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千年之错-兴趣培养

时间:2021-10-05 16:29:41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千年之错-兴趣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家长们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可是,兴趣真的是培养出来的吗?我的观点是,兴趣是人本身固有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让我们来看几个关于兴趣的现象:

  语文老师真棒!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语文。

  语文老师的确很棒,可是我还是不喜欢语文。

  语文老师真糟,我一下子就讨厌语文了。

  语文老师确实很糟,但我还是喜欢语文。

  假如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那么,为什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语文呢?为什么一个让人厌恶的老师不能破坏所有学生的兴趣呢?很明显,老师的魅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决定因素。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人们本性的不同。那些本来就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遇到一个好老师,兴趣就会倍增;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本身对语文就没有兴趣,那么,一个好老师就只能让他感到语文好学一点,而不会让他迷上语文。许多足球迷都喜欢看世界杯,但并不是所有看过世界杯的人都会成为球迷。

  让我们再来看两种现象:

  我开始并不喜欢足球,可是现在我爱死足球了。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足球,但是现在没什么兴趣了。

  其实,所谓的“兴趣转移”并不存在,真正的兴趣不会发生转移。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对某种事物开始不感兴趣,通过外界刺激(他人介绍、亲身体验等)开始感兴趣了。而事情的真相是:那些外界刺激并非让我们产生了兴趣,而是激发了我们潜在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固有的倾向性和敏感性。更喜欢什么、对什么更敏感,这是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就像海绵能吸水、火柴能点燃一样。认为兴趣是培养出来的,等于是忽略了人的这种属性,而把外界的条件和刺激看成了决定因素。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论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于乞丐、小偷。”然而,他的这番豪言壮语很快成了心理学上的笑谈。心理学界很快发现,人并非只受环境的左右,不同“属性”的人对同样的环境会产生大相径庭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人的兴趣是固有的,但是环境对兴趣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如果贝多芬生在贫困山区,一生都接触不到音乐,他就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即便孩子在某个方面有很大的天赋,但是如果没有接触和启蒙,这种天赋就会像海底的宝藏一样永远不被人知晓,并随着生命的流逝而消亡。好的教育和启蒙能够加速孩子在他所擅长的方面的发展,而糟糕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破坏甚至毁灭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总之,不同的外部条件和刺激,诱发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过度的鼓励也会破坏孩子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和动力,这一点也要请家长朋友们注意。

  那么,说明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当人们认为“兴趣来自培养”的时候,就会忽视个体自身的兴趣属性,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本身去促进孩子的发展,而是把兴趣强加给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们是在“扬短避长”,而不是因材施教。要知道,教育的意义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那个人。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增加孩子的阅历,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便早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兴趣,我们就应尽量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条件和所需的帮助。比如,提供他所需要的材料、为他创造相应的机会,以及给他介绍好的老师等。在我们身边,压制孩子本性的事是很普遍的,对孩子不感兴趣的领域过多过强地进行要求和培养,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明明是培养的方向错了,父母却还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够,继续加大“培养力度”,这就只会使现实更加糟糕,甚至激化矛盾、酿成悲剧。

  或许有的家长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难道就要让他放弃数学吗?当然不是这样的。我们强调家长要发现、发展孩子的兴趣,是为了“扬长”,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孩子放弃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如果那些事情是必须做的,我们当然就还要做。孩子在数学方面没有天赋,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一定学不好数学。他可能成不了数学家,但要提高数学成绩还是可能的。因为,对于获得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来说,人的适应性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