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法

时间:2021-10-02 18:22:3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法

某市重点中学的课堂上在讨论诚信问题时,一名学生举手说:“今天谈诚信,那么我首先就说诚实之词了:我认为老师很没诚信,也许可以说是最没诚信的一类了。”这句话令在座的老师和全班同学都很吃惊。他继续解释:“我也知道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都在转变,现在的老师(包括我的父母)都采用一种教育方法说是赏识教育,于是老师经常表扬学生,而实际上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蒙骗学生。我们虽然很年轻,没有社会阅历,但我们并不傻,我们很清楚,很多时候老师口头上对学生进行表扬,而内心真实想法却并不是那样的。所以我认为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缺乏诚信。从内心深处讲,与其这样被老师欺骗,还不如被老师痛痛快快地批评一番,心里难受一下子也就算了。我不希望被老师这样‘赏识’,更希望老师能首先讲诚信,不要总是用这样的教育技巧来蒙骗我们。”他的这番解释得到了热烈的掌声,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对他的这一观点表示认可与赞同。

  诚然,这个学生的观点和想法有一些绝对,但他的话很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学生产生这样的思想是不是赏识教育本身的错误呢?是不是学生的理性已经超出了教育者的想象,他们没有被赏识的需要呢?抑或是我们教育者在行使赏识时的不得法而导致学生的逆反与厌倦,甚至对所有的表扬和称赞都拒之门外了呢?

 

人人需要赏识

 

  从人的心理需要来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是对爱和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欣赏,得到社会积极与肯定的评价。

  从人的本性来说,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也就是说,渴望被别人信任和重视。曾有一精辟的概括:“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试着让我们每个人反思一下自己,不可否认的是,哪怕是再理智的人在听到赞美和赏识时都会喜上眉梢,心里会为之一动。从青少年的需求和发展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随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认同,希望得到他人的羡慕、好感与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它成人的尊重与赏识。因此,赏识教育是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的,它满足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近年来众多赏识教育的实例和实验也证实有诸多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责任感,激发创新,促使完善自我。应该说,赏识教育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的,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

 

赏识是一种方法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对教育者的赏识不仅听而不闻,而且会产生那样的歧义呢?在广泛运用赏识教育时,教育者必须注意: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赏识教育能否取得成功或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这种教育理念运用得恰当与否。从根本上说,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在于赏识行为本身抑或用于表示赏识的几句话。赏识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因此在运用赏识教育时,须因时、因人、因地地选择使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误解,才可以防止学生的抵触与反感。

  综观赏识教育之方法,我以为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1. 赏识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并尊重学生,教师要独具慧眼

  “学校是一座有四堵墙、里面藏着未来的屋子。”学校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的,它尊重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一种“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负责地参与到这个多元而且变化的世界中去,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教师在进行赏识时,内容不要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