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作文

时间:2024-01-24 23:50:39 好文 我要投稿

年味儿作文15篇(精)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味儿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年味儿作文15篇(精)

年味儿作文1

  在大人们眼中,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再热闹都让他们觉得少了些滋味。

  但在我们小孩子的眼里,其实不然。

  平时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才能仰望天空,看看那零星点缀在夜空中的繁花,解解眼馋,可到了过年就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在放烟花炮竹,小孩子也可以过过手瘾啦!小到扔在地上啪嗒啪嗒作响的“小金鱼”,大到“珍珠泉”“母鸡生蛋”“飞碟”等相对安全的儿童烟花,爸爸足足给我买了一大袋子,可把我乐坏了,这可是过年才有的福利呀!

  这不,大年三十听见外面传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的心里就痒痒的。

  “爸爸,我们一起去放烟花吧!”我提议道。说这话时我看到两岁的弟弟眼睛都亮了,从他吃饭的座椅上往外爬,边爬边叫着:“烟花,烟花……”

  爸爸看着我俩笑了,他让我先做准备工作。我先把烟花的捻子捋好,然后像排象棋一样给它们“布阵”,把它们在靠院门的角落里依次排开。因为是儿童烟花,今年爸爸许诺让我自己也点一个烟花试试,虽然我心里有点害怕,但是也不想让他小瞧我。我装作胆大的样子,手拿点燃的香烟,大步走到烟花前,心惊胆战地把烟头凑到捻子上,捻子很快点燃,我心里还觉得挺容易,可当我看到那红红的火苗发出呲呲的声响时,万般的恐惧感又油然而生,赶紧一溜烟往回跑,边跑还边捂着耳朵,把爸爸逗得哈哈大笑,弟弟看见我捂着耳朵跑回来,本来站在门口也赶紧跑回家,边跑边叫:“宝宝怕怕,宝宝怕怕!”攀着奶奶的裤腿要抱抱,全家笑成一团。

  站在门口望着爸爸点烟花,看着那些烟花有的披着五彩缤纷的光圈如一只只瓢虫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有的如珍珠般不停涌出雪白的火花光彩夺目,有的边喷洒五颜六色的焰火边发出“噼里啪啦”的炸响,最逗的一种烟花只是发出一声鸡鸣,尾部就鼓出一个充气的气球,然后就什么动静也没有了,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母鸡下蛋”啊!

  看着院子里的火树银花,回望家里那隔着大玻璃窥看的那双灵动的小眼睛,我的心里充满了乐滋滋的`满足感。谁说年味淡了呢,一年到头的快乐不就是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吗?烟花短暂而绚烂,但是却轰轰烈烈的奏响了新年的乐章,带给人无穷的欢乐,短暂却留有余味。

  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炮竹的轰鸣声,闻着空气中飘来的淡淡的烟火味,我想到了大人们嘴里常说道的“年味太淡”、“过年没意思”,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天天穿新衣,吃美食,零食花样繁多,连这烟花都做得稀奇古怪逗人发笑。

年味儿作文2

  过年,是作家笔下永远道不尽说不完的话题。有“噼噼啪啪”震天价响的鞭炮,有层层叠叠的玉盘珍羞,有千遍万次繁琐不一的吉利话,有孩子几个月前就规划好如何花销的压岁钱……诸如此类,不可或缺。正是这些物象营造了过年的意象,才有了我们所说的抽象的“年味儿”。

  不过,年味儿也许不是这般粗暴就可以下定义的。它更多的源于每个人内心对过年的.不同感受、不同看法及不同思考。乍问某人何为年味,他也许会不知所措结舌瞠目。可是一旦到了春节,那种年味儿每个人自然就能感受到——即便并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也许偶然看到人家阳台上悬挂的那串串香肠、一对咸鱼或几只风干鸡,你就能感受到年味;也许写作业或睡觉时楼下突兀地一声爆响,紧接着又是一阵尖锐刺耳的鞭炮声,你在惊吓之余就能体味到年味;也许除夕看到妈妈忙着料理蒸笼、锅盆和电饭煲,一片片氤氲着油气和酒香的白雾从厨房飘来逗引着你的鼻粘膜时,你能意识到年味;也许吆喝着让你帮忙贴春联时,你就能沉浸在年味之中。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一阵无厘头的想法,一段漫不经心的回忆,都会使你突然发觉:这是过年哎。

