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2)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9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由表(三)来看,五(1)班、五(2)班与五(3)班在对“当看到教室墙壁上的奖状和班训标语时是否有一种自豪感和紧迫感”的认识和体验中存在明显差异;在“班级墙壁上有名言名句”的激励需求上五(1)、五(2)班与五(3)班也存在着较大心理差异,特别是认为“无所谓”的五(3)班占了49.26%,比初五(1)、五(2)班班两班的总和还多。在对班级是否需要反映班级特色的宣言或口号调查中,同样存在着五(3)班无所谓比例远远高于五(1)班、、五(2)班的情形,而五(1)、五(2)班班的选择比例基本平衡。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此,笔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原来,五(1)、五(2)班都比较注重营造班级激励文化氛围,教室墙壁上都布置着班训、警语和各种奖状,而五(3)班几乎是空白。为此,我们认为:五(1)、五(2)班两班学生所受的正面激励已使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荣誉感、责任感,对班级文化具有一种积极心理需求。

  3. 学生需要尊重、理解、宽容、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形态之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打好基础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心理,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指导学生,能使学生将来成熟地走向社会。

  表四

课任老师对我发过脾气

经常(0.31%)

偶尔(27.11%)

没有(72.57%)

我和老师发生过冲突

经常(0.88%)

偶尔(12.39%)

没有(86.73%)

我喜欢我班的课任老师

是   (53.98%)

不是(16.81%)

无所谓(29.21%)

我喜欢既严格又能交流的老师

是  (78.76%)

不是(9.73%)

无所谓(11.50%)

 

 

 

 

我喜欢我班的课任老师

是   (53.98%)

不是(16.81%)

无所谓(29.21%)

五(1)

56.26%

38.53%

14.29%

五(2)

36.07%

22.72%

40.04%

五(3)

19.67%

46.51%

34.29%

  从表(四)来看,很少有课任老师对学生大发脾气,也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发生大冲突。绝大部分学生喜欢老师对其严格要求而又能经常与其交流,但学生对自己课任教师的喜欢度较低,而对自己的课任教师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学生占了29.21%。据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师生关系总体上是良好的,绝大部分老师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宽容平等对待学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能和学生相互交流,需要与教师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某种意义而言,目前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学生的期盼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需要老师去与学生去共同构建。一般说来,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上他的课、喜欢这位教师的学科,就会尊重这位教师,理解教师的难处,甚至于会宽容教师的某些过失。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与学生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平等相处中,就可能使学生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宽容人、平等待人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人格趋于优化。但是29.21%的比例足以说明师生关系还存在较大磨合空间。需要管理者、教育者引起重视,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找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从教师对学生的关系来说,教师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生常常以教师的行为、品质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兴趣的分化,学生对同龄人的见解和行为方式在相当大程度上能够辨别。这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形成自己的性格、品质,相对来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地位有所降低,但教师的影响作用仍然是重要的。可见,学生对教师无所谓喜欢不喜欢有一定人数是正常的。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去考量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源。为什么在这29.21%之中,50五(2)班、五(3)班分别达到40.04%、34.29%,而五(1)班只有14.29%呢?为此,笔者召开了部生座谈会,从中了解到,学生不仅仅希望自己的老师知识能力水平高,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更喜欢风趣、幽默、宽容、有亲和力、有感召力的魅力人格的教师。而我们有的教师恰恰缺少这方面的品质。

  由此,我们避开社会等其它因素,单就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言,学生渴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希望教师以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人格魅力在课堂中、在生活中、在交流中影响感染学生。教师就要以平等、尊重、理解、宽容他人的品质去影响、去培养学生尊重人、理解人、宽容人、平等待人的品质,建立起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学生需要有自己制订的班级制度

  表五

班级经常出来制止违纪行为的人

班干部(62.83%)

其他同学(12.39%)

没有人(24.78%)

希望有班级公约来规范班级管理

是(61.10%)

不是(13.73%)

无所谓(25,66%)

班主任进行班风学风规范纪律教育的必要性

很有必要(76.11%)

没有必要(2.65%)

无所谓(21.24%)

我班班干部很有威信,我信任他们

是(50.44%)

不是(47.79%)

  其他(1.77%)

  表(五)表明70%以上的学生还是认可班级有纪律问题需要有人来管理,说明了大部分学生是有责任感、荣誉感的,希望班级集体是一个自制自律的集体;其中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体现出了高度的责任荣誉意识。但同时,还有近30%的学生认为没有人出来制止,这说明班集体中还有相当学生的责任、荣誉意识淡薄,自制自律意志不强。

