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院悄然复兴 期待引导和扶持

时间:2021-10-04 20:40:41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代书院悄然复兴 期待引导和扶持

现代书院悄然复兴 期待引导和扶持 

    消逝近一个世纪后,以国学启蒙为标志的现代书院近几年在我省悄然复兴。对不少家长和孩子来说,选择书院意味着走上一条希望与风险并存的道路

    日健日新的读经堂

    8月7日清晨6时40分,省城汾河公园里空气清新,绿草温润。一片开阔的空地上,10个硕大的石球一字排开,30余名3岁至8岁的孩子从石球上依次跃过,引来晨练者啧啧赞叹。

    “跳鞍马”结束,孩子们继续跑步、做操、练俯卧撑……追寻这道灵动的景致,记者来到位于太原市青年宫的山西国学教育基地。一座古朴典雅的4层小楼里,随处点缀着《爱莲说》《体育诵》等中外名篇,“身心日健,从晨练起;人文日新,从晨读起;品格日健,从勤俭起;智慧日新,从实践起。”牌匾上寥寥数语道出创办者的教育理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7时30分,这里已是书声琅琅,童蒙班、学前班、小学班的孩子正按各自进度诵读国学经典。国学基地主任李刚介绍,基地创办10年,学生从最初家庭私塾的3个孩子增至50多个,年龄2岁至9岁不等。除开设国学经典课程外,琴棋书画、武术、手工、英语、数学、语文等都是必修课。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下午5时半,在悠扬的古琴曲中,孩子们念毕餐前感恩词开始吃晚餐,餐后主动收拾碗筷,见到记者礼貌鞠躬问好,所有行为举止皆章法分明,进退有度。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是中华经典教育的精髓。它不仅重视知识学习和技能传授,更将文化熏陶、性情教育和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李刚说。

    蒙童养正带来变化

    王晶是山西财经大学经济技术系老师,儿子今年4岁,进入国学基地1年多,一直独立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孩子的自理能力自不必说,更让王晶惊喜的'是文化熏陶的潜在力量。“4月的一天傍晚,儿子看见一群白鹅在公园湖面上嬉戏,脱口而出‘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一个4岁孩子竟然懂得借景抒情,让我惊讶极了。”王晶说。

    丁毅在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工作,8岁的儿子去年9月进入一所公立小学。由于学习跟不上,孩子经常受批评、被遗忘,不到半年就明显厌学,母子关系也因此陷入吵骂僵局。

    万般无奈下,丁毅于今年3月将儿子转入国学基地。“第一天放学回家,孩子就主动帮我捶背,还说‘妈妈辛苦了’,当时我感动地哭了。现在,儿子变得自信开朗,每天早晨6时就自觉起床到校锻炼,成语接龙、英语儿歌经常能随口说出一长串,甚至对最头疼的数学也表现出积极态度。”提起当初的选择,丁毅深感庆幸。

    家长质疑现行教育

    “将儿子转入国学基地,是在一片反对声中,说我拿孩子做试验,太另类。之所以坚持至今,源于自己对学校教育的不认可。现行教育体系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像流水线一样批量生产,产出的孩子均属一色,缺乏个性。”丁毅回忆:“儿子在公立小学时,每天放学得做100道口算题,那时对儿子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快’,快速吃饭,快速写作业,像上了发条的闹钟。因为好动,儿子和其他几个同学被老师单独排成一排,儿子说,‘我是坏学生那排的第一。’听了这话,我既气愤又无奈。”

    记者了解到,像丁毅这样钟情国学书院的家长,有硕士研究生,也有初中毕业生,其职业角色相当广泛。马中自己经商,5岁的女儿今年从公立幼儿园转入国学基地。“公司新聘的大学生写一页总结有六七个错字,工作能力差不说,还目中无人。真怕女儿也变成这样,遂下决心让她学国学。”马中说。

    “我们能培养出大学生、博士生,但不敢保证其跳不跳楼,割不割腕,会不会拿盐酸泼熊。这是现代教育最大的困惑:能培养出高学历的工具性人才,但培养不出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7月31日,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李祥熙表示。

    资质与学籍之虞

    “让孩子告别体制内教育,进入国学书院,不少家长选择的是一条需要勇气和远见的道路。”李祥熙说,目前,全省真正有规模成气候的现代书院30多家,其中有正规手续的不过七八家,且有的在工商部门注册,有的经教育部门审批。

    “由于缺乏办学资质,书院的孩子没有学籍,无法参加中考等体制内考试。”丁毅说,为了让孩子在考试时有个座位,她只好另花一份钱,在公立学校挂靠了学籍。“希望孩子一直走国学这条路,但也担心国学基地一旦办不下去,孩子怎么办?”

    “现代书院大多止步于幼儿或小学教育,延伸至初中的很少,高中则没有。”李祥熙表示:“对现代书院招生对象的年龄区段应有界定,一般学龄前儿童不受学籍影响,但6岁以后怎么办?一个是上体制内中小学,系统国学教育基本中断;另一个是延伸书院教育至小学、中学。就学力而言,家长没必要担心孩子能否适应体制内教育,但从学历延续性讲,没有正规资质,授不了文凭,这在目前确实是个难题,亟须有关部门给予关注。”

    期待引导和扶持

    国学宗师钱穆先生有言,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最好的莫过于书院制度。

    “弘扬国学教育,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补上现代教育缺乏的一课。”李祥熙说:“现在如果问我们是哪国人,应该是指文化意义上的人,而非在某地出生和生活的人。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没有文化身份,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李祥熙介绍,1912年是民国政府废止尊孔读经元年,至今我们已有将近五代人与传统文化断裂了。1994年,王财贵教授率先在台湾发起少儿读经运动,1998年引入内地,山西是最早跟进的省份。据粗略估算,目前全省有国学书院七八十家,系统接受国学教育的孩子每年至少3000人,但基本处于民间自发状态,既没有规范的机构名称,也没有统一的师资、教材和培养目标,甚至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国学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教育,而知识教育、做事教育则是体制内教育的优长,二者原本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李祥熙建议,应将书院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有益组成部分,给予引导、扶持和帮助。当务之急是由有关部门进行系统调研,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制定相应政策和办法。

    “俗话说,有根八风吹不动。相信真正接受过国学教育的孩子会内圣外王,受益终身。”李祥熙说。

    记者 邬帅莉

【现代书院悄然复兴 期待引导和扶持】相关文章:

书院作为现代社会通识教育的形式:以古典书院为例08-20

迪斯科:现代人的文艺复兴07-03

墨学的复兴及其现代价值08-15

闽北书院与书院祭主07-12

体验学习的意义和引导01-20

南溪书院,南溪书院杨发,南溪书院的意思,南溪书院赏析 -诗词大全01-01

线条引导和光线引导的重要性 -电脑资料01-01

悄然10-25

关于现代高效农业扶持奖励办法全文内容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