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不被排挤?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8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导读:许多人曾经遭遇过职场排挤,那是一种来自领导、同事的排斥。一般来说,被排挤的人是受害者,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原因不在被排挤的人,而那些排挤者常常是出于维持旧有秩序的一种本能反应,有时候不一定能意识到对别人的危害,但对受害者来说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折磨,所以如何应对职场排挤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有专门的机构帮助那些遭受职场排挤的人,因特网上也有了专门的网站。而在中国,数不胜数的人正在遭受这种痛苦,他们不知道怎么摆脱它,怎么对付它,他们需要有经验的人的帮助。

  从政治到军事,从经济到文化,从工业到农业,从白领到黑领……职场排挤几乎无所不在。人类的生存,有时候看上去很象生态系统,一个职业群体,一个部门,一个人群聚集比较固定的地方,都有法律以外的工作、生产、经营秩序,有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假如某一个人打破了这种常规,正如我们常说的“羊群里跳出个驴来”,或者这个人们早已习惯了的群体中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的人,而这个人又不能很快融入这个群体,那么,这个人就是被排挤的对象。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要说被排挤的人有什么错误的话,那么“不能适应环境”就是他的错误。

  适应环境有两类,一是环境好,被排挤的人不好,不能融入这个环境;二是环境不好,被排挤的人不随波逐流与环境格格不入。事实上大多数被排挤的人都属于后者,本文要讨论的也是这种情况。

  赵先生原是一名中学教师,后来因工作调动,成了一所乡镇小学的教师。在中学里,管理比较规范。赵先生已养成了轻易不请假,不随便调课的习惯。但在这所小学里,教师多在农村,家里基本都种着地,所以农忙时请假,在这里是很正常的现象。赵先生很不适应,因为在中学里是不能随便请假的,即使要请假也要尽量选没课的时候,调出的课以后要调回来。所以他除了自己的课,一般不上别人的课,这在中学里是对的,但在这里不对。有一次,二年级的老师不在,校长安排他去照看,他很难理解:自己教的是五年级,为什么要我去看二年级的班呢?但他还是去了,当这种现象接连出现三次时,他就不耐烦了,与校长理论,结果连那位二年级的老师也得罪了。在其他老师眼里,他也成了脾气不好、不易相处、不肯帮助人的同事。大家都找一切机会攻击他,挖苦他,孤立他。

  赵先生还是这所学校唯一的一个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掌握了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教学和教育方法有点不对那些民师出身的老教师的胃口。习以为常的很有用的那些拿分的手段使他们误以为已取到了“真经”,以此为评判标准,别人的当然都成了歪门邪道。

  最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里,校长已建立了绝对的权威,专制统治非常严重。有几个亲信整天象哈巴狗一样在他后面摇头摆尾,其他老师却是逆来顺受,而赵先生对这种人际关系是深恶痛绝的。这不能不引起校长和他的亲信的排挤,最令他难过的是,他为大家争取民主和其它利益而和校长发生冲突时,却被同事们看作是“抗上”、“出风头”而被嘲笑。原因是他证明了大家以前都是错的,是懦弱的,活得缺乏尊严,这比什么都让大家感到难以接受,就象在《皇帝的新装》中喊出“他什么也没穿”的小孩儿,皇帝继续游行,而其他赞美过新装的人为了文过饰非,只能骂小孩乱说话。

  领导的呵斥、同事的嘲弄,以及故意给赵先生造成的不便等,让他非常苦恼,好在他是个性格比较强悍的人,不太跟自己过不去。而且他的志向远大,能力卓越,喜欢干-他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没有更多的时间和他们纠缠,所以除了和大家的关系比较紧张以外,倒还没有离职、自杀、心理压抑等更严重的后果出现。

  王先生现在是一家市银行的主任。他是农民接班进的银行,他说当初他进新单位的时候,大家因为他土,常常瞧不起他,拿言语挤兑他,不和他一起坐,吃饭隔得远远的,嫌他睡觉打呼噜,嫌他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上司总是无端地责骂他,同事也恶作剧地捉弄他。那时候,他在单位里简直是活受罪,心理非常压抑,他得了轻度忧郁症,还伴随着失眠、心慌、心悸。但越是忧郁,大家越是排挤他,好象他的不优秀正证明了他的老土是根源,是应该受到攻击的理由。每个星期天是王先生活下去的希望,二十岁的人象上学的小孩子一样盼着星期天早日到来,因为星期天他要么可以回家,要么可以静静的值班。每次回到家,他都愁着回单位,因为他对单位形成了一种莫名的恐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他生孩子以后,才慢慢消失。因为他的渐渐成熟,渐渐城市化,渐渐成为老资格。但这段时间的职场排挤给他留下了后遗症,他的肠胃遭到了破坏。

  多年以后,他发现那些曾经排斥过他的领导和同事竟然好象没有事儿一样,仿佛他们从没挤兑过他似的。回首往事,他悲哀地发现自己后来也曾经干过类似的事儿。只是当时没有察觉而已。