  我的年味儿又是什么呢?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和父母去家拜年。住在乡下,那附近鲜有同龄的玩伴,亦无花担儿舞龙之类习俗,百无聊赖之际我拎了把凳子在屋旁的边翻翻闲书,眼前景色虽显荒凉无趣,倒也怡然自乐。往年,家家户户肯定挤满了来拜年的儿孙晚辈,院子里人声鼎沸,笑语欢声不断。如今,只有耳边偶尔传来的嘈杂驱散着上的寂静、空旷,不知名的鸟雀在头顶杂乱细碎的鸣叫,像水洗过的蓝绸缎,凉匝匝得干静明澈。临近了,麦苗早已探出了头,有一指多高了,虽然仍很瘦小,在泥土地里仿佛惊恐的孩子一样蜷缩起身子,可是仍然能够想象一个多月后整田整田流动的绿浪。我放下书,沿着田埂向田野更深处走,这时远处一声惊雷,“轰——啪——”,打破了这诗样的宁静——是爆竹。狗气势汹汹地狂吠,扭转身子甩着尾巴找寻着那不速之客,鸡鸭也在窝里不安地骚动。这重重一声响,彻底点亮了那蓄势已久、骚动难耐的年味儿。

  在那须臾片刻之间,我从未那样深刻地意识到过年了。因为那样的沉寂和突然的热闹是我所熟悉的:每年春节在乡下,总不似书中所描绘的过年那般热闹非凡、花团锦簇。每每回忆往年的春节,印象中也只有将午未午时迷雾一样金色的阳光,以及鸟雀啁啾、树林阴翳的闲散下午。我的年味儿无关乎鞭炮、红包抑或对联,而是一种熨帖、清朗、悠闲的心境。

年味儿作文3

  今年新年,我们一家回乡下老家过年,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过年的习俗,让我觉得是那么新鲜,那么难忘。

  农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乡。车子刚停稳,我就飞快地跑进家门。这时,奶奶正在宰鸡宰鸭,爷爷也在写对联。我高兴地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来,十分欣喜。

  随后,爷爷教我和哥哥贴对联。爷爷告诉我们,写对联、贴对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贴对联的传统是先右边再左边。我便好奇地问爷爷:“上、下联和横批都是自右往左读吗?”爷爷点点头说:“是的。”我们首先贴堂屋大门的对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接着贴庭院门口的对联,上联:燕莺新气象,下联:龙马壮精神;横联:马年大吉。爷爷让我们将“福”字写在红纸上倒贴于门上,他说民间有倒贴“福”字的习俗,意为新年福到。原来,贴对联也是很有讲就的。

  贴好对联,便开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摆上鸡和猪肉,然后分别整齐地摆好五套碗筷和酒杯,并盛上饭、斟满酒杯。接着,让我点上香和蜡烛,虔诚地插在香火堂前,并摆上糖果。做完这些程序,大约20分钟后,让我烧纸钱,放了一挂鞭炮。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我换上新衣服,欢快地跑进巷子里,和小伙伴们放起了鞭炮。

  天黑了,我们便回家一边围着火炉守夜,一边看春晚节目。终于到子夜零时,伯伯带着我们放鞭炮,意为“迎神”。这时,整个山村都在燃放烟花爆竹,村子上空变成了烟花的海洋……让我想起了《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夜深了,山村又安静下来了,我们也入睡了。

  大年初一清晨,按家乡的风俗,我和哥哥向长辈拜年,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马到成功”等吉祥的祝福,长辈们便乐呵呵发给我们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这一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亲戚家串门拜年。

  大年初二,我们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亲友,离开了还笼罩着浓浓年味的的家乡。

年味儿作文4

  一年末了,转眼间又经历了三百六十多个日出与日落。

  快过年了,我们一家和其他几个亲戚一起前往富陽农村看望小外婆。只见大人们手提大包小包,摇摇晃晃地走进去,把那些土特产和拜年的礼物放在客厅的地上,占据了一大个角落。

  外婆走进屋子,一见到她的妹妹就马上上前抱了一下,说:“哦,好久不见了,新年快乐!”她连东西都没有放下就急着祝福

  我叫过人问过好之后,听见屋外传来“呯”“呯”的声响,就循声而出,看见有人高举着一把木质的榔头正在往下锤。只见拿锤的壮汉一身黝黑发亮的皮肤,咬紧牙关,举起木锤,抡得老高,然后用力“呯”的打下去;另一个壮汉眼神坚定地盯着石臼里的白色面团,然后迅速用沾满水的双手去揉一下。他们两个在这么冷的冬天还 是满头大汗。每次拿木锤的壮汉打一下,另一个壮汉就把面团翻揉一下,我注意到原来手上沾满水是为了不让面团粘在手上。他们一锤一揉,配合的'天衣无缝。经过上百次的锤、揉、翻,这个石臼中的面团终于快“出炉”啦!有很多人围在这里,问了才知道,这是村里一年一度的打年糕,打完还 可以分给村里的人家。而打年糕的人都是自愿报名的,没有报酬,他们那么卖力只是想让村里的人能吃到又香又糯的好年糕。

