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8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论文题目:英语复习课探讨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和沟通,理出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益。所以,复习课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

  1.趣味性逊色于新授课。新授课如新朋友,处处透着神秘:内容的呈现、形式的变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复习课的内容和练习的形式,学生司空见怪,毫无新鲜之感。

  2.成就感比不上练习课。练习课是将某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效果立竿见影;复习课是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特别是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犹如“微火慢炖”。

  3.复习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复习课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上好了,形散而神聚;上不好,一盘散沙。有的教师在上新授课的时候,做了充足的准备;而上复习课的时候却抱一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态度,没有计划,没有安排。

  英语新课标新教材的复习课应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复习课也能焕发生命活力,激发学习兴趣,变得有声有色,生动高效呢?

  一、开创以学生为主体的复习课堂,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目标由单一走向语言积累和能力立意的整合

  在复习课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具有交际意义的实践活动,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可以让学生乐于记、记得快、记得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内容由封闭走向拓展,立足文本,拓展文本,整合所学知识,扩大复习课容量,力求层次迭起,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保持复习的积极性

  在复习课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将平时数节课、数个单元或不同阶段的知识前后联系,“前拉后扯”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规律,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促进运用,而且要准备能开阔学生视野的复习资料,拓展形式与内容,不仅仅是为考试而复习,要跳出旧框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复习要“对症下药”,重点突破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学生通过复习查漏补缺,体验进步,增强自信心,更加认真复习

  在总体复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平时理解不深、练习不够、运用不当的语言项目进行重点复习。只要教师略作调查就会发现,学生提出的学习难点往往集中在语法项目和有些词的辨异及用法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平时教学新的语言项目时,学生“一听就懂,一练就会”,当堂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可是一检测却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情况有三个原因。第一,外语学习中的普遍问题──遗忘。外语学习需要一个逐步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第二,死记语法条规。学生往往对语法条规和词的用法背得滚瓜烂熟,但理解不深,不会运用。第三,练习内容单一。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所限,一般在学习新语言项目时,练习针对性强,专项训练多,而一旦遇到检测综合能力的试题,学生就容易出现混淆,难以分辨。

  四、听、说、读、写交替进行,减轻学生的疲劳感,精选复习练习套题,减少练习题数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复习实效

  新课标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复习课应精选内容,策划思路,创设互动,指点学法。课堂环节的设计要以培养语言综合能力为出发点,也以培养语言综合能力为落脚点。既不能以练代基础,也不能单一的死记硬背。课堂的每个环节要用运用的机会来突出能力的形成和思维意识、思维习惯的形成。复习课中,教师要使学生在听和读的练习中提高理解能力,在说和写的练习中提高表达能力。要尽量通过听、说、读、写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学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减轻复习疲劳感,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由教师主导走向学生自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能力

  比如单词的复习可以充分利用每堂课的预备时间,让几个学生把一课中平时自己容易写错单词和短语写在黑板上,然后让他们当小老师,抽几个同学起来订正,最后再由他们强调应该着重注意的地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样不仅其他同学记住了,当“老师”的同学也能很清晰地记住了。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出现单词拼错的频率会逐渐降低。

  复习是学习的继续,复习课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应该受到每位教师的关注。让我们一起共同探索复习课的教学方法,让复习课堂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崭新课堂”、“开心课堂”、“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