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五下乡活动十周年综述

时间:2022-02-28 10:20:49 好文 我要投稿

长沙市五下乡活动十周年综述

  2005年是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十周年。根据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我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农村面貌这条主线,深入扎实地开展理论、法律政策、文化、科技、卫生计生“五下乡”工作。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五下乡”工作内容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扩大,为农民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一、立足常下乡,“五下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十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把“五下乡”工作作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措施,摆上重要位置,着眼长远,建立健全各种机制,逐步把临时性、分散性、情感性的援助帮扶,变为有组织、有制度、有保障的运转体系。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农业进步的出路在科技,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农民提高的根本在素质。遵循这一思路,1996年开始,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的“五下乡”工作,市委、市政府都要主持召开会议,协调有关工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亲自参加“五下乡”活动。2004年、2005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从全市文化、科技、卫生、计生、农业等部门抽调200多名文艺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人员,组成“五下乡”春节慰问团,分赴全市农村开展慰问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为各慰问团授旗。正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力度不断加大,“五下乡”工作从刚一开始各部门的“单打独斗”到后来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十年间,“五下乡”工作的'组织单位由最初的8个发展到现在的宣传部、文明办、教育、科技、司法、农业、文化、卫生、计生、晚报、广电、出版、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等16个部门。

  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开展建立联系点、“结对子”等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对口帮扶机制。卫生部门制定了系统的对口帮扶规划,作出了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与农村基层卫生单位定点挂钩、开展卫生支农的规定,要求凡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中、高级职称之前,必须到贫困乡镇卫生院工作半年以上,帮助和指导农村卫生院开展适宜的医疗技术项目和诊疗活动。近10年来,共安排580多名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进驻四县(市)农村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实行“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领导负全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利用卫生下乡支农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1997年,长沙市卫生局被评为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也制定了对口帮扶计划,与基层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十年来,我市“五下乡”活动的投入,由少到多,由临时申请到列入财政预算,由政府部门投入到社会各方面投入,有了长足发展。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由财政安排100万元资金,补贴市直三个剧团送戏下乡。2004年市委、市政府加大补贴力度,每年所安排的专项资金增加到200万元,同时拓宽领域,由市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新增送电影下乡项目。送戏下乡和送电影下乡专项经费作为常年经费项目进入财政预算。两年来,在“政府买单”机制的支持下,长沙花鼓戏剧院、长沙湘剧院和长沙歌舞剧院三个市直院团以及两支电影队,共向农村乡镇送戏1500多场,送电影500余场,平均每个乡镇送戏15场,送电影5场,农民观众达200多万人次,极大地改变了农村文化环境,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各部门也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还通过市场运作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部门支持为辅、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

  “五下乡”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为农村社会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满足农民需要,不断丰富内容,“五下乡”始终充满生命力

  十年来,我市“五下乡”工作始终注重服务农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要,不断调整充实内容,拓宽工作领域。

  把理论、法律政策纳入“五下乡”工作,努力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理论部门组织编写了《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简明读本》等农村实用书籍,赠送理论书籍下乡;组织理论宣讲团下乡巡回宣讲,积极开展群众性理论普及活动;依托县(市)、乡镇党校和村民学校等阵地,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理论教育。2005年,市、县(市)两级组建形势教育报告团,成员达200人,深入农村作形势报告1000多场,受众达10余万人。十年来,宣传普及法律法规220部,累计发放《148释疑》、《农村基层干部常用法律法规必读》、《农村居民常用法律法规汇编》等系列普法丛书、资料459.14万册。开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热心为农民服务。充分利用普法讲师团、村民法制夜校等阵地,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180万接受法制教育,提高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积极开展农村法律援助,仅“四五”普法五年期间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就达7800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达14.2万起。

