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信》观后感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9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巨人,他在历史、政治、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下面小编整理了梁启超《家信》观后感,供大家参阅。

  梁启超家信观后感范文(一)

  读完《梁启超家书》,对一个之前“只闻其名”的中国近代知名文化人士,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对大多数同龄人来说,对“梁启超”这个名字,都是熟悉而陌生的。说熟悉,是因为大家中学都学过历史,但教科书对人物的描述——尤其是近、现代诸多知名人士的描述——都是冷冰冰的,没有血和肉。而此书,恰好将一个梁启超赋予了血和肉,让他成为我们认知中的一个完完整整的人。这个人,对子女用一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扮演着严父和慈母的角色。这个人,毫无疑问是中国过去100年中最著名的文化人士之一,但同时,他又和我们一样,有着平凡的一面。

  整本书中,表现最多的是一种对子女在做人、做学问上的教诲——这不奇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往往扮演一种严父的角色。但梁先生在度和方式上的把握,却值得我们欣赏。这种严父,不是一味的打骂说教,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而多是采取鼓励,以自己做榜样的方式,和子女成为朋友,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做好严父的同时,梁先生也对子女展现了比一般的“慈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一面,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我一向认识的中国人对感情表达的羞涩、内敛一面——梁先生却像足了西方人。对子女的爱、关心,无处不散发出一种令人歆羡的柔情。试问我们多少人不敢当面表达对父母、对子女的爱,以致空留遗憾。

  其实我们与梁先生并无距离,他也像我们一样,有着普通人的感情——这种感情包括对世间万物的喜怒哀乐,甚至包括对钱财物的患得患失,但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不虚伪的人。

  读这本书,让我脱离历史的冰冷感,去读懂一个拥有真性情的、作为普通人的梁启超。

  再回过头来说句题外话,梁先生在书中提到的学校教育中知育、情育、意育三个教育层次中的厚此薄彼,在百年后的中国教育中,问题仍然存在、甚至病入膏肓,令人不禁唏嘘。

  梁启超家信观后感范文(二)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四子,梁思达,经济学家,著有《中国近代经济史》;三女,梁思懿,著名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就读南开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应该说,他们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20世纪的20年代,梁启超把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他与子女有400多篇书信来往。梁启超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以书信的方式给孩子们适合的教育,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他对子女的教育主要有三种方式:

  A 赏识与鼓励

  梁启超的次女梁思庄性格内向,天资不够其他孩子高。

  每次提到思庄,他都极尽宽慰。比如得知思庄考试不及格,他鼓励道:“思庄英语不及格,绝不要紧,万不可以此气馁。学问求其在我而已,汝等都会自己用功,我所深信。将来计算总成绩不在区区一时一事也。”

  怕思庄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思想压力大,他写信问:“思庄考得怎样,能进大学故甚好,即不能也不必着急,日子多着哩。因为你本勉强进大学,实际上是提高了一年,功课赶不上,也是应该的。”“我对于你们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庄庄功课比以前多了,梁启超鼓励她:“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

  庄庄考入大学,梁公不知有多高兴:“我最喜欢的是庄庄居然进了大学了。尤其喜欢是看你们姊弟兄妹们来往信,看出那活泼样子。我原来有点怕,庄庄性情太枯寂些,这一来很显出青年的本色,我安慰极了。”

  B 启发与引导

  对于有些木讷的思成,梁启超更多采用启发式引导的教育方式。

  譬如,针对思成“学过专向”的问题,梁启超在信中说:“思成所学太专向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学科中之某部门。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再者,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你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又如,梁思成认为自己学的建筑学是艺术,不能救国。他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三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绘制,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画匠,而不符自己当年的理想。梁公启发道:“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唐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

  C 教训与批评

  1927年5月5日,梁启超给在美国西点军校读书的三子梁思忠去过一封1800多字的长信。信的第一句话便是:“以下的话专教训忠忠。”

  梁启超教训儿子是非常策略与艺术的。

  一是以平等为前提。父子间也遵守着朋友间的那份信赖与承诺:“因为你要求我秘密,我尊重你的意思,在你二叔、你娘娘跟前也未提起,我回你的信也不由你姊姊那里转。”

  二是以认可为基础。对于儿子的想法,显然不能一棍子打死。梁启超总是先肯定思忠想法的积极意义:“你想自己改造环境,吃苦冒险,这种精神是很值得夸奖的。你们谅来都知道,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所以我最初接你的信,倒有六七分赞成的意思。”“至于你那种改造环境的计划,我始终是极端赞成的,早晚总要实行三几年,但不争在这一时。”

  三是以说理为关键。以什么理由说服儿子不要急于回来呢?梁启超认真分析了国内的形势:“头一件,现在所谓北伐,已完全停顿,参加他们军队,不外是参加他们火拼,所为何来?第二件,自从党军发展之后,素质一天坏一天,现在迥非前比。第三件,他们正火拼得起劲——李济深在粤,一天内杀左派二千人,两湖那边杀右派也是一样的起劲。……你跑进去立刻便卷搀在这种危险漩涡中。”

  而对于儿子“照这样舒服几年下去,便会把人格送掉”的想法,梁启超的批评真是一针见血:“这是没出息的话!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你看你爹爹困苦日子也过过多少,舒服日子也经过多少,老是那样子,到底志气消磨了没有?——也许你们有时会感觉爹爹是怠惰了(我自己常常有这种警惧),不过你再转眼一看,一定会仍旧看清楚不是这样——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你若有这种自信力,便‘随遇而安’地做现在所该做的工作。”

  四是以情感为纽带。这样的批评教育浸透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浓浓的真挚情感,信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这封信前后经过十几天,才陆续写成,要说的话还不到十分之一。电灯久灭了,点着洋蜡,赶紧写成。”感人至深啊!

[梁启超《家信》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