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乡台

时间:2021-08-23 11:13:00 诗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望乡台

望乡台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表现了诗人的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全诗质朴简淡,语言清新疏朗,但所蕴含的心绪却幽婉,别有韵味。

原文:

望乡台

作者:范成大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望乡台翻译:

    越过千山,登上最后一座峰峦,容我立马山巅,莫要快马扬鞭。进入蜀川地势就像手掌一样平坦了,再没有高高矗立的山头可以登上去远望东吴家乡。

 

望乡台字词解释:

①望乡台:有人认为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面。有人认为作者入川途中未必经过这里。用此作题主要是取登高远望,权以当归之意。

②尽:走完。

③立马:使马站住,指停马不走的意思。疾驱:赶马很快地奔跑。

④蜀川:指四川盆地。

⑤更无:不再会有。东吴:指作者的家乡江苏省苏州市。

 

望乡台背景: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静江府(桂林)赴成都任所,入川境途中作此诗。登台望乡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许多地方都有望乡台,这个望乡台可能是作者入川路上遇到的一座高峰。诗人登高望远,权以为题,以表达宦身千里、殷切思乡的心情。

望乡台赏析:

   这首诗自是旅途登高之作,也是怀乡之作。此诗成功地运用了欲抑先扬、顿挫有致的艺术手法。

   首句写艰难行程。诗人自被从广西经略安抚使调四川制置使,几个月来,早春从桂林出发,经湖南而至荆州,然后沿秭归、巴东、巫峡、万州一线人川,时而舟楫浮江,时而越岭攀山,半载漂泊在万水千山的旅途中,至遂宁府才“千山已尽”,始见平川。其间必是历经惊险,也有“野翁酌水煎茶献,自古人来到此难”(《九盘坡布水》)的欣慰。既然“千山已尽”,一马平川始见,那么这最后一山便显得孤峰独拔了。此句“尽”与“孤”相呼应,不仅写出了行程艰辛,还写出了眼前景色,更流露出诗人快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心情。

次句写诗人缓辔踟蹰不前。照说艰难行程已告终结,面对一抹平川,理当庆幸欢悦,策马扬鞭,但诗人却笔锋一转,竟留连于这最后一座山头了,作一顿挫。

三、四句直抒胸臆,申述“立马行人莫疾驱”的原因。一写诗人眼见“平似掌”的川蜀心情开朗,二写出诗人将入川中,离乡愈远,乡思也愈切的微妙情怀。原来诗人踟蹰的是从此再无高可登,再不能遥望家乡了。既畏登山险劳,又生无山可登之愁;既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矛盾的心态,更以前者衬托后者,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念。

  此诗作者用深婉而不低沉,萦回而不失开阔的`格调,准确地表达了复杂的心情,真不失为他轻巧诗风的佳作。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相关推荐:

四月十日出郊范成大

碧瓦范成大

【望乡台】相关文章:

望乡台_550字01-26

望乡台初中作文10-03

望乡台游记作文300字05-04

四面山之望乡台游记07-24

望乡台瀑布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01-01

四面山之望乡台游记作文300字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