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为性格基调涂抹底色

时间:2021-10-05 15:40:18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为性格基调涂抹底色

  光辉亮丽背后的脆弱童心

  无论是幸福快乐还是磨难挫折,都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每个人因着自己的独特经历,让人类生命呈现出多彩的样子。

  息稚对“闪光光”的钟情,渗透着她的人生经历,也渗透着她适应生活的挣扎。我们从文章中知道,她的童年似乎是幸福的,因为她的美丽让她“轻易地赢得了许多宠爱”。可是,她还告诉我们:“我在童年经历了一场磨难。”

  通常而言,一个幸福的童年总是包涵着许多要求和这些要求被满足后的快乐。这样的幸福会使孩子形成基本的满足感、自尊心和进取心。在未来生活中,这样的人有追求却不强求,有节制但不退缩。可是我们看到,息稚的成年生活却没有如此和谐,她渴望优越却常常“在沉默中被动地等待”,她希望得到赞扬,但又退缩抱怨。

  一个没有要求的童年不是真正幸福的童年。在息稚简短的描述中,我们知道:童年的被宠爱是因为她天生的美丽,人们喜爱美丽,却不一定喜欢的是她。所以她只能“被动地等待”,等待被赏识。她不事张扬,也许不是因为不需张扬,而是不敢张扬(这在她成年生活的抱怨与退缩中可以得到一点佐证),在张扬面前的胆怯,也许就因为她“童年遭遇的磨难”。

  “张扬”在息稚的词典中,或许不仅仅意味着张狂,而更多地意味着要求。她不愿意让自己感受到有要求,于是用一个贬抑的词条“张扬”来定义要求,并且以一种人格优越感的姿态———不喜欢张扬,来隔离要求。

  然而,人总是会不断地涌现出要求,隔离它并不会消灭它。息稚隐隐地感到了隔离要求带来的压抑,开始变得“易怒、自卑,说起话来也越来越尖酸刻薄。”

  我们不知道息稚的童年究竟遭遇了怎样的磨难,但是她的成年生活让我们有理由推想:她的童年可能经历过许多要求被挫折的体验,这些挫折让她在要求面前却步不前。

  “闪光光”对于息稚而言,曾经是一种象征,那迷人的光辉里,有她的渴望,让她回忆起童年的渴望被满足时的快乐。在对“闪光光”的追逐中,她可以暂时忘却隔离要求所致的压抑,她感到:“自己和它们一起在闪光。”童年的磨难总是痛苦和不幸的。然而,息稚又是幸运的,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反思开始意识到:“那些闪光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颗充满期待的脆弱童心。它向往光明,但却步不前,它渴望承认,却羞于展现。多年来心头的那个结在这一刻突然松动了!”

  息稚没有止步于人生的感悟,她“开始尝试改变……要靠自己的力量发光!”在那一刻,“闪光光”成了历史,作为成长的里程碑站立在息稚的人生途中,迷失的孩子找到了归途!

  被白房子稀释的童年孤独

  与息稚相比,徐凤兰的童年经历称得上是“创伤”。两岁便和母亲分离,这在心灵成长的过程中是一个严重事件。

  “与母亲的每次别离”,都让她“痴痴地盼望和忧伤”。但她总是看到:妈妈“抱着个东西义无返顾地上了车,抱着的是我弟弟”。

  一个两岁的孩子无法体会到母亲的艰辛与无奈。她所能感受到的只是被抛弃,那是一种“牢笼一样的感觉”。“黑房子”作为一种标志,记忆着童年的孤独。

  在“白房子”里,徐凤兰也许第一次体验到被亲切关怀。那个“年轻斯文的叔叔”其实改变了她的一生,他是徐凤兰用以修复早年创伤的最重要资源。“和气的女老师”与长达5年的幼儿园快乐生活让她有了比较长的时间来修复早年与父母分离的伤痛,尽管这种创伤可能一生都无法痊愈。

  幼年创伤对未来人生的影响常常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正如她自己描述的那样:“这使我在成年后的许多年,在感情上一直是个缺少‘健康依赖’的人……它使我在情感的自立上不可避免地受了磨难……吃了苦头,至今仍对别人的态度非常敏感……一不如意就失落万丈。”

  在徐凤兰所回忆的童年中,我们可以感到父母是一个遥远的存在,这种感受也许能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作为弱小敏感的孩子,我深切地体会了被冷落、被忽视的感觉。”

  但她的成年生活中还是不断地遭遇分离、磨难和失落,痛苦总是不时地“情境再现”,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作“强迫性重复”,意指:人们总是在以后的生活中再现早年创伤的情景。当然,这种再现并不是主观愿意的,它是一个潜意识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人们潜意识地企图通过再现当年的创伤,以期创造机会修复它。然而这种企图往往是无效的,它不仅不能真正有意义地修复创伤,反而使人不断地再经历创伤。

  当然,除了借助“再造创伤”以企图修复它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对于徐凤兰而言,她“让”自己患上了“迷童的毛病”。通过重温幼儿园里的快乐生活来稀释“黑屋子里的被冷落、被忽视和孤独”。

  我们还注意到徐凤兰在志愿从事心理服务的工作,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工作呢?因为这可以使她获得这样的机会:她在陪伴别人,让别人依赖的同时,也使自己获得陪伴和依赖。

  “黑屋子、白房子、幼儿园,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基调……权当自娱自乐吧!”徐凤兰举重若轻。但是,细心的读者一定能感受到:作者在顽强地生活着,像一棵扎根在岩石中的兰花,努力地汲取着生活赋予她的养分,让自己绽放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