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

时间:2023-08-16 09:26:52 秀雯 450字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精选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精选6篇)

  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 1

  在课间的活动中,我读了一本《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的一本书,里面写了不计其数的小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尺巷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张家和吴家是邻居,有一天张家要造房子,就对吴家的人说叫他们让出三尺地来,但吴家提出要张家的人留出一条路以便出入,而张家的人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吴姓墙”,现在按地契筑墙没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对。张家人就写家信给当朝宰相张英来评评理。张英知道这件事后,写了一首诗:“一纸来书之为墙,让他三尺又何防?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故事的意思是邻里之间只为了那三尺墙而发生了一些争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谦和忍让。忍让,自古被视为美德,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品德。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有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我的文具盒碰掉了,里面的笔都摔坏了好几支,当时我火冒三丈,但是我也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也向我说了对不起,所以我就原谅了他。真是俗话说的好:“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呀!”

  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 2

  有一天晚上,我跟妈妈说:“给我讲个故事呗!”妈妈说:“那就给你讲个我的家乡桐城那边的故事——《六尺巷》。”

  话说,在清朝有一个叫张英的`人在京做大官。张英在桐城老宅的邻居是吴家。有一天,吴家扩建自家房子,想占有两家院墙之间的位置,张家自然不同意。张家和吴家大吵一架,争论不下,于是报了官。官员一看两家都是名门不敢得罪,也没有轻易了断。于是,张家就给张英写信求助,希望张英能解决这件事情。张英收到信后觉得邻里之间需要互相谦让,给家人回了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到信后觉得十分惭愧,于是就将自家院墙拆了往后退后了三尺。吴家看到很感动,也将院墙往后退后了三尺。两家院墙之间空出了一条巷子,就这样六尺巷形成了。

  妈妈说《六尺巷》的故事在全国都广泛流传,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礼让的传统美德。这个故事也让我懂得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学会谦让,互相谦让才能使生活更加美好和谐。

  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 3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桐城的张廷玉在京城做官。家人在桐城建相府时与邻居发生争执,彼此为三尺宅基地互不相让,官司打到县衙里。张家总管连忙送信给张廷玉,盼望他给县令写信通融。张廷玉见家书后,复诗一首寄回:

  千里求书为道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谁见当年秦始皇?

  总管接信后,深深领会张廷玉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立即让出三尺地。邻居看见张家退让三尺,也随即后退三尺,两家不仅化解了诤讼,还为过往行人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通行巷道,大大地方便了邻里乡亲。

  在兄弟分家、同事朋友财务往来时,更要礼让,因为是以德礼让,可以消弭许多纷争。如能常常这样做,你就在社会上建立了公信力,人们乐于找你共事,也就是事业发展的机会就多;你需要别人帮助办事时,也会有很多人拥护协助。可见:

  礼让是自利利他的相处之道,是真正的双赢啊!更何况谚语常说:“量大福大”,以宽大的胸怀、礼让于对方,往往是后福无穷。而这种例子,在周遭仔细观察有太多、太多了。朋友们,我们不妨从己身做起,来验证“量大福大”的道理。

  能真正懂得礼让的人,人生道路越走越宽……越广……

  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 4

  今天我给大家要分享的是“宽容”二字。这个故事是今天去合肥的路上,无意间听到广播,觉得十分有道理。

  说的是从前有两户人家,互不相让,两栋房子中间没有办法行走,给居民带来了不便。可是有一家的家人儿子寄了一封信,劝说家人礼让,于是这一家主动的往后退了三尺。处于礼貌,更是出于做人的'道德,另一家也往后退了三尺。于是这个地方就叫做六尺巷。从那以后,居民们也都方便多了。

  这条巷子虽然只有六尺宽,但是行走不紧张,还装下了大功无私的大爱,和海阔天空的宽容。我虽然没去过这条巷子,可是就离千里都能闻到那股浓浓的宽容。

  我想不仅仅是这条巷子,在生活中这样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都各退一步,生活就会变得十分舒适,今后就都做一个宽容的人吧。

  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 5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今天的我们礼让,和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开明之士尚能如此,今天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处理小事小非,更应该比封建时代做的更好。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在今天到处都在讲和谐,“和谐社会”、“和谐团队”、“和谐家庭”。弘扬一种美德,体现一种胸怀。人人都能做到,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了。

  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 6

  到桐城不来孔城的六尺巷就像来北京不去万里长城,来西安不看兵马俑。六尺巷在安徽桐城市的孔城的西南角。这里原是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武英英殿大学士张廷玉的宅邸人称“张家相府”,将近孔城的五分之一,有些规模。相府现有的.遗存不多,除了几间刻意保存的旧房子之外,就是六尺巷了。

  六尺巷,是我见过最奇怪的巷子了!其他巷子最多一次,只可通过一人,而六尺巷一次可以通过两人,它长百米,宽两米,高两米又五分米。粉墙青瓦,地是青色砖铺成,倒是古色古香。在六尺巷缓缓的漫步,就感受到那悠久的古老文化的“气息”,让我的心胸更开阔了,觉得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的“金毛蒜皮”的小事,都不算什么。想起“你不让,我不让”那样的幼稚情景实在可笑。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到了尽头,这时我看到了一块关于六尺巷故事的保护碑,上面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有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据说当时张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也退后三尺,建它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就有了一条六尺的巷子。六尺巷就由此而来。

  到桐城的人,没有不去六尺巷的,就像不上天都峰等于没到黄山一样。六尺巷教会了,我“忍让”这也是桐城的精华所在,也是桐城人的传统精神所在。

【我读六尺巷作文450字】相关文章:

青石巷作文03-03

樟木巷作文05-04

雨巷的作文02-17

雨巷的作文02-17

心巷10-07

说巷12-11

市巷10-26

礼让巷10-25

青草巷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