  与此相反,吴先生是下乡遭遇了排挤。吴先生现在自己开了一家诊所。在此之前他曾是一家乡镇医院的医生,因为不堪忍受排挤,去年毅然停薪留职开了这家小诊所。前年,他毕业分配,因为城里的医院竞争太激烈,没能进城。他在这里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排挤。说起遭受排挤的原因,他至今还愤愤不平。他说他刚毕业,还是学生脾气,以为社会和学校一样,和他从书报电视看到的一样。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能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而事实与他想象的恰好相反,他努力工作,对病人象亲人,不给病人增加额外的负担。他医术高明,好几次纠正了同事的药方。有一次,同事负责的一个病人突然出现药物反应,生命危在瞬间,是他及时更换药物,挽救了病人,避免了一场医疗事故,可过后,他非但没得到应有的表彰和奖励,还遭到了领导的批评和同事的讽言讽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有时候,他会莫名其妙地受到攻击,这种攻击几乎是随时随地。比如,他穿得好一点啦,别人都不系领带,他系领带啦……这些还都可以应付,关键是在工作上其他同事的不配合。在医院里不象诊所,自己可以全部操作,许多事情需要别人的配合,比如化验、透视等,同事对他负责的病号不热心,他亲自领病人去找,人家会说:“你那么大本事,望闻问切还不行?还用得着这破烂玩意儿?”他找领导,领导说:“吴大夫,怎么就你事多呢?大家怎么就不配合你呢?你要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呀。”

  最后吴先生一针见血地说:“其实,大家排挤我,是因为我比他们优秀,我廉洁从医触动了一些人的灰色收入;领导排挤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从不用物质表示对领导的尊敬,二是我从不对他们低头哈腰,我觉得那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可事实是我过高地估计了他们。领导对我的态度是同事排挤我的主要原因,对我好的,大家忌妒我,对我不好的,他们受影响便落井下石。”

  小杨是打工的农民,他从没在一个地方工作超过一年,因为他在不断地换工种,换工作单位。说起换地方,他颇有些无奈,但农民的朴实使他对此不那么敏感。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他,他干活出力,不多说话。我问他现在的同事,对小杨是什么看法,他立刻表示出鄙夷不屑的样子,他说:“那家伙干活还行,但从不和别人打交道,不帮别人,也不给别人添麻烦。他让人厌恶是因为他浑身尽是小毛病:不刷牙,吃相差,睡觉不老实,从不凑份子,从不和大家一起玩牌。如果他是块石头,没人和他计较,可他是个大活人呀。”

  排挤在职业场所如此,在非职业场所也普遍存在。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被排挤的学生,那些被排挤的学生多是学习不太好,又比较内向的。看-守-所每一个监室都有被排挤的人。那些被排挤的往往不是罪恶深重的,也不是罪恶轻的,而是那些平日老实,一失足成千古恨的。

  职场排挤的好处是可以逼一些员工学会合作。但更多时候它是弊大于利。一个良性的工作环境不应该存在职场排挤,工会和政工组织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但职场排挤是很难发现和消除的,因为它不是很明显地伤害被排挤的人,这就要求受害人自己学会应对这种局面。因为排挤者在大多情况下都是无意识的,或者是前意识的,如果被伤害者能主动进行反击,他们一般都会觉察到,并有所收敛。反击当然需要策略,当你受到排挤时,你可以提醒排挤你的人,他正在不知不觉地伤害你,你要把这种感受告诉他。或者那是些故意这样做的人,那么你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敬他,让他知道这是不友好的行为,别人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伤害他。如果你想大度一些,表现得高姿态当然是件好事,但“情郁于中”往往会伤害自己,要纾解这种不良情绪的郁积,可以用记日记的方法,也可以找亲密的朋友倾诉,当然也可以到网上寻求援助;实在不行,换一个工作岗位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职场排挤的危害是多么大,如果排挤成功的话,就会出现一样的思维模式,一样的行为方式,一样的价值观念,会让一个人群变得暮气沉沉。我们知道,经过常时间的种植,无论先前是怎样好的良种,也会退化。一个主管必须学会协调好员工的关系,使他们能默契地配合,友好地相处,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但这种相互默契配合的人际关系的平衡,绝不能以牺牲被排挤者作为代价,无论如何,他们是打破一个人群惯有的思维定势的力量,如果他们是不好的员工,其他同事在与他作斗争中会进一步反省,会经受应有的考验,正如一次病毒性感冒对一个人的健康也是必要的;如果他是好的,那么对单位会更有好处。打个比方,如果本单位的员工是一群沙丁鱼,里面有几个是小虾,他们正遭受沙丁鱼的排挤,单位不需要的话你可以把他们裁掉,对他们来说长疼不如短疼,让大家把他们排挤掉是不道德的;如果单位还需要,你要保护他们,免受别的员工的排挤。如果被排挤者也是沙丁鱼,你要帮助他们学会和其他同事的合作,并告诫那些排挤这些员工的人,那是一种不高尚的言谈举止,甚至可以用规章制度的形式进行制约。如果是鲶鱼,主管应该特别保护他们,给他们一定的权威和地位。因为在管理理论上有个“鲶鱼效应”,他们虽然非我族类,但正是他们给本单位带来了生气和活力。主管人员要学会引进和利用鲶鱼,保护他们免受排挤和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