  我正想着,突然打年糕的声音中断了,打年糕的壮汉看见我们小孩子在前面看,于是就给了我们一个年糕团,色白如玉,我小心地咬了一口,哇!这年糕真好吃,糯而不黏,质感松软,似乎还 有点甜味。在这里,吃年糕意味着“年年发,步步高” 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在嘴里软软的,我的心里暖暖的。

  吃完年糕,我们在草地上玩耍、奔跑,淋漓尽致地体验了一下乡村的蓝天、绿水和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空气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晚上。天很冷,没有空调,但我们一家二十多个人聚在一起,不亦乐乎,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反而很温暖。虽然现在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是大家聚在一起,浓浓的年味丝毫没有因为鞭炮的原因而减少。

  富陽农村虽然没有杭州城区那样奢华,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些低矮的别墅与农民房;没有熙熙攘攘的车子,只有阡陌纵横的田间小路;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型活动,只有温暖和谐的邻里关系,但无处不透露着团圆的喜庆和浓浓的年味儿。而城里缺少的就是传统的年味儿--民俗的东西,比如“打年糕”。城里市场上卖的机器批量生产的年糕,远远没有农村手工打出来的那么香糯,那么有味儿。

  这,就是年味儿,比大城市浓得多的年味儿!

年味儿作文5

  年味儿,随着年的脚步像暖暖的冬阳轻轻地拥抱着我们每一个人。

  年味儿是火红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三十下午三四点左右,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春风恵我财源茂,和气致祥家业兴。”这是我家大门上的对联。它是道勤培训学校请书法家写的。爸爸说,手写的对联才更有年味儿。闻着浓浓的墨香味儿,望着那苍劲有力的大字,我在心里暗暗下决心:我也要勤学苦练,明年家里对联争取我来写。爷爷在大门口挂上了四盏大红灯笼。天还没太黑,家家户户已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这一束束温暖的灯光犹如一把把金钥匙,打开了明天的幸福之门。

  年味儿是团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你身在何处,家在何方,“年”都会催你回老家吃团圆饭。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四处横行,限制了许多人的脚步,但是他们的心一定会和家人在一起,一定会和家人视频话年夜团圆。

  奶奶做了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有地上跑的,有水中游的,有菜园里摘的,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桌上的鱼是少不了的,因为它象征着年年有余;炸圆子也是少不了的',它象征着团团圆圆。餐桌上,花儿绽放在每个人的脸颊上,浓浓的亲情犹似这菜香蔓延到家里每一个角落。

  年味儿是热闹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晚上12点左右,大街小巷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声音传递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这声音传递着人们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小朋友最喜欢放烟花了,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烟花射向天空,瞬间火花四射,像无数颗星星在眨呀眨,像仙女在大捧地撒花。我捂着耳朵,仰着头观看,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无数绽放的火花在漆黑夜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年味儿是深深祝福。大年三十晚上,大人们忙着在手机上传祝福,隔屏递温暖。我们小孩子见着长辈连忙作揖鞠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祝福声声飞入耳中,那红包也一个个飞进口袋里。

  年味儿携着浓浓的亲情与友情,伴着深深的祝福与希望,它笑着跳着向我们每个人走来……

年味儿作文6

  本来,在记忆中春节是这样。

  老屋中很是热闹,尽管没有各种霓虹灯点缀,但足够多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气洋洋。门前竹竿挂满了鞭炮,孩子们在井口旁边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亲便从外地,从城中赶回来参加祭祖,没有礼炮,没有奏乐,只为了团聚。在我记忆中除夕或者过年八九点钟,便会有各种杂技表演,但也许这只是我记得很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我已然将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已经不一样了。祭祖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们神色匆匆,点燃香烛,长者引领晚辈三鞠躬,少了些纸钱,放了鞭炮,于是便走了,不复以往之香火袅绕,人声鼎沸。

  除夕夜,人是团圆了,但吃完了团圆饭,人们便各自活动,大人们打扑克,孩子们奔向网络,以往家人围坐看春晚日子不复存在。大年初一,传统上是要一起床就去拜年,但是本该如此我还是像机械般起床,过我学习生活。我不禁在想:是年味淡了,还是我长大了?

