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让美术融入幼儿的生活

时间:2021-10-06 09:24:21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让美术融入幼儿的生活

  N年前,我在李老师班上第一次观摩了喷画《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个活动,当时,这个活动仅仅是以学科的方式呈现、以游戏情景为主线来引导幼儿表现正面直立人物的简单动态,这个活动不但吸引了幼儿,也引发了在座观摩老师的兴趣,大家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让美术融入幼儿的生活

  N年后的今天,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我们倡导学科领域的统整,促使艺术回归生活,所以美术在主题中也得到了全新的诠释,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力求能让美术越过学科的围墙,融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因此再来观摩本次活动,又有了不同的感受和思考。

  思考一:老师为什么选择“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个题材?

  本次活动吴老师制定了两条目标:一是关于人物动态方面的目标;二是关于作画方式的目标,总的来说都是与技能相关的,从老师的目标上看,本次活动是以纯学科的方式呈现的。我想,在倡导将美术融入主题的今天,老师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一方面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多种作画材料和作画方式,另一主要因素是因为本次活动是符合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即中班幼儿的造型能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较长时间出现两手侧平举、直立的人物图象,而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他们逐渐对自己过多的重复使用无变化的图象表示出厌倦和不满,这一时期开展有关表现动态的活动是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他能很好的推动幼儿艺术创造能力的发展。但是,要让中班幼儿打破垂直水平是有诸多困难的,如何把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具体经验? “山上有个木头人”是幼儿园经常玩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变化动作的经验,在美术创作中就比较容易迁移,所以说“山上有个木头人”就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题材。我个人认为,无论课程如何变革,类似于这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有价值的题材是永远可以沿用下来的,当然,这其中也需要经过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不断的调整。

  思考二、本次活动能否融入到“春天”的主题中?

  那么如何打破学科的界限?本次活动是否能融入到主题中?我认为完全可以。其实,活动的一开始,老师也已经创设了一定的主题情景,如春天里花开了,让幼儿找找小花园里的颜色,然后结合范例上的各种颜色让幼儿这些颜色可能是什么?这一部分设计的很巧妙,既可和主题相结合,有可以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孩子可以随意的想象春天里的景色。但是,后面老师直接引出“来了谁?来做木头人的游戏”,就和前一部分有些脱节,或者说和主题脱节了(当然我是说如果融入到主题中的话),那么如何和主题紧紧相扣呢?我觉得,在讨论完春天的花园后,老师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春天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游戏、运动等,再引出来玩“木头人”的游戏这样比较自然,且能更好的融入主题。

  建议:

  1、讨论春天里的花园时可以更充分些,引导孩子大胆猜测、想象。

  2、常规要求可以融入到情景中。在做游戏过程中孩子比较兴奋时,老师可以就用玩“木头人”的游戏规则提出常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