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常随笔美文摘抄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8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总有另一个你,会与你不期而遇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却有相似的人生情节。

  《欢乐颂》的热潮过去了,我才趁着暑假恶补了全集,前面一直就那样漫不经心地看,只是感觉制作精良,五个姑娘都很美,演技很好,并不惹人犯尴尬症。

  直到看到樊胜美那部分,才真的感觉被打动。

  戏剧来源于生活,虽然做了夸张和美化,但在剧中人物身上总能找到身边人的影子,种种感动,或者无奈。

  我想很多人都是无法真正理解樊胜美的,看到后面可能会心疼她,甚至是怜悯她,却很难真的去理解她。我看到很多评论表达的都是,“这样的家人还管他们干嘛?”“怎么会有对孩子这么狠心的父母?”如此种种。

  电话里,樊胜美委屈了也会一遍遍责问,“我究竟是不是你们的亲生女儿?”,但还是一而再地对家人妥协,那时候我也有点怒其不争。但看到在火车站找父母的情节,看到家人出现在上海她的圈子里,她瞬间摘下大女人无所不能的面具展露真实的自己的时候,我想我真正的爱上了这个坚强又软弱的女孩儿,也原谅了她的家人。

  可能对很多生活在城市,生活一路顺遂、衣食无忧的女孩子来说,很难理解樊父樊母,可出身农村或者物质生活较为匮乏的家庭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父母的世界其实很小,孩子就是他们唯一的动力和依靠。他们可能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不懂得那么多大道理,但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赡养父母,养育子女。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会重复他们的生活,而他们也会重复自己父母的人生。可他们没有料到世界变得这么快,养大的孩子无法在身边照料自己,如自己一般为父母养老送终,所以他们会焦虑、会失去安全感。

  如此,他们的孩子所承受的不单单是一份父母之爱、养育之恩,还有很多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受的教育与父母灌输给我们的思想越发的不一致起来,父母面对外面的世界也越发无力起来,他们已老,我们却还未长大。

  樊胜美对家人,我们与其理解成是爱,还不如理解成是责任。父亲生病倒下的时候,她走投无路了,也不会想着去卖父母和哥哥的房子,而是理所当然地选择自己背上一身远超自己偿还能力的债务。

  而母亲第一时间想到舍弃女儿,甚至放下尊严去求曲筱绡,也不愿意动儿子的房子。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没有很看重自尊这种东西,也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女儿的尊严;另外,她高估了女儿的能力,可能在她看来,女儿能在一个自己无法理解的世界过着自己无法理解的生活,那区区十万,一定不成问题,即使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要如何才能负担这一切。

  这种下意识的选择才是人最真实的样子。

  樊胜美固然是个好女儿好朋友,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全部否定她的母亲,归根结底,只是彼此观念不同,却又有着无法割舍的牵绊。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们不能不承认,物质生活的水平确实是影响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不是樊胜美,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们慢慢长大,就不得不开始接受生活的压力,接受身边人的索取,接受自己消化痛苦。

  两代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可能也是这个时代的阵痛,很多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人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小孩,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会表示,愿意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会像自己的父辈教育自己那般的教育小孩,希望孩子获得自己没有机会得到的美好的童年和人生。

  人心都是向善的,我们与父母并无什么不同,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也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我们能给的和想要的有所不同,仅此而已罢了。

  碎碎念

  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忘记是谁说过,若自己不寻求自救,生活总会如此一如既往下去,而我们终不会得到救赎。

  我们总是这样,道理知道的有一箩筐,可付诸于行动的却少之又少。

  此刻,我安静地坐在桌前,我又有了那种洗礼般的仪式感,我静坐着,感悟着这场回归,这场告别,亦或是这场开始。

  常常期待生活会出现什么不同,就像电影中一个突然切入的镜头,从此,人物的一生就要开始转折了。

  可是事情却总在期待中流于平淡,流于与往昔并无任何的不同中。

  我经常会在沉静时自我剖析,只是以前似乎一直都在苦恼如何改变,而现在却更渴望自我接受。

  这种自然无声的变化,实在令人细思恐极,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我正在渐渐失去向上的动力、渐渐流于平庸的信号。

  终有一日,我会变成自己最厌恶的样子,这就是生活。

  而与这种自然规律相抗衡的,必然是极强的意志力和勇气。说来惭愧,虽已近而立,但我仍不具备这些优良的素质。

  是的,坚持一件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很了不起的。

  这件小事会渐渐、渐渐地影响你的人生,会让你知道,生活中还有那么或大或小的一部分是由自己掌控的。这一点会让人硬气,会让人不那么孤独。

  我不知道到哪一天我可以摆脱这些灰色的文字,其实这种郁结会让人很痛苦,而且我确定这种痛苦无人可以感同身受,所以无人可分担,亦无处可发泄。

  有时我们听到一首歌会想要流泪,我感到很神奇。仔细研究过歌词,发现都是很简单的文字,但配上旋律,这些文字便有了情绪,有了生命,就会感染人了。

  但单纯的文字则不然,文字就像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不言亦不语,你若有足够的耐心去深入去了解,才能慢慢体会到其中的美妙之处。可若你没有兴趣,那它也是没有办法把自己讲述给你的。

  我只会把情绪寄于文字,却无奈,我塑造的这个江南女子不够美,还不足够吸引到别人驻足。

  似乎目前我的思想还是混沌,界限并不十分明朗,所以很难剖出一个独立的部分拿出来论证,不论讲什么总是会拖泥带水,恨不得将自己能想到的都扯出来叫人看。

  又总是怕人不能理解的透彻,赘言便也是颇多,这个问题令我十分头疼,却总苦于无解决之法。

  ……

  这般的碎碎念,也不知有无人愿意听。

  现在诱惑越来越多,我深感到自己能安静下来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迷失令我不知所措。

  看书、写字,这般原始的消遣方式,如今竟也显得奢侈,但它们确实是唯一能治愈我的良药。

  但望,八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