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不能削弱-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刍议

时间:2021-10-02 17:41:3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不能削弱-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刍议

    摘要 文章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忽视文学性的倾向及其危害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必须加强语文学科文学 性教学的见解。认为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和进行文学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教育功能。同 时,文章还探索了加强语文学科文学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不能削弱-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刍议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语文教育;文学性

    * * *

    说来也怪,中学语文这一学科,现在竟然成了不受一些人欢迎的学科,一些学生认为枯燥无味,提不起他 们的兴趣、学起来没劲,甚至一些语文教师也觉得教起来没有意思。

    内容丰富多采,以形象见长的语文学科为什么竟然使他们觉得索然寡味,以至受到他们的冷落呢?原因固 然是多方面的,但多年来语文教育中忽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学语文教育忽视文学性,表现在诸多方面。

    首先,表现在教材选编上的严重失误。其一,重语文训练而轻语文教育。片面地强调“语文是工具”,导 致课文的选用和知识短文的安排全部服从于“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一些文字粗糙的文章,从实用角度而 被选中;一些文质优美的文章即使选用了,也只是被看作是语文训练的工具,不是从进行语文教育、塑造人的 角度出发。其二,重普通文轻文学作品。为了训练需要,大量选用普通文,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不见了,初中 教材尚好一些,高中教材尤为严重。仅以高中第五册为例,就选编了两个应用文单元,共6篇课文,占全册课文 总量的25%;仅选录了一篇外国文学作品(《警察和赞美诗》),还只是个自读篇目。许多优秀的名家名篇,不 能登上中学语文的“大雅之堂”。据统计,高中六册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仅占11篇,不到总量的8%,象 雨果、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狄更斯、果戈理、托尔斯泰等世界闻名的大作家,学生只能从教材注解中知道他 们的名字,有的连注解也未提到过。前些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可见到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狄更斯 的《穷人的专利权》、果戈理的《泼留希金》、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节选),现在这些作品也都在教 材中销声匿迹了。其三,选文重政治标准轻艺术标准。为了让选文在政治上无可挑剔,领袖文章和一些政治性 很强的文章占了很大比例,仅领袖文章在高中教材中就占了10篇。

    其次,表现在升学考试试题设计上的偏颇。从试题类型比例看,检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多, 检测学生文学修养方面的试题少,前些年检测的文学常识类题目,近些年显著减少。再看阅读选文,试卷中的 许多现代文和文言文不重文采,如1990年考卷中现代文阅读选文是三个人学习文言文的发言,枯燥无味。1994 年文言文阅读选文是选自《宋书·孝义传》,更是语言晦涩,乏味得很。加上近些年实行标准化考试,百分之 六十以上题目只须选择答案,不大容易检查出学生的文学修养。为了适应这种考试,各类练习如洪水猛兽在中 学横冲直撞,许多学生整日穿行于ABCD,跋涉于题海之中,象陷入了“八卦阵”,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严重 地影响了学生语文实际水平的提高。

   

    当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