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在“中国功夫”中感悟……

时间:2021-10-06 09:29:57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在“中国功夫”中感悟……

  翻开新教材,它不断告诉我们“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成人是教育的主人,成人的教育应追随孩子的发展”。是啊,今天,我们该如何做教育的主人,帮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成长的经验呢?今天,我们应该怎样使用教材,挖掘出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呢?带着实施新教材的困惑,我深入学习教材中的每一个主题,在实践操作中努力捕捉预设和生成碰撞的火花,擦燃调整的火炬,探索寻觅有效的教育活动之路,让每个学习活动都给孩子一个收获的过程,一个成长体验的过程。下面,我就学习活动“中国功夫”谈谈自己是如何感悟预设,生成和调整三者间的递进互动,积累自我成长的经验。

在“中国功夫”中感悟……

  我们给孩子什么

  活动背景:

  “中国功夫”是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的次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中的内容点。根据大主题目标指向知识和情感的提示,以及孩子特别沉溺于模仿电视中武打动作互相打闹所带来的刺激感,我预设了活动“中国功夫”。我与孩子们一起从不同的渠道收集各种武术的资料,并希望通过活动中幼儿介绍、梳理种类、动作体验情感激发这一系列环节,为孩子在盲目的武打动作和中国国粹武术之间搭起感性的桥梁。

  活动实录:

  实录一:

  我把和孩子们共同收集的武术资料按武术种类进行分类并布置出来。“龙龙,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武术资料”,平时特别喜欢武打的龙龙“蹭”地从座位上窜出来,得意洋洋得介绍起他与爸爸一起从电脑上下载的武术图片“这是少林拳,很厉害的!”,“少林拳是谁发明的?”我问龙龙,“我知道”龙龙加大音量告诉大家“是少林和尚发明的”,我点点头。孩子们一一介绍后,我也拿出了与众不同的武术种类的资料向孩子们介绍。完后我进行了归纳“有拳术、棍术、刀术、剑术。”

  实录二:

  活动顺利地进行到最后,我播出歌曲“中国功夫”,望它强劲有力的旋律能吸引孩子们来练练中国功夫,以此激发孩子对中国武术的自豪感。龙龙眼睛一亮,第一个从座位上站起来,“哈!嘿!”向身边的强强冲出了小拳头,强强也不甘示弱地站起来回击。一会儿,所有的孩子都在挥拳踢腿互相打起来。

  活动反思:

  活动的结尾环节把孩子们带入了高潮,显现出他们的兴趣热点。而前半部分我不自主地顺应着孩子,撇开引导孩子对武术作用的了解以及情感的激发,把活动的重心转移到武术种类的认识上。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意义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到底要给孩子什么呢?今天孩子们得到的是否与主题核心目标指向一致?带着实践后的思考,我又重返挖掘大主题的核心内涵中。终于我明白,主题要我给孩子们的,是在他们幼小心灵中播下爱国的种子,激发中国人的强烈自豪感。这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而我却忽视了。那么怎么去激发孩子内心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呢?带着以情感为主的目的,我又投入了第二次实践活动。

  孩子得到了什么

  活动背景:

  为了能让孩子们从内心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我对活动的过程作了小小的调整。调整前,我把梳理归纳的重心放在了武术种类上,调整后我从大主题的目标指向出发,改变单一知识的传授,先利用收集的资料介绍交流武术种类,并通过质疑讨论梳理归纳了解武术的种类作用,知道武术是中国人发明的,从而感受中国武术的了不起,以达到情感激发的目的,最后让孩子模仿中国武术的动作,进一步体验,从而在内心升起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实录:

  第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交流介绍了种类,进入第二环节我利用一张外国人学武术的照片,提出质疑:“为什么外国人也要学武术呢?武术是谁发明的?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想通过一些问题来达到情感激发的目的。孩子们在第一环节介绍得有滋有味,但进入第二环节时却被问题困住了。在无奈的情况下,我将答案告诉了孩子。

  活动反思:

  今天孩子得到了情感的激发吗?在内心对中国功夫自豪感的震撼下有想学一学练一练的冲动吗?没有。我又一次问自己为什么呢?活动中有知识的积累,也有情感的激发,为何孩子们在我预设的关键问题后反而不知所措了呢?显然孩子的情感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激发,由于情感激发的孤立性、提问的教条式,活动环节之间是完全割裂的,使得情感没有任何感性的东西来支撑来引发来催化。如果我将情感的“种子”播撒在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即将“情”贯串在整个活动中,是否能给孩子一个用心来体验的过程,得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为中国功夫自豪,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自豪。

  孩子为什么会得到

  活动背景:

  有了上述两次的体会,我感到情感的文章一定要做足。于是我又一次修改了活动流程。在交流介绍经验提升中我尝试融入了情感激发。为了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我重新为孩子准备了高于他们个体经验,改以种类为主,变以情感为主的资料:有国际赛场上武术健儿的展示及比赛获奖的录像;有去沪西工人文化宫人们晨练的实录;更有外国人也在学武术的载录。我利用介绍、质疑等手段让孩子来模仿中国功夫动作,来了解中国功夫种类多、作用好,并关注整个活动过程,把握时机,激发情感,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感受中国功夫的奇、趣和妙,并为之自豪,为己自豪。

  活动实录:

  实录一:

  看着“武术运动员”在世界赛场上的英姿,平时特别顽皮的峰峰也渐渐安静下来。“看!这位叔叔在练棍术!”他手指着幕布上的一位拿着长棒神如威虎、行如蛟龙的武术健儿,“噌”地站立起来。“峰峰今天带来的也是棍术的图片,对吗?”我摸了摸他的头。“是的!是的!”峰峰两眼紧紧盯着画面。“这是中国武术健儿参加世界武术比赛。”我在一边轻轻地解释着录像的事件背景。当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升起来,雄壮的国歌奏起来时,所有的孩子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中国人赢了!”大家开心地跳了起来。

  实录二:

  天宇拿出奶奶的扇子,学着奶奶舞起。天宇介绍说这是奶奶练的木兰拳。我马上抓住时机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要练武术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奶奶告诉我练武术身体好”“长命百岁”“可以强身健体”……

  活动反思:

  生动的录像赋予枯燥的知识于动感,多维的录像紧扣孩子的经验兴趣,让孩子的情感从内心激发出来。另外老师抓住了教育的契机灵活提问,让孩子内心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并说出了武术的作用,使情感与认知紧密相融,使孩子从身边走向远处,从关注周围人、事到明了中华武术的了不起。

  *我的感悟:

  为什么第三次的活动能使孩子得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呢?从反复实践、反思活动中我感悟到老师收集的资料要高于孩子,资料必须为目标服务。对教材中主题核心内涵的挖掘、对当前孩子已有经验和需要的分析、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关键。新教材从推出到利用,我不断与之互动着、磨合着。我深深感受到教育要和孩子相融,要被孩子所接纳,就必须在预设生成中间寻找平衡点,找到孩子需要的,找到我们应该给予的,找到教参蕴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