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阿房宫赋》赏析(2)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9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写作特点:

  这是篇典型的赋。赋是一种文体,讲究铺张叙事,重视辞藻押韵,本文体现了赋的特点。比如发端之辞“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不仅有气势,而且含义尤丰,写尽秦王朝暴兴速灭的历史,其中“毕”、“一”、“兀”、“出”锤炼极佳。“毕”、“一”概括了六国互丧、天下为秦的史实,而“兀”、“出”,则形象说明“阿房出”是由“蜀山兀”换来的。作者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阿房宫规模宏大,而且生动地揭露了秦始皇的腐败、荒淫。这些无不反映赋的艺术特点。

  赋是一种铺陈辞藻、描绘事物、抒写情志的文体。

  赋的特点有:1)铺陈描写:做大量铺垫、伏笔,用以说明最终观点

  2)夸张渲染:大量排比、比喻、夸张的运用

  3)骈散结合:使句式张齐、错落有致

  艺术感染力:

  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描写阿房宫的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例“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4)音律和谐:读之琅琅上口

  修辞手法:

  在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摸、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的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

  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④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⑤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⑥直走咸阳(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谁得而族灭(族,灭族,名作动)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当作。名词作动词。)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3.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14.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15.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16.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1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放火 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18.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19.燕赵之收藏(收藏,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而或长烟一空 (全都。)

  5、用心一也 (专一。)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座)

  8、一肌一容 (每一)

  9、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一样)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 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 成公四年》(家族)

  焉:

  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2、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 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4、 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6、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

  而:

  1、 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造,折向西面。)

  2、 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 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夫:

  1、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

  2、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语气助词。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思想感情:

  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以上就是《阿房宫赋》赏析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