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初探

时间:2021-07-09 18:28:35 教育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初探

  昆仑小学 朱红娟

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初探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化,“减负增效”已经成了大多数教师的共识,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着悄然变化。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把学生从繁重的课内课外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也有一部分人或因操之过急、或因方法不当,出现了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迷茫了,学生在课堂上迷糊了。如何正确理解新课改“减负增效”的真实含义,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本人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正确理解“减负增效”的真实含义

  首先,应该明确“减负”减什么。“减负”是减去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能力以外的学习任务,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练习,减去过时、烦琐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放弃违反教育规律,简单粗暴、落后的教学方法,革除教学理念中仅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教育成果的不当做法。

  其次,正确把握“增效”增什么。《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说明“减负”并不是新课改的根本目地,而是要求人们从根本上改变重知识灌输,轻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重智育,轻德育;重关心学生学习成绩,轻视学生思想变化、心理状况和行为仪表等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要加强和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勤奋、刻苦、探索、博闻慎思的学习品质,自尊自重、团结友爱的人格品质等。

  第三,“减负增效”是辩证统一的。“减负”是新课改的基本途径,“增效”是新课改的根本目地。“减负”是“增效”的前提,“增效”是“减负”的最终结果,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做到“增效”,“减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减负”,“增效”则完全一句空谈。同样,“减负”为“增效”提供了可能和基础,“增效”又为“减负”提供了动力,二者相符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得既轻松愉快,又高质量完成任务,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减负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内外学习负担的根本途径,也是贯彻新课改“减负增效”理念最重要的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准备充分,搞好备课环节

  一是备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静心地坐下来,去研究,去比较,去熟悉。

  二是备学生。要用心去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手段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特点和差异,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问题。例如:某班有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做了很多工作,都没能起到作用。我找了班上的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来担任科代表,但是一段时间后发现该生工作不负责任,几次教育后不见改观,便撤换了他。在撤换决定宣布时,班上许多同学说当初就应该用成绩好的。新的科代表宣布时,全班大吃一惊,这个学生的成绩更差。可几节课下来后我发现,这个学生当上科代表后,慢慢开始变化了,上课认真了,开始做作业了。当上科代表的责任感成为他学习的动力。他的行为的转变慢慢地改变了其他同学对他的看法。但是时间长了,这位同学也有些松懈了,于是,我交给他更多的任务,让他做示范、做实验等等,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爱和重视,他没有辜负老师对他的期望,期末考试时,数学不仅考了82分,还是他唯一及格的学科。让我想不到的是,班上那几名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包括上一任课代表在看到他的进步,听到很多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表扬后,提出要用成绩和他争课代表的位子,其实他们也希望得到大家的重视,也渴望进步。一位同学的进步,让他们看到自己也有这样的能力。这样,全班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三是备教法。教法应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从教学法的体系中,优先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多种形式并进,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掌握好科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达到激发兴趣、直观教学、轻松学习的目地。

  (二)精心设计,搞好教学环节

  一是由旧入新,注意引导得法。引导学生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是为新授课做好铺垫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合理运用过渡,不仅便于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而且能够减缓掌握新知识的思维坡度,使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为学生顺利掌握新内容和构件新的认知结构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引导不得法,将直接影响教学结果。因此,要重视过渡题的设计,力求过渡自然、巧妙,起到为新知识铺垫的作用。如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道过渡题,题目是填运算符号:

  18○3=6 180○30=6 1800○300=6

  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三道题只能填“÷”?这样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二是使学生领悟,只有除法计算时,才有商不变的性质。由于学生很快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可以举一反三,顺利学习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是突出重点,注意由浅入深。例题的讲解,是学习新课的关键,因为例题是学生练习的示范性题目,学得好,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反之讲会给学生造成练习上的困难,因此,讲例题时,教师应该对例题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讲课时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例如叫“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成数,得到的积的末尾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是重点,也是转折点,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算理,才不会产生“对错位”的错误,所以教师必须抓住这个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和启发,学生就能容易理解和掌握。在例题的教学上,教师更必须通过启发、引导、点拨,多角度地引发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学生能讲得教师一定不讲,让学生主动的讲解。对于复杂、深奥的难点,应按照这个难点知识的层次,逐层分散,逐层铺垫,放缓坡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避免学生因学习上的困难而产生心理负担。

  三是形式多样,注意综合利用。任何事作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所以,我们要综合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任何思考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能引导他们提出新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是时间区分合理,注重课堂结构。一堂课45分钟,实践证明合理的区分方法是:10—25分钟讲新课,10分钟与学生互动,10分钟用来练习巩固和反馈。这叫一课一得,精讲多练,作业当堂完成,课后学生自学复习和预习,没有作业负担。教师讲的精练而轻松,学生学得牢固而轻松,我觉得这样教学效果很好。其实每节课的新的知识点就那么一点点,而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能掌握,于是唠唠叨叨,反反复复地讲,甚至填鸭式和满堂灌,致使学生厌倦而疲劳,反而事倍功半,效率低下。

  (三)有的放矢,搞好练习环节

  一是增强习题的针对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新授后的巩固练习有很大关系。练习是新授知识的延伸和继续,也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和技巧的重要途径,及时进行巩固性的联系,既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如教“商不变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组练习题:

  (1)尝试练习。

  52800÷400 8060÷620 83310÷260(验算)

  (2)判断。

  下面两竖式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80÷50=7……3 4900÷300=16……100

  (3)加深题:

  根据400÷25=(400×4)÷(25×4)=1600÷100=16在理解的基础上简算:

  9200÷25

  在这3题练习中,第(1)题是基础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已学的知识,这步主要为学习有些困难的学生设计,体现了面向全体的原则。第(2)(3)两题中提高了练习难度,可以满足学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有利于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的水平。

  二是增强习题的开放性。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把封闭式练习加以改良,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以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下面是我在乘法教学中所举开放性练习例子。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A、3+3+3+3=( )×()

  B、3+3+3+3+4+5=( )×()

  A是封闭式的,答案是唯一,B是开放性的,答案可以是:3×8、4×6、6×4等。在改写B的过程,学生已经从模仿(相同加数的改写)走向了创新(把不是相同加数转化成相同加数后再改写)。

  (2)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的练习。

  A、判断下列各数能否被3整除:3568、938……

  B、在□里填上什么数字,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56□

  B在A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后的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考策略得到不同的答案。可以先确定千位上的数字再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也可以先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再确定千位上的数字,不同的思路可得出不同的结果。

  三是增强习题的趣味性。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可设计一个猜是什么三角形的练习:第一个只露出一个直角,学生猜出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只露出一个钝角,学生又猜出是钝角三角形;第三个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也随口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抽出这个三角形,一看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学生感到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做好新课改“减负增效”工作,直接关系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们要本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切实使“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努力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初探】相关文章:

实现数学作业的“减负”与“增效”01-20

[中学数学]实现数学作业的“减负”与“增效”01-20

在学校发展中减负,在教学减负中增效01-10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论文09-05

减负增效提高教学管理质量10-04

小学数学教学初探论文09-15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好减负增效工作论文09-08

减负增效心得体会07-14

小议减负增效作文1000字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