  或许年味根本没有淡,因为除了我看到祭祖简化、焰火渐少,还有我看到各种新奇过年方式。人们开始习惯了过年旅游、过年学习、过年运动,牌桌上人是越来越少了,电视前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从此来看,年味真没有淡。我当初下结论说年味淡了,也许是我一时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结论。

  确,随着时间推移,我年龄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儿时天真,当时我可以拿着鞭炮于各家各户间串门,在想点燃时候点燃。现在我如果这么做却一定被说幼稚。确,我必须为这长大作出牺牲。但是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我是长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压力令我身不由己,我无力去管得了传统这些东西。相对于长期漂泊在外游子,我也难体会其万中归家只为一聚艰辛,我没有像他们一样阅历,从心底认识到家温暖,那么我其实是还没有长大孩子,我只能在团圆之时感受到过年温暖,却没有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种传统变迁,但也不像老人般怀古伤今似,过年对于我来说,我认识到是传承力量,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维系团结力量,这是我无法否定。仅仅从我微薄阅历来看,年味没有淡,是我没有真正长大。

年味儿作文7

  我喜欢过年,喜欢过年时再怎么红艳、炫丽也不过分的张灯结彩,这是种喜庆;喜欢家人翻开日历用兴奋的语调宣布新年就要到来的声音,这是种享受;更喜欢看过年时孩子们穿上可以和蝴蝶彩翅媲美的可爱新装和荡漾在他们笑脸上那灿烂童真的模样……似乎那时,周身的一切都会带给你感观上的满足,精神、情绪、甚至思想都振奋、饱涨,“年味儿”依旧作文。新年里的“新”字,竟会有如此魔力,频繁地调动我所有的好奇,升级我所有的情商。

  莫非这些都是我个人的幻觉,难道这些就不是过年的味道吗?当然不!那为什么大人却感慨“年味儿”变淡了呢?

  我当然不了解几十年前过年的场面,每家每户发生的故事。即使那时会比现在更加有趣:或许家家你来我往急着拜年串门子,拥挤在并不十分宽敞的厅堂里端热气腾腾的饺子;可能在他们穿梭身影的旁边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子,丫头玩如同大人一样忙活的自娱自乐的游戏;更精彩的莫过于仰着冻得通红的小脸,用冻得像小柿子一样的小手去捂那耳朵。接着便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他们不住的蹦跳,就连小女孩扎小辫子的红头绳都像爆竹碎片一样飞得老高……

  我承认对那段没有经历过的生活充满幻想,然而事过境迁,如今的.新年并没有来得时间不妙,年头不好,怎能定它“年味儿变淡”的过错呢?

  可以不穿新衣服,只要喜欢就好;可以不吃太丰盛的食物,因为平时也吃得到;干脆不去计较,不去感叹今夕爆竹声响的对比。如果你愿意,为什么不买回大堆大堆的爆竹让你放个够,玩得痛快,爽这么特别的一回呢?可以不吃放了钱的饺子,因为你足矣赚到那几倍多的财富。尽管有些的确是人们难以割舍的,毕竟他们都象征财富、运气、吉祥、幸福等等。可在如今当新年敲开我们家门时,一定要用最快乐,最喜悦的心情去迎接它的到来,不给自己愉快,不生产使自己快乐的想法,“年味儿”可就真的没了呢!

  那天,我房间里的红百合开花了,每年春节就只开一对,然而今年却顶出两对花苞,每对花苞里开了四朵花,那天早晨醒来我就对着那百合花痴痴的笑,心里默默的说:“真的好感谢你为我的新年增添了无限特别,你奇妙的芳香,让我深深品味到了新年的味道!”

年味儿作文8

  快过年,太爷、太祖母一直盼望着我们回老家过年。我打小在那里度过无数个热闹传统的春节,喜欢一大家子放烟花鞭炮,所以每逢春节都有好几堆不同种类的炮竹等着我们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缩在空调房里怕出来。一直到大年三十前两天,才被太爷打来的电话风尘仆仆地催回老家。这儿几条街的小孩儿全是我儿时的挚友,老老小小都认得。看见我们拉着一车子年货礼品回来,眼里都闪着羡慕的光直说太爷、太祖母有福气。我听着有些愧疚。

  台太祖母知道我们到早已召集全家准备好春节的各项安排,成堆的炮竹也已堆在大院子里。我看到两位老人脸上红润的`光。晚上内屋、堂屋里坐两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厨房里忙着,太爷、太祖母被儿女子孙位坐在中间,不说话也不动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张宸熟稚嫩的脸上抚摸,傻傻地笑。吃晚饭,放鞭炮,我怕外面风大,执意要在屋里看,也只是呆呆的看着,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们被安排到条件最好的一间房里,我嘴里直喊冷。太祖母说:“有热水袋还冷?”我随口回句:“哪有空调暖和?还没电热毯。”第二天,吃着太爷买来的全家乡最好的包子,太爷勉强问:“你们要不明天回家?别冻着。”说罢,转身进里屋。我的心也被抽一下。

