一致的规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考虑大部分学生对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其次才会考虑到作品风格的问题。这就造成了钢琴教材和作业选曲面缩小和相对单一的状况。

  (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的钢琴程度普遍偏低,“零基础”进校的学生占了很大比重。由于成人手指能力的局限性,钢琴学习对他们而言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是“逼”着学生在学,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努力但因各方面的能力有限,难以跟上小组或集体授课的进度,学习的压力让他们逐渐产生失落和挫败感,丧失学习信心。另外,学习程度上的“拔高”也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风气及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击他们的求知欲。

  (五)教学评价不能体现个性教育

  平日成绩与期末现场成绩占比的判分方式,虽然对学生平时练习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还是以教学目标为准则进行的评价,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程度和自身条件的局限,可以说,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完全体现出教学效果和尊重个性的教育原则。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水平差别较大,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应该采用以尊重学生个体、特点为原则的评价方式。

  三、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根据边疆地区特点和实际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边疆地区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各州、市、县的中小学或社会音乐普及教育机构,是边疆中、小学艺术教育和边疆地区音乐教育的主力军。边疆地区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教学应该以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当地实际艺术基础教育现状,制定具有边疆性和民族性特点的教学大纲。在作业及考试曲目难度上可以参考专业定级标准,但不要完全照搬,主要依据小组或数码钢琴集体班的学生能力、知识掌握的程度给学生布置适合他们水平、能力的曲目,避免学生因作品难度过大产生吃力感,造成学习上的负担和失去学习信心。

  (二)调整钢琴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高校钢琴课采用个别课、小组课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形式,但很多学校采取“一刀切”的单一教学形式,一种教学形式从学生入学贯穿至结业。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要综合考虑每个学生专业能力、教学进度情况、专业主修方向等方面,采用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特别是边疆地区音乐师范专业学生存在水平差异较大的现状,单一的钢琴教学形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比如,针对学生入学时钢琴程度的不同采取集体课、小组课授课形式,“零基础”的学生编入集体授课;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按钢琴程度进行“一对二”或“一对多”的分组授课;对个别程度特别高的学生采用“一对一”授课形式。每种授课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学期通过考核及专业评定针对学生进步情况和能力程度重新更改教学形式和对学生重新分组。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成绩给予积极的肯定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并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愉悦的师生关系。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整钢琴教学内容

  1.增加钢琴演奏技术理论和钢琴教学理论的内容

  边疆地区专业钢琴教师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钢琴学习的需求。师范类钢琴教学要考虑到学生毕业有可能从事初级钢琴教育的工作,需要基本钢琴演奏技术理论和钢琴教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学习,这两方面的知识不仅对今后自身钢琴演奏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有重要作用,而且为他们今后从事钢琴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这也关系到整个边疆地区基础钢琴教育的普及和质量,对当地基础音乐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2.增加即兴伴奏和声乐正谱伴奏内容

  目前边疆地区的音乐师范专业都开设了即兴伴奏课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试想,如果将即兴伴奏内容融入钢琴基础课中,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熟悉的作品,将其中旋律性较强的部分或片段单独拿出来对学生进行移调和改变伴奏织体的训练,不但适当增加了即兴伴奏教学的内容,而且会让学生建立起这两门课程间的联系,意识到钢琴学习的重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音乐师范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声乐正谱伴奏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添加一部分优秀、经典的声乐伴奏作品作为钢琴教材的补充。这两种伴奏能力不仅有利于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更有助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选取有民族元素的钢琴作品,凸显边疆民族文化精神

  边疆地区有非常丰富的民族资源和音乐元素,在钢琴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弹奏并且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艺术价值观,有助于边疆地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比如,近几年,云南省积极推动具有地域文化及云南风格特征的音乐作品创作,坚持举办两年一届的“云南本土歌曲创作与演唱大赛”,2018年6月将举办首届“云南风格器乐作品创作与演奏比赛”。通过比赛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云南本土民族特色的音乐原创作品,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反映出当代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如果能将这类作品编选入云南边疆高校钢琴教材或教学内容中,不仅是对云南本土作品的推广和宣传,也对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五)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

  高校音乐师范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来自农村的学生,专业素质和自身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钢琴学习。因此,在教学评价上如果采用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会更为科学、合理。个体差异评价法又被称为个体自身解释法。它以评价对象的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每个评价对象只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主要是把评价对象的过去成绩与现在成绩进行比较。[1]这种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平时勤奋努力但自身条件和基础较弱的学生有鼓励的作用,反之,对那些有条件但勤奋不足的学生也能起到鞭策作用,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别状况的评价方法。

  (六)教学实践应结合边疆实习实践

  随着国家对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大力扶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和艺术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艺术教育师资目前还是非常缺乏,特别是钢琴教师严重不足。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边疆高校在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中小学建立音乐师范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比如通过学生接力形式在校外实习基地开设钢琴兴趣班,或定期组织学生在当地开展小型钢琴演奏会,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上的实习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当地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推进钢琴普及教育。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专业设备和师资上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但在教学模式上不能一味地向国内其他地区音乐学院和其他艺术类院校的音乐师范专业看齐,应结合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民族性制定出凸显本校专业特色的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程度的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避免学生钢琴程度的过度“拔高”,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情感融入钢琴教学中,建立适合边疆高校钢琴教材的教学曲库。此外,笔者认为钢琴教学应该与边疆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结合起来,开展钢琴普及教育与艺术教育两手抓,同时鼓励学生毕业后返回家乡工作,为边疆地区的基础艺术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钢琴教学研究对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钢琴教学计划的设计、钢琴相关课程间的衔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问题也都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总之,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研究是一项艰巨并具有实验性的研究课题,需要所有边疆钢琴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长期努力。最后,希望笔者的观点和想法对其他同行及学者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309.

  [2]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蔡杨,朱冉.钢琴集体课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

  [4]王秋艳,高海燕.云南边疆地区艺术教育复合型师资人才培养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02).

  [5]王瑜.基于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发展的探讨[J].文教资料,2009(15).

【边疆高校音乐师范专业钢琴教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成人教育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研究论文09-06

音乐学专业钢琴课教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11-26

高职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研究论文09-09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研究论文09-11

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研究论文12-01

在边疆地区高校开设工艺美术专业论文09-13

高校体育类专业体操教学研究论文09-12

高校体育游戏教学研究论文10-07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探讨的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