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思维去组织教学活动

时间:2022-01-04 09:15:43 教育 我要投稿

用科学的思维去组织教学活动

用科学的思维去组织教学活动

  ——《观察生物》一章的教学方法反思

用科学的思维去组织教学活动

  浙江省瑞安市莘塍第二中学 陈再福

  “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最基本理念,科学课程教学必须突出科学课程的特点,那就是科学课程教学过程必须要有严谨科学思维,用科学方法去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观察生物》是学生在学习第一章有关科学学习、研究的方法后,探究生物世界的开始,是用第一章已经掌握了的科学方法——“观察与实验”去进行探究活动,从而揭示生物世界奥秘,建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是教学生知识,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

  《观察生物》这一章知识内容主要从生物体个体层次、生物体结构层次上掌握生物体的特征。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观察、探究活动,教师就必须用“观察与探究”的思维去组织教学活动,而不是进行单纯知识的传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探究,通过观察、探究活动,掌握生物体哪些形态、结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特点。例如《常见的植物》一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植物的重要性,引起对学习植物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即逐级分类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活动来寻找植物形态结构的特征。同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对植物如何进行观察,从哪里进行观察,然后重点观察植物的果实,了解果实的结构,由果皮与种子构成,里面含有种子,就形成种子植物的概念,再展示一些有种子的植物,让学生观察一些种子植物中种子的特征,发现有些种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有些没有果皮,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称为被子植物,而没有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就是裸子植物。这样通过观察构成二级层次分类思想,学生通过活动也掌握分类的依据,当然,还要求学生从形态、生活习性上进行广泛观察,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布广泛、种类多,是植物中最高级植物;而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植株高大,耐寒性强等特点。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性探究活动,造成两者差异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从哪里进行分析,即引入花的观察,因为开花、传粉后会结果,这时教师提供必要指导,观察花的结构,主要分析雌蕊的结构,让学生明白雌蕊中子房发育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样让学生从花的结构上了解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即被子植物胚珠外有子房包被,有真正的花,果实。

  这一节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即用观察与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观察一些具体植物,归纳共同特征,然后运用这些特征去对植物进行逐级分类。学生因对一些具体感性认识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再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去认识客观事物,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是教师课堂教学组织有效形式,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用科学思维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源泉,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依据学生认知活动规律,根据教学需要,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科学地设计问题,来展开学生的思维活动,最终达到构建知识目的。

  一、用科学思维组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决不是“观众”,教师所有活动都是促进学生更好展示学生的才能,帮助学生演好各自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不是自我展示。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尊重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才智,各抒已见,据理力争,提出不同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想法,使“讲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使学生真正感受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自己的天地。

  二、用科学思维组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以生活为源泉。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知识的进步,无疑会促进社会的进步,改善人类生活水平。脱离了学生生活的纯知识化的课堂教学拉开与学生学习距离,更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神秘化、无用化。因此,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将生活融于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并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感受到科学探究是鲜活的、是具体可感的,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探究并不神秘,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继而喜欢科学、爱科学。

  三、用科学思维组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将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同化与顺应来构建知识的内部图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讲,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会理解。可见,唯有活动,才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途径和手段;也唯有活动,展示出学生各种能力,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才能。

  四、用科学思维组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以探究为核心。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接受”式教学为主,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教师“讲科学”“谈科学”,学生“听科学”“看科学”,而现在的科学课程则强调学生“做科学”,学生从做中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培养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因此,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所以,科学探究活动将成为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用科学的思维去组织教学活动】相关文章:

换个思维去教学(网友来稿)01-20

组织中的个体思维模式07-24

改进科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10-05

化学教学的杠杆效应-科学的思维方法10-05

用现代科学思维促进易学的研究和发展07-24

科学逻辑方法在创造思维活动中的运用07-10

简论科学思维方式07-18

用创新思维实施语文教学10-05

从科学革命看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