  晚上,我执意要到外面把剩下的几堆炮竹放完。太爷、太祖母先是一愣,继而眼里洒满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电话叫几家子一起来。烟花在低空中绚烂,鞭炮声在耳旁畔回荡,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太祖母又说:“放炮竹可以驱散晦气,吓跑邪鬼。”这话虽是往年太祖母同样的叮嘱,却寄托太祖母对子孙后代年年的嘱托,并祝福和希望老人仍开心地说着,唠唠叨叨。依稀地,一个小女孩儿正搂着老人的脖颈,是儿时的光啊,那老人怀念的旧时光。老人沉醉在那时光里。忽而,太祖母喃喃道:“前些年我害大病差点就看不到你们。”我惊愕在那里,家乡里没有人告诉过我。“人啊!”老人又沉沉哀叹。我的心像被烟花末烫一下。

  儿时,与太爷、太祖母在炮竹烟花中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多少啊?我决计要在家乡多留几天,好好把握在家乡的时光,好好欣赏家乡的炮竹,好好珍惜来自家乡的爱。

年味儿作文9

  每忆起那座小村庄,总会闻到丝丝缕缕家乡味,从我记忆深处传来。

  家乡味是秋日清晨荡漾在空气中桂花香。爷爷家院子一角有一株银桂静悄悄地生长。一早,一股浓烈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觉地,从门缝中挤出来,从未掩好窗户中钻进屋中,似乎无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并不腻人,只会让你一夜好觉后倍感神清气爽,还夹杂着一点点早晨湿润空气,毫无遮拦地直直地钻进你鼻孔。这香味时常会使你忍不住顺着香味去寻它出处,好让你尽情地享受一番。

  这香味,是约莫在清晨可以闻到,那是它最香时候。也许还在梦中朦胧着,只听见姑父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准备去剪枝。我便时常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被剪下,插在花瓶中供养起来。这花香没有城市中有时香冲鼻,花朵也没有城中迫不及待地想从绿叶中凸显,它们只是隐在叶子中,星星点点,不显山不露水,只由你顺着味道探寻。

  家乡味是猪圈草棚中臭烘烘,阴冷味道。这味道虽不好闻,但时常伴随着我愉快童年回忆。草棚中几头小猪挤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味道大概是源于墙角那堆黑漆漆东西吧。偶尔会有几只睡过了鸡从草棚中不紧不慢地踱着步过来。有一次,姐姐带我到后院摘了白菜,一起喂猪。不好闻味道始终弥漫着,可乐趣却丝毫未减。白菜一扔进猪圈,几只窝在墙角小猪慢悠悠,摇摇晃晃地走进,只听得一声声嚼白菜脆响,欢乐极了。

  家乡味是大铁锅中炒出饭菜香味。黄昏时分,池塘边、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烟囱中都冒出来白烟,有时候会有些发灰,如同水墨在洗净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线条。一走进厨房,大锅中翻炒着菜,香味总会让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颜六色食材在锅中跳跃着,仿佛是害怕自己被烫到而跳着脚。锅中还冒着点点火星,如同夜空中火焰般璀璨发光。厨房中当然还会有呛人浓烟味。姑姑总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后,一面添着柴火,一面与我们聊天。香味与烟味混杂在一起,让我一边流着泪一边仔细嗅着各种菜香,既满足却又难以忍受。可每当菜端上桌,一股温暖香味扑鼻而来,只让人心生对家眷念。

  家乡味,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山珍海味,闻过再多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这一缕浓浓家乡味。

年味儿作文10

每逢除夕,家家年味四溢,厨房里的那抹香气,勾起了心中的甜蜜。

  大年三十的晚上,总有一道身影在厨房里摇摆,虽然她弯驮的背略显苍老,头上也是白花花的一片,但仍是掩盖不了她心中的热情与活力,此时她手下的饭锅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那是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那专注于厨艺的是我的奶奶,已过了古稀之年,但挥舞的双手仍充满了活力,她铲下的菜,色香味俱全,每至除夕,她的菜是团圆饭的主力军,一统饭局。

  在初一前一天,我们这有一个习俗,就是要吃甜滋滋的东西,把嘴吃甜了,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会出去拜年,吃甜了嘴就会说出吉祥的好话,喜得别人心里也甜滋滋的。所以这时候,奶奶总会炒糖圆,糖圆个小,只有指甲盖那么大,许许多多连在一起,奶奶说这糖圆连在一起,就好似我们一家人一样,永远连在一起,不分离。真想不到没上过学的奶奶竟说出来这么有学问的话。

