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参与式决策-园所管理智慧新解

时间:2021-10-06 08:04:18 园长之友 我要投稿

参与式决策-园所管理智慧新解

曾有一位幼儿园园长写文章,诉说工作的烦琐、忙碌以及无奈。国内一项关于园长工作的考察显示:园长每周工作时间竞达80小时,如果按每天12小时、每周6天计算,园长的工作时间也已大大超出,其工作内容涉及到巡视校园、进班听课、与各级各类员工和校外人士谈话、自己办公、参加各级各类会议等。

    

    这位园长的感受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所借鉴学习的那么多管理理论、策略,为何没有改变这种局面?是理论有问题?还是使用不恰当?是否有更合适的理论来指导园所管理实践呢?

    

    一、依据园所组织特点选择参与式决策的必要性探析

    

    对于学校、园所而言,我们已习惯于用韦伯的“科层制”来理解它,认为园所是具有层级秩序的理性组织。然而学校、园所生活中的事件很少会是有序发生的,每个时间段里只发生一个事件更是少见。相反,管理者常常面对的是许多同时展开的事件,如参加会议、接受参观、接待家长来访、小朋友意外擦伤、排练节目、教研活动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园所里不同的意见、目标之间发生着冲突,园长若用传统的方法已很难适用于较好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复杂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园所管理的风格应从决策型转变到权利共享或参与型。

    

    二、明确的决策过程是保证园所团队参与决策获得成功的基础

    

    很多时候,教师们常常确实不知道决策是谁做出的,或怎样被做出的,更不必说知道他们个人该怎样参与到决策中去。因此,对于园所组织来说,重要的是制订一套明确的、大家都了解的、为每个参与者都能够接受的决策程序。

    

    (一)识别和明确问题

    

    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园长遇到的问题有些是单一的,但更多的是复杂的。要识别问题的单一或复杂,国外学者建议可从以下几点加以区分:1.相对而言,问题的各要素是否比较清晰、明确、可做定量分析;2.问题各要素是否容易区分;3.解决问题需要一系列合乎逻辑的行动次序,这样的行动是否可由一个人顺利地完成;4.整个问题界限是否相当容易分辨。符合这四类特征的问题可以称为单一问题,反之,与这四类特征相反的问题称为复杂问题。那么,对于单一问题可由一个专家(园长、业务骨干)较好地加以解决;而复杂问题则由一个团队(园长、中层、教师、家长)来解决可能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这些人拥有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决定做出后,他们将会参与执行这一决定。

    

    (二)决定如何处理问题和该吸收谁来参与

    

    最终决定如何处理问题的人实际上也就是控制决策进程的人,这个人当然,是园长。最低层次的参与,是园长常常不仅自己确定问题,而且自己做出结论。而现在的潮流是赋予他人更大的权力,它的特征是园长虽然自己确定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把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的机会留给其他人。最高层次的参与,是园长和其他参与者的协作更为真诚。在此过程中,大家首先对明确问题达成共识,然后一起决定怎样解决它。比如,园所转制后首要问题就是提升服务质量,明确此间题后,关键是全体教职员工该怎样齐心协力去付诸行动。那么,在讨论问题时,该吸收哪些人员来参与是非常关键的。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显然既不现实也不可取。国外学者挨德温·布里奇斯(EdwinBridges)和罗伯特.C.欧文斯提出了三种方法,可用来指导何时让谁来参与决策:

    

    1.相关度测验。布里奇斯说:“当教师个人与决策有着高度的厉害关系时,他们的参与热情相应地也应该提高。”明显符合这个规则的问题包括教学法、教材、组织教学、考核。

    

    2.专长测验。对教师来说,单考虑决定是否与教师有利害关系还不够;如果他们的参与对决策很重要,还需要具备做出贡献的能力。如讨论园所兴趣班的开设,后勤教职工不能起什么作用。

    

    3.权限测验。问题可能与教师有关,教师也可能具有必备的专长,但他们可能没有决定权。比如,全班小朋友是否都能参加文艺汇演,有时教师没法决定。

    

    (三)随时让大家了解进展的情况,再次征求意见

    

    在参与式决策中,所有教职员工都有权让决策者考虑到他们的观点,他们有权表达自己的感情,提供知识和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管理者不可大权独揽,而应在与参与者(教师、家长、社区人事)信息互动的过程中使决策更趋完善。而实际上,只有随时让大家了解进展情况,教职员工也才能真正体会“主人翁”地位,将园所的每一步发展当作与自己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情,既考虑个人利益,也能顾及园所利益的基础上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