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精英人才相对过剩 硕士生失业增加急需补谋生课-政治试题

时间:2021-10-06 11:52:27 政治试题 我要投稿

精英人才相对过剩 硕士生失业增加急需补谋生课-政治试题

 硕士失业同时反映了高校教育的“软肋”。硕士、博士的培养堪称精英教育,但精英也是要吃饭、要生存的。在如今精英人才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教会他们必要的谋生手段是需要的,学校应补上这一课。

精英人才相对过剩 硕士生失业增加急需补谋生课-政治试题

  据报道,2004年乌鲁木齐市共有450名大学毕业生登记失业,其中包括13名硕士,这些硕士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领取失业金的。

  另据消息,目前南京共有158名硕士以上高学历者因找不到合适工作领取失业保险金,另有11549名大专和本科毕业生登记失业。

  按照劳动就业的相关政策规定,大学生毕业后连续6个月以上找不到工作的可在当地劳动力市场登记失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耐人寻味的是,时下硕士以上的高学历者也加入失业队伍,这种现象若发生在前几年简直就是笑话。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笔者以为,它实际反映了市场人才观的理性回归,是对前几年片面追求和推崇“人才高消费”。一般说学历与知识是成正比的,学历越高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学历与人才不一定成正比,人才应当具有一定的学历,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高学历不一定都是高级人才。什么是人才?通常说适用就是人才,能干就是人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上天揽月,未必不能下海捉鳖。打个比方,硕士、博士能搞科研但不一定会开机床,只要机器开得好,尽管是个技校生也是人才。过去许多用人单位恰恰陷入人才误区,把高学历视为权衡人才的惟一标准,甭管适用不适用,只要学历高就抢着要。单位招人是为了能干事、创效益,不是买个“花瓶”当摆设。如今用人单位开始从盲目的“人才高消费”中清醒,这是理性的回归,令人欣喜。

  硕士失业也反映了高学历者“傲慢”的求职观。求职岗位的设置是分层次的,从理论上讲与硕士所“对应”的求职岗位与需求之比不可能平衡,总体上是“僧多粥少”,也就是说高学历者不可能人人找到心满意足的工作。况且这种所谓的“心满意足”是相对的。如果是理智、务实的,尚未找到“合适”的岗位就应该降低一个层次求职,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工作,而不是不满意就失业,躺在家中让苦读寒窗多年获取的知识“烂”在肚子里。高学历者需要转变就业观念,自我创造更多的求职机会。

  硕士失业同时反映了高校教育的“软肋”。硕士、博士的培养堪称精英教育,但精英也是要吃饭、要生存的。在如今精英人才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教会他们必要的谋生手段是需要的,学校应补上这一课。否则精英人才只能坐在实验室搞科研;坐在高档写字楼搞管理,其他啥事做不来,但没有旋转高背椅可坐时,他们岂不要饿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