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著”在上海一波三折的求职经历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9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我是北京土著,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荷兰Delft大学,今年9月回国找工作。

  1.无心插柳

  去年9月份毕业后,我休息了1个多月,10月份从北京来到上海游玩外加求职试试运气。上海举目无亲,除了一个和我一样的同学。

  本想投奔我这位同学,没想踏上上海的第一天,还没顾上仔细端详一下这个南方著名的大都市,就被这位仁兄匆匆忙忙地告知当天有个在张江的大公司现场面试,他要去参加。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我揣了份简历陪他同去招聘现场。我这位同学投了研发部门,冲我自信地一笑之后便跟着一个HR小姐走进了面试厅。

  朋友进去面试后久久没有出来,我就在大厅的沙发上等他。正在我百无聊奈之时,从面试大厅里走出一个经理,就是我现在的顶头上司(现在我很感谢她,这是后话),问有没有人愿意面试她的这个部门,她现在手里已经没有要进一步面试的了。听她说完,想了想自己的条件和这个工作性质,发现对此挺有兴趣,坐着也是坐着,还不如和她聊聊,增长一下见识。于是大叫一声“我来”,紧走几步把那份唯一的、有些发皱的简历递到了她手中,随她进了她的面试隔间。

  由于当时心里根本没期望着会有什么面试,更没想着会面试出什么结果,而且这个面试实在有些意外,一分钟前还没任何心理准备,所以心里没有一点压力,有说有笑地和那个经理谈了很久,除了我不熟悉她所在的这个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外,我的其他表现她都挺满意的。于是面试经理给我一个机会,她拷贝了一份公司新员工理论知识培训资料上册给我,共400多页(中文),让我准备5天作出一个超过30分钟的英文presentation来,题目和内容自定。里面讲述的内容和理论一定要学会,到时候会做现场提问,看看是否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2.机会来得突然

  人生之所以被称作人生就是因为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学习到第3天的上午,意外而又兴奋地收到了IBM和三星的面试通知,高兴之余却无奈地发现两个面试都在北京,而且要马上动身才来得及,于是来到上海的第三天晚上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在车上给我现在的这个经理打了电话,理直气壮地告诉她,我的“二面”不得不推迟,因为我要参加北京的两个面试,一两个礼拜后才能回来。当时还居然斗胆和她说了实情,现在想想真是佩服我现在经理的心胸,她很理解我,宽容了我一周半的时间。

  在北京折腾两个礼拜,搞定了三星的和IBM的好几个面试后,剩下的就是等消息。重新拾起学过3天的资料,又准备了3天,连夜坐火车赶回上海,参加现在这个公司的“二面”,由于时间太短(3天),两个礼拜前学的那点东西又全忘了,没敢坐卧铺,生怕睡了过去就全完了,一点学习时间都没了,于是咬咬牙买了个硬座的票,打算上车后坐在那里学习一宿。

  第二天清晨双脚踏在上海的大道上时,那双通红的眼睛已然和斗牛场上临死前被折磨得血红的牛眼没什么分别了。仰头又喝了一大口二锅头,感受着那热辣辣的快感从嗓子一直延伸到胃,冲着并不清澈的天空笑了一下。等我到同学住处洗了把脸冲了杯咖啡后,打开笔记本修改下午要做的presentation,心中估算着能脱口而出所需的时间,然后给经理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还在火车上,大概下午3点左右能赶到公司。订好时间后,开始拼命修改和演练。

  3.顺利通过第二次面试

  功夫没有白费。下午的presentation还算成功,效果不错,实际的人数比预期的要少好多,就我的经理和一个产品部的技术总监来听和提问。面试时技术问题提了不少,我当时回答问题的一个原则就是:只要对方提出问题,把和这些相关的、头脑中有的东西统统说出来,答不上来的,就往自己知道的和清楚沾边的地方引,对实在一点印象没有的问题,一定要清清楚楚地告诉对方我不知道,因为模糊的错误犯了还不算致命,顶多给对方一个你努力学了,却没深刻理解的感觉,可是低级的、一点都不沾边的回答却绝对是不可犯的,因为那样会让面试者对你整个人的能力立刻产生置疑,先前建立起来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面试一直持续到将近5:30,回答了许多技术和非技术性,甚至还有很个人的问题后,被请出面试室稍做等待。10多分钟后,被告知通过这次的面试了,技术类的问题回答得只能算是一般,一些东西没有深刻的理解,以后如果进入这个部门后,还会有很多技术知识需要下功夫学习。

  接下来是等待下次更高层的经理面试。

  4.节外生枝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悠闲而又忙碌,我住在朋友那里,那是一个著名学府,所有的招聘信息都可以免费获取到,于是接下来的一两个礼拜中,我和那朋友马不停蹄地跑去聆听各个公司来这所大学举办的宣讲会,当场投递简历,但往往都是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