  就像糖圆一样,每一种菜都表达了对新的一年的憧憬与希望。年年饭桌上总会出现这三盘菜:芹菜喻示着新的一年做事为人勤勤恳恳,芋头喻示着新的一年与好人相遇,清蒸鱼喻示着新的一年要清闲自在,同时鱼喻示着新的一年虽不能大福大贵,但能年年有余。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时就会互相说一些祝贺的话,谈论一些开心的事情,欢笑声与饭菜的'香味聚在一起,又产生了浓浓的年味儿,格外的沁人心脾。

  今年除夕,我为了做点不一样的事,以表特殊,而做纪念,便亲自下厨,做了一盘青椒炒土豆丝。青,古时为天的颜色,土,为地的颜色。此菜表达我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既有天的旷远高阔,也有地的稳重厚实。

  首先,我将土豆和青椒洗净,再将其切成丝状,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将土豆丝和青椒丝放篮子里甩一甩,将水甩掉。然后点火,将锅预热,待其达到一定温度时,将油放入其中,烧开后,先放入土豆丝,加入盐翻炒,再盖上锅盖闷一会儿,打开锅盖,加入青椒,翻炒一会儿,再尝一下,感觉一下味道,恩,不错,便用铲子将青椒丝与土豆丝舀到盘中,一盘青椒炒土豆丝便成了。年味儿四溢!

  除夕的饭菜,是充满年味儿的一道风景。

年味儿作文11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听到这歌声的响起,我总是特别兴奋——我期盼已久的春节到啦!

  这个春节,正是太爷爷九十大寿,我们全家都来到了环境清幽的乡下老家过年。车子在云雾缭绕的盘山公路行驶了一个半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刚走进家门,我就闻到了浓浓的肉香,没错,今天是为了迎接新年,特意买了一头猪,杀猪吃猪顿的日子!小小的酒精炉支撑着一个铁锅,上面盛满了鲜美的猪肉,再加上长辈们亲手做的豆腐,沸腾的肉汤滚着豆腐,这是我向往已久的年味儿!

  做豆腐、吃猪顿是老家不可或缺的年味儿,这些我帮不了忙,不过,贴对联、包饺子我还是可以的!当爸爸和舅舅拿出对联时,我自告奋勇地加入了队伍。“春临门第门生辉,春到人间人增事”,我选了这副对联,贴在外婆家的正门,我给对联刷胶水,由爸爸扶住对联的上方,我拉直下方,舅舅则指挥着我们把对联贴正,最后,我们再把对联用刷子抚平!窗户、门上有了这副对联,顿时增添了喜气!我不由地想起“前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希望这吉祥如意的话语能让我们早日战胜病毒!

  是什么这么香?我寻着香味发现,长辈们正在调制饺子馅!红红的胡萝卜、翠绿的香葱、鲜美的猪肉,调和在一起的香味让我垂涎三尺。我暗自欣喜,这可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于是,忙不迭的撩起袖子,洗干净手,开始包了,我包得饺子得到了长辈们的夸奖,说我手巧,包得饺子像金元宝,谁吃了都是要发财的,得到夸奖的.我心里甜滋滋的。人多力量大,没过多久,500多个饺子就被我们包好了。

  长辈们还为年夜饭准备了菜、糖糕、土鸡等等……我已经能想象出摆着满桌佳肴的除夕团圆饭了!

  年三十的下午,长辈们做完了祭祀后,我们就开始吃团圆饭了,中间两个火锅,一锅猪脚、一锅土鸡,周围摆满了各色佳肴:红烧鲫鱼、清蒸大闸蟹、椒盐鸭头、泡脚凤爪……数不尽的美味让我们都不知道从哪一样开始下手了,大家举杯祝愿太公太婆健康长寿!

  吃完饭,妈妈告诉我,在我们共享欢乐的时候,这个年却因为一种病毒,使得很多人不能安然度过,更因为这个病毒,使得医护工作者们更加辛劳,为更多人的健康与病毒抗争着。所以,我想把我的新年祝福送给他们:希望被病毒侵扰的人们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希望美丽的逆行者们都能安然无恙,希望我们强大的祖国早日控制疫情!相信!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年味儿作文12

  春节的韵味难以抑制,竟忘了我还在成长,我还是那颗星星,只属于那片天空,礼花四溅……——题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时光如奔腾的江河,轻轻地、匆匆地从之间流过,如花瓣飘落……不知不觉,那充满回忆的20xx匆匆地从手边溜去了,迎来了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我的新一段旅程。

  翻开日历,翻开了新的一年,翻开了新的一段精彩花絮。也撕下了那过去的一页……我静静回想着自己过去的一年里,有汗水,有快乐,也有悲伤,那仿佛就在眼前。

  一如既往的乡村夜晚,路边的灯虽不如都市明亮如昼,但他们总像哨兵一样规整地站立着,似乎在守着乡村的家家户户,漆黑的天幕上镶嵌着几颗宝石般的星星,又如天公的眼睛一般明亮。