  在对“我希望我班有个班级公约来规范班级管理,提高同学们的自觉性。”和“班主任对全班进行班风、学风、行为规范、纪律教育的必要性”的选择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说明学生们对此的价值认同度比较高,对班规班纪等他律措施规范自己言行有一种积极的心理渴求。但同时,学生对“没有人”“无所谓”的选择比例有相当数量,这说明学生在他律和自律的心理反应上处于矛盾状态,学生自制自律意识不够强烈,自制自律的意志品质有待于进一步培养。一方面是认同学校长期开展的班风、学风建设和行为规范纪律教育,已经接受了学校他律的教育范式;另一方面,表明了某些学生对班级规章制度的漠视,更引起了渴求自制自律学生对班风学风的担忧。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由一个个具有良好自制自律意志品质的学生个体来组成,自制自律意识强烈的集体,往往集体凝聚力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容易达成集体与个人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制自律意志品质,需要建立学校班级的制度文化,以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以文化来塑造学生的心灵。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表明学生还是需要他律,需要有制度规范约束,需要不断培养自制自律的品质。这种自制自律品质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的说教管理,需要学校班级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需要班级制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同时也需要榜样引领。然而,在对班干部是否有威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班干部没有威信,同学们不是很信任他们。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对以往学生干部培养方式方法效果的检讨反思。

  表六

班级经常站出来制止违纪行为的人

班干部(62.83%)

其他同学(12.39%)

没有人(24.78%)

五(1)

32.39%

35.71%

28.57%

五(2)

35.21%

35.71%

32.14%

五(3)

31.19%

28.57%

39.29%

 

 

 

 

希望有班级公约来规范班级管理

是(64.60%)

不是(9.73%)

无所谓(25.67%)

五(1)

68.11%

21.27%

10.34%

五(2

45.62%

16.18%

37.93%

五(3)

23.29%

24.55%

51.73%

 

 

 

 

班主任进行班风学风规范纪律教育的必要性

很有必要(76.11%)

没有必要(2.65%)

无所谓(21.24%)

 

五(1)

78.13%

4.98%

16.67%

五(2

37.21%

33.33%

29.17%

五(3)

26.74%

25.67%

47.16%

  同时,由表(六)作进一步对比发现,五(1)班学生在对“我班的同学出现了违反纪律现象,经常站出来提醒和制止的是”的题项选择中,认为没有人站出来提醒制止的比例最低。在对“我希望我班有个班级公约来规范班级管理,提高同学们的自觉性。”和“班主任老师对全班进行班风、学风、行为规范、纪律教育,我感到”的选择中,选择无所谓的比例也最低,分别为10.34%和16.67%。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对班级班规班约的调查中,发现只有五(1)班制订了自己的班级公约,并张贴于教室墙壁上,经常让班干部组织学生诵读;此班的教室文化氛围浓郁,前面有班训和班级公约,两侧墙壁布置了学生竞赛记录板块和名人名言,后有奖状和公示栏,处处体现出浓厚的制度文化氛围。而其它两班就没有这方面的布置,五(2)班虽然也对教室作了布置,但比较简单;五(3)班教室四壁除了一面国旗和学风,什么也没有。

  由此可见五(1)班开展的学生自律教育起到了明显效果,班级公约的制订和诵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也表明了教室墙壁文化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对学生责任、荣誉意识的强化起着正效应的作用。

  5. 学生需要有自主参与的班级活动

  班级文化还包括班级文体活动营造的活动文化,班级活动文化是由班集体的性质特点决定的。有什么的班集体,就会有什么样的班级活动文化,反之,有什么样的班级活动文化,就会促进以此文化为特征的班集体的形成。班级活动文化包括班级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等。

  表七

体现团结自主共同参与的班文体活动

太多了(11.5%)

太少了(73.45%)

没有(15.04%)

小学能使学生产心灵震撼的班会课

没有(39.28%)

有过一次(38.9%)

二次及以上(20.66%)

 

体现团结自主共同参与的班文体活动

太多了(11.5%)

太少了(73.45%)

没有(15.04%)

五(1)

59.01%

28.92%

11.76%

五(2)

15.34%

46.96%

27.65%

五(3)

7.74%

20.12%

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