  文化下乡从最初的送书送戏送电影,发展到建文化设施、打造文化品牌。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乡镇宣传文化法制站建设。每个站由市财政补贴2万元建设资金,县财政按1:1配套。两年来,市、县(市)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168万元,于2005年全面完成。扶植农村县级剧团,形成多层次送戏送电影下乡的格局。市财政安排资金,为县级剧团配备下乡演出专用车,今年分别为望城县雷锋艺术团和浏阳市花鼓戏剧团解决了30万元。县级剧团和放映队将“政府买单,群众看戏”延伸到村组屋场。去年一年,浏阳市花鼓戏剧团和望城县雷锋艺术团分别演出达310场次和248场次,使“政府买单,群众看戏”实现了更广的覆盖,更细的延伸。实施“千村报栏工程”,2004年至2005年,在全市农村所有集镇、村兴建宣传阅报栏。为帮助135个贫困村完成宣传阅报栏建设任务,市委宣传部从舆论导向经费中专门列支41万元经费补助贫困村兴建宣传阅报栏。浏阳市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帮助494个村建起宣传阅报栏,通过宣传阅报栏《百姓窗》栏目的形式,及时刊发政策法规、城乡要闻、医疗保健、农业知识等与“三农”密切相关的信息,2005年就刊出信息30期。宁乡县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把“报栏工程”与“电信村村通工程”结合在一起,帮助全县392个村建起宣传阅报栏。

  科技下乡从最初的送科技资料、传授实用技术,发展到培养科技带头人、开发致富项目。农业科技部门帮助建立乡镇农科教中心和村级科教教学网点,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共建有乡镇农科教中心114所,教学场地13.48万平方米、示范基地3059亩,配备教师608人,建成村级农科教网点2000多个,配备专兼职农技人员2800人,直接联系科技示范户9480户。利用农村教学资源,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6000期,培训农民360万人次,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2540人。市科协系统以农函大为主渠道,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下乡服务团612支,举办科技大集128次,实用技术培训班2868期,培育科技示范户3.34万户,组建农村技术协会166个,培养农民经纪人285人。宁乡县实施“星火科技示范工程”,聘请农林牧专家担任科技辅导员,开展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实施“双十双百”工程(三年内培养10名青年创业标兵、创建10个100亩以上规模型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培养100名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建立100个中小型青年创业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

  卫生下乡从最初的送医送药送知识,发展到培训医务人员、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推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针对农村卫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将卫生业务工作与卫生下乡支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帮助100多个卫生院进行全面改造。举办各类培训班400期次,为农村免费培训医生3200人次。下派巡回医疗队156支,参加医疗队的医务人员1200人次,义诊5万多人次,送医送药300多万元。

  三、创新方式方法,“五下乡”越办越活,影响力不断扩大

  十年来,“五下乡”工作从单项活动到综合性活动,从集中开展到经常开展,从运用传统方法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呈现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局面。

  计生部门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级妇联组织在“五下乡”工作中,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村妇女法律援助网络,开展“法律教育进家庭”活动。发挥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启动农村妇女“无公害农产品种养行动”,引导农村妇女走产业化经营道路。2005年,市妇联、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组织40名医务工作者,分赴宁乡县、浏阳市为70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体检。

  共青团组织依托“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青年中心”等品牌工作,丰富“五下乡”工作内容。十年来,共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300多支,利用寒暑假下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人数达12000人次。援建50所希望小学,为285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结对救助贫困学生42505名,下拨2392万元。实施青年带头人培育工程,每年扶持100名农民星火带头人、50户科技示范户。

  市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走出象牙塔,组织著名书画家到农村为农民现场作画、写春联,两年来,共为农民送书画作品2万余件。

  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和人员参与到“五下乡”中来。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斥资300万元开展了百部电影下乡、万幅春联进农家、农村歌曲戏曲演唱大赛、村姑才艺表演等主题活动。长沙移动通信分公司全程参与2005年“五下乡”活动,向望城县白箬铺镇赠送资金10万元。市书报刊协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动员湖南弘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万卷文化有限公司等广大书报刊经营单位开展捐书送书下乡活动,十年来,共有200家书报刊单位参加“五下乡”工作,共捐赠图书12万册,码洋136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市共向农村送图书121.2万册,送戏3040场,送电影26560场,科技下乡56000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6700场,培训农民112.2万人次,下乡医疗队984支,义务为农民诊治92万人次。

  植根十年,硕果累累。在各地各部门的努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下,“五下乡”播撒的种子正在长沙广大农村开出文明之花。

【长沙市五下乡活动十周年综述】相关文章:

文献综述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研究02-27

老年大学五周年庆典活动02-27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02-26

好玩的图腾活动实录02-27

小车开得欢活动实录02-27

综合实践的活动案例02-27

拉大锯小班语言活动02-27

《加固凳子》综合实践活动02-26

心理活动描写培养情思   02-27

五香菜杂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