  又是一个崭新的大年三十,丰盛的年夜饭摆上了桌,全家人都聚集在圆桌周围,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饭。一家人相互斟酒,祝愿大家四季平安。我在这快乐的氛围里慢嚼细咽,享受着“年”的幸福,这就是“年”味儿啊!欢声笑语,笑脸喜气,洋溢在整个家里。守望新年,守望希望,守望幸福。亲人的慰问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暖意,时光在充满温馨的家庭里,在浓浓的“年”味儿里舞蹈。

  屋外的天空骤然明亮起来,鞭炮声声,打破夜的宁静。星星点点的烟花似流星的火花向四周飞去,似一朵娆娆的`莲花,在空中撒出柔美的花瓣。我静静得看着一朵朵绽放的烟花,五彩斑斓。似流星徘徊在夜空;似天女在空中撒花;似星际在空中舞动……

  池边的夜皇后花在微风的吹拂下,似飞起了无数只萤火虫,如无数的精灵在空中飞舞……

  在这里人们抹去了往年的不愉快,旧日的烦恼被抛到九霄云外,迎来了新年的欢乐,也给自己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力量。

  是世界在呼喊?是而在跳跃?硝烟弥漫在空中,我知道,那是“年”味儿。新年气息,礼花层出不穷,缤纷的美,绚丽的美,绽放出人们对幸福的憧憬,那闪耀的心花……如璀璨的繁星闪烁……灯火通明,照彻了大地。

  我望着天边那一层薄薄的光:那又何不是人们祈望的幸福?何不是新年心中美好的未来向往?

  迎接新年的晨曦,那何不美好?何不宁澈?和不是绚烂美好的憧憬?

  我在时光中成长,成长没有阴影,只在悲伤中坚强。迎来了新的一年,飘来了我的祝福……

年味儿作文13

  已是隆冬五九的天儿,下了车,肆虐的寒风直往脖子里钻。天色一片青灰,老屋笼在一片暧昧的雾气里看不真切。

  我踏上高低起伏的青石阶,心绪也随之浮动。倚在门边的老人眼神呆滞,浑浊的双眼像是积了云翳,目光远眺,掠过重重山岭直达那繁闹的`小城。我轻声道:“婆,我回来了。”老人目光稍有松动,片刻抬眼看我,嘴角一裂,激起层层浪花似的皱纹。招招手唤我至身前,粗重的手抚了抚我的发顶,念叨了两声兀自进屋忙自己的去了。

  父母将车里的大包小包抬进屋里,外婆咕哝着带的东西太多她一个老婆子哪用得完。我站在斑驳陆离的木门边痴痴地望院里早已破败的一切,未曾察觉出一丝年味儿,待外公唤我进屋烤火方才回神进屋了。

  二楼上有父母置办的取暖器与烤火的罩子,但外婆每年入冬都要燃一方炭火。坐在木椅上伸出手,可以在指缝间看到跳跃的红光,忽闪忽现却也明亮。这是老屋唯一一抹红色,温存着不多的一丝年味儿。

  三十儿晚上简单却也用心的准备了年夜饭,外婆一人操刀掌勺,丝毫不肯他人插手。于是尽管折腾了几个小时,饭菜早已半冷半热,众人也未曾多言,已是习惯,也明白是外婆的一番忙碌,心意在年味儿也就到了。

  婆很少上楼,也许是老了图清净,也许是混沌的记忆里已成习惯,谁劝也不听,一人守着那方炭火,昏昏欲睡。我下楼去看她,谁知她竟从衣兜里翻出一叠有些皱褶的零钱,很珍重地放在我手心里,她说:“晴儿,好好读书。”我拿着钱,甚至可以闻到钱上婆那屋里淡淡的檀香,也不知道她给我存了多久。她甚至不知道我上几年级,却也凭着久远的记忆叫我好好读书。我的眼泪差点决堤,堪堪忍住,小心问道:“婆,上楼坐坐吧。”她顺从的点点头由我扶着上了楼。

  父母也未曾想婆愿意上来,忙起身将她请至中央,婆有些迷茫却也高兴地坐下了。外公拿来外婆的感冒药,像哄孩子似的哄她吃下了,又嘱咐她记得按时吃完,外婆虽嫌他啰嗦却也乖乖听着。父母与我正评论春晚上的种种看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着一台电视,这个年像是圆满了。

  我扭头去看黑色的夜空上绽放的烟火,流星一般四处滑落,又望见这一屋子的安适欢愉,鼻尖似是依旧有檀香环绕,觉得此刻年味儿正浓。

  亲人乐团圆,情浓年更浓。

年味儿作文14

  眨眼又是一年,东风徐徐,送来了爆竹的硝烟味,也不知这是否是所谓的年味儿,只知每每到了这时刻,总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岁月更替时光匆匆,自胸腔中升起一阵涩涩却又欣喜的感觉。

