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语言:师生心灵之约

时间:2021-10-02 16:02:2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语言:师生心灵之约

[摘 要]本文着重讨论了语言对于师生心灵交往的作用,指出:通过语言,师生确认存在,从而使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成为可能;通过语言,师生共享世界,从而使生命敞亮起来;通过语言,师生对话人生,从而引起师生同往。

[关键词]语言 师生心灵 交往

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意味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在语言中,通过交往作用于师生的心灵,开掘着精神的生命。因此,语言就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存在,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语言对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进行,对于师生的交往具有本源上的意义。

一、通过语言,师生确认存在,从而使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成为可能

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所谓“语言学的转向”:从对美学问题的思考转向语言的分析与研究,并在多个层面对语言与人类的关系、语言的审美意义进行了阐述。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将美学与语言学看成是统一的科学,美学就是表现的科学,因而表现既是艺术问题,也是语言的本质。德国学者卡西尔一方面把语言看成是文化赖以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把语言视为一种用以交往、认识和固定意义的工具,并得出了人是符号的动物的结论。海德格尔否定了语言作为表达工具的观点,强调人和语言的关系不是人用语言去做什么,而根本就是人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是人的主人,是人的存在家园,是真理的场所。维特根斯坦把语言比喻为“工具袋”,里面有各种各样用途不同的工具,语言的意义即取决于它的用法,尤其是对特定语境的把握,而衡量意义的标准则是我们共同生活于其中的由各种各样的生活形式组成的现实的世界,只有把语言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同时,语言不但是传达的手段,而且本身也对传达内容的构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伽达默尔进一步发展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指出语言不是派生的和次要的,它乃是人存在的前提,在语言中,尤其是在母语中,人有一种“在家里”的感受,它印证了人的存在,体现了一种永恒的亲呢;人存在于语言之中,而语言是历史的,所以人存在于历史中,语言也是一种提问和解答的关系,语言并不是对话任一方的拥有物,而是对话双方之间理解的媒介。福柯承袭了海德格尔关于“语言乃存在之家”的思想,进一步强调了语言对人的制约及作为驱使主体动作的内在力量,他从对中心化的权力话语的颠覆和对非主流话语的关切中,表述了这样一个思想:正是在“反叛的话语”和“理性的他者”这种非主流的边缘性的话语中,才说出了真话,说出了新的可能,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凡高就是这样的人。在他们身上,审美作为一种伦理学,不再只限于一种生存方式,而成为一种审美的生存。巴赫金更从“对话主义”的角度论述了他对语言的看法。他指出:人总是处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之中的,自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构成了我们真正的生命存在,“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人的思想的存在以对话为前提,“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互相交往的连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①,而对话永远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运动过程。对话交流所体现出的自由、独立、变化、动态以及最终达成的理解正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

从克罗齐到巴赫金这一粗略的勾勒,展示了西方美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发展轨迹:从表现的语言论和工具的语言论走向存在的语言论;从被动的语言工具论走向话语理论,进而走向对话主义。它显示了语言在美学中日益突出的地位,语言成为审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媒介。

西方美学的语言学转向为我们思考语言在师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