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刍议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1-12-08 14:58:31 教育 我要投稿

刍议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紧锣密鼓掀起了教改的狂波巨澜,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而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如何把握知识和技能、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就明明白白地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从目前的现状看,作文教学还是升学指挥棒的仆役,不少教师在升学命题下亦步亦趋。从本质上讲,还没有跳出传统教学的樊笼,挣脱旧式教学的羁绊。传统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以削足适履,适应课堂传授的同一步调,这种同一思考的思维模式,很难使学生在司空见惯之处打破常规,赋予新意。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在社会需要高素质公民、时代急需创造性人才的今天,人们愈来愈意识到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必要。于是,教学的重点便从传统的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方向急转,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素质,就成为大家关心、探索的新课题。何为求异思维呢?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思维进程是立体式、跨越式和发散式的,亦即不苟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和方法,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既是语言的训练,同时也是思维的训练,而且,后者更是主要的,古人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从被动性思维向主动性思维和求异思维过渡的,通过思维,学生可以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他们的事物,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由一事物联想到它事物。譬如作文吧,通过他们的思维过程,就不会就事论事,拘泥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局限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粒之细,都会触动源源不断的文思,想象翅膀所到,大到宇宙,小到细菌,时无古今,地无中外,知识小品,谈天说地,风土人情,可以尽纳笔底,其结构布局,不以传统的写作左右,刻意求新,另辟蹊径。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呢?首先,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在课外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活动。在作文教学上,几乎若干年一贯制。教师命题,或从课本上找现题,帮助立意、审题、选材,要求学生写出,亲身经历、真情实感,作文批改与评讲着重遣词造句、语言结构,以此为模式,一代代沿袭下来,似乎成了教师讲作文课的清规戒律,学生习作的固定章法。当然,我不是说这种传统的教法一无是处,而是说,不应把学生的思维和眼光局限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生活本身就是多层次、多色彩的,应当让学生的智慧在这个广阔的领域里得到发挥。把“遵命作文”变成“请命作文”,引导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改革、面向生活,去写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富有新意的主题,帮助指导学生去写贴近生活实际、与改革开放密切联系的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杂文、新闻报道,还可以创作诗歌、小说,不定篇幅,不举一格,大胆尝试,这种习作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启发学生抓住命题的某一特征,进行发散性民思维,展开多方联想。对于学生来说,离开了具体的感性的东西,是无法谈抽象思维和求异思维的。教师的命题要注意使学生能够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官,细致体味,在此基础上 ,通过启发、诱导,找出一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触发写作灵感。比如“粉笔赞”这个题目,可以从颜色清白象征心地的纯洁,毫无杂念令人喜爱;形状的笔直象征直率坦白,刚正不阿,令人起敬;用途传播知识,启迪心扉象征人才的良师益友;精神的粉身碎骨,以身殉职,象征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第三、诱导学生从命题的不同角度挖掘主题,另辟新意。不同的思路,选择入题的角度也不同,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可以从中展露创造性思维的才华。比如对《眼睛》这个题目进行构思,由于入题的角度不同,提炼的论点也大异其趣:1、从生理上的五种眼睛(近视眼、远视眼、表光眼、色盲眼、火眼)写到政治上的五种眼睛;2、写葛朗台贪婪的眼睛;变色龙势利的眼睛;康大叔凶残的眼睛;母亲慈祥的眼睛。从而表明喜爱的是怎么样的眼睛,厌恶和是怎么样的眼睛;3、以“目短于自见”立论,说明以铜为鉴、以古为鉴、以人为鉴的意义;4、引用与眼睛有关的成语,如“目光短浅”、“目空一切”、“目不识丁”等,分析其语言,说明要有一双锐利和眼睛。第四、提供没有具体形象的命题,让学生展开跨越式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教师在命题时,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使其创造想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命题为:《如果……》、《我在火星上作客》、《昨天、今天、明天》、《河》、《路》;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再造想象,如读了鲁迅的《故乡》后可命题为《水生的儿子回故乡》;读了《我的叔叔于勒》后可命题为《于勒回来了》、《于勒之死》;还可以提供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去发挥。第五、“死题翻活”,从诘居聱牙的死记硬背中开拓新意。让学生死记硬背,其结果导致心灵的火花被熄灭,个性的棱角被抹平,独创的精神被扼杀。长此以往,形成思维定势,何言创造?我们何不众“死题”中找出表现明确的象征性、比喻性的作文来。比如,我们借用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为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这样一条思路:“从自然界联想到社会,从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联想到蒸蒸日上的祖国前途,有了春风化雨,才有花团锦簇的美景,有了两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才迎来改革之花在城乡怒放;引导学生由自然界的春色,写到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精神文明之花,国强民富之花,科技成果之花,文教卫生之花”。这样,不就为学生搜集素材打开了丰富的宝藏么?第六、利用反寻法,启发学生从事物相反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得出新的观点。“反寻法”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众多方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不受传统知识观念的束缚,其结果可能发现新问题、新理论。它完全重大成就适应于作文教学。比如:《弄斧必到班门》、《三个和尚有水喝》、《我为南郭鸣不平》、《做一天和尚理当撞一天钟》等。 “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我们语文教师就是在把“金针度与人”,把求异思维的方法和能力这根“金针”度给学生,使他们自己绣出鸳鸯来。·· (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