  新年逐渐近了,在春联那如诗的话语中,炮竹响了,新春终于敲响了家家户户的大门!一副副红亮亮的对联满载着墨香在门旁乐呵呵地道喜,一份份诚挚的祝”福“也如期送”倒“了各家各户的窗前。

  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看吧,一进腊月,各家就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的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一家子人齐聚一堂,围着一张大桌子,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被端了上来,我的口水仿佛已在嘴里酝酿了许久,早已急得心痒痒;了。汤圆有甜有咸,象征着团团圆圆;年糕又软又糯,又香又甜,在20xx我们一定能如同年糕的`谐音一样——年年高;妈妈的拿手好菜饺子自然少不了,饺子馅恰到好处,还形似元宝,除了好吃,还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饭桌上还缺不了一道鱼,鱼肉鲜美,均匀地撒在蒸熟的鱼身上散发着香味,祝福着大家年年有余……这些充满年味儿的美味可叫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大家说说笑笑,尽情地享用着,分别多时,此刻,在一起谈笑风生,谈谈自己一年的经历,有什么开心事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除夕夜快快乐乐地过去了,大年初一如期而至。一大早,爆竹声便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此起彼伏,红成一片,响成一片,真是热闹!家中挤满了前来拜访的亲友,大家寒暄道好,唠着家长里短,谈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听来倒别有一番味道。我忙着端茶送水,向亲朋好友拜早年。也收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红包,袋子里满满的全是大家的祝福和期望。忙着,闹着,笑着,在璀璨的烟花和美味的佳肴中,大年初一又眨眼而逝。

  天空中弥漫着烟花的硝烟,也许,那就是年味儿,是人们对新一年幸福平安的憧憬,祈愿。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就又来了,那么,让我们在新一年里,活出新的精彩!

年味儿作文15

  每忆起那座小村庄,总会闻到丝丝缕缕的家乡味,从我的记忆深处传来。

  家乡味是秋日清晨荡漾在空气中的桂花香。爷爷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银桂静悄悄地生长。一早,一股浓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觉地,从门缝里挤出来,从未掩好的窗户里钻进屋里,似乎无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并不腻人,只会让你一夜好觉后倍感神清气爽,还夹杂着一点点早晨的湿润空气,毫无遮拦地直直地钻进你的鼻孔。这香味时常会使你忍不住顺着香味去寻它的出处,好让你尽情地享受一番。

  这香味,是约莫在清晨可以闻到的,那是它最香的时候。也许还在梦中朦胧着,只听见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准备去剪枝。我便时常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里供养起来。这花香没有城市里的有时香的冲鼻,花朵也没有城里的迫不及待地想从绿叶中凸显。它们只是隐在叶子中,星星点点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顺着味道探寻。

  家乡味是猪圈草棚里臭烘烘的,阴冷的味道。这味道虽不好闻,但时常伴随着我愉快的童年回忆。草棚里几头小猪挤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于墙角那堆黑漆漆的东西吧。偶尔会有几只睡过了的鸡从草棚里不紧不慢地踱着步过来。有一次,姐姐带我到后院摘了白菜,一起喂猪。不好闻的味道始终弥漫着,可乐趣却丝毫未减。白菜一扔进猪圈,几只窝在墙角的小猪慢悠悠,摇摇晃晃地走进,只听得一声声嚼白菜的脆响,欢乐极了。

  家乡味是大铁锅里炒出的饭菜的香味。黄昏时分,池塘边、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来白烟,有时候会有些发灰,如同水墨在洗净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线条。一走进厨房,大锅里翻炒着菜,香味总会让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颜六色的食材在锅里跳跃着,仿佛是害怕自己被烫到而跳着脚。锅里还冒着点点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发光。厨房里当然还会有呛人的浓烟味。姑姑总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后,一面添着柴火,一面与我们聊天。香味与烟味混杂在一起,让我一边流着泪一边仔细嗅着各种菜的香,既满足却又难以忍受。可每当菜端上桌,一股温暖的香味扑鼻而来,只让人心生对家的眷念。

  家乡味,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闻过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这一缕浓浓的家乡味。

【年味儿作文】相关文章:

年味儿作文07-06

年味儿的作文09-03

[优秀]年味儿作文07-09

别样的年味儿作文07-18

年味儿作文【精华】08-28

【通用】年味儿作文08-27

年味儿作文[荐]09-23

[热]年味儿作文11-02

年味儿作文【精品】11-21

年味儿作文[优选]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