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东周》中有这样一句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对于职场人来说,好口才会为职场人际增色,为团队沟通助力,为团队协作加油。更现实的是,随着团队合作的日益紧密,需要当众讲话的机会越来越多,职场人必须练就当众讲话的口才,才能更好地完成交流思想、传授方法、传承经验的工作目的。
技巧一:练胆量,做“焦点”
生活中,一个人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表现。在有些人面前,会无话可说;而在有些人面前,却可以滔滔不绝、妙语如珠。不妨想想,当我们信任一个人,对一个人有好感时,我们在他她面前感到安全、舒适、放松时,“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
是否说得出、说得妙,关键在于讲话时心理上是否舒适、放松。可以说,心态左右着我们讲话的兴致、内容和频率。
人们面对上级领导、面对诸多同事的眼光包围时,很少有人能做到毫无压力、侃侃而谈,紧张不安感自然产生,尤其对于那些在集体活动中总是躲在角落里的人们,他们的压力会更大。对于这些在领导和上级面前“露头”打怵、一当众讲话就结巴的人来说,首先要消除他们对领导的“敬畏”之心,这不是要大家不尊敬领导,而是要放大胆量,在内心将领导和上级首先视为可信任之人、朋友,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外,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在同事、朋友面前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想法。其实,这种训练不必多么专业,完全可以随意而为——如果走在路上,你可以假装迷路,向一个看上去不太容易打交道的人问路,如果可能的话,试着多和他她闲聊几句;你可以在路过菜市场时主动和小贩们就菜价的涨落寒暄几句……或许一开始会害怕被拒绝,表情会不自然,但随着这种随意的训练逐渐积累,你就会对“处于众人视线包围之下”这件事不那么敏感和不适。
以平等心对待听众,与他们的职位、身份无关,与是否与其认识和熟识无关。与爱有关,与内心是否有底气和“胆量”有关。
技巧二:思考和换位思考相结合
在一些需要讲稿的正式发言场合,人们起草讲话稿通常注重于遣词用字的准确。诚然,讲稿应当用词准确、逻辑清晰、结构完整,但笔者认为,在为讲稿字斟句酌前,应先以思考和换位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去设计讲稿的总体架构,使讲稿层次分明,角度合理。
笔者接触过一位极会“讲话”的企业家,他在组织讲话稿时,通常要做多方面的考量。以他参加的一个业内交流会为例,讲话前,他通常要站在自己和他人的角度思考三个问题:
1、讲话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想借行业交流之机宣传公司,提升公司的知名度,那么讲稿内一定要设置公司介绍的内容,尤其是公司最具特色的企业理念和对行业发展的独到见解。
2、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身处同一行业中,各位听众在员工管理和拓展业务等方面往往面临着同样的困惑,那么,本公司在员工管理方面独特有效的方法,或者在拓展业务方面另辟蹊径的成功案例,对其他企业的经营者有所启发,这种话题大家一定会感兴趣。
3、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讲话内容将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重点,用60%的时间详细阐述;公司推介是次重点,以30%的时间加以介绍。余下的时间经整体统筹后,将讲话时长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
这位企业家朋友在准备讲话文稿前所做的工作就是思考和换位思考。在准备正式场合的讲稿时,一定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架构。
技巧三:找到谈话的感觉
调查显示,声音要素在讲话中对听众的影响力占38%。语速太快或太慢,声调激昂或低沉,对讲话是否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很多人的讲话不能吸引人,就败在声音技巧掌握不好上。
要掌握声音技巧,不妨借鉴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与听众的沟通感。当众讲话不是演讲(真正的演讲除外),所以,尽量不用演讲的语气讲话,否则会显得极不自然,缺少现场沟通感。
其次,要有“谈话”的感觉。当你感到无法把握讲话时的声音“调门”时,不妨想象一下平常与同事、朋友一起时聊天的状态,用这种状态去面对众人,就能轻松找到“谈话”的感觉。
最后,在讲话节奏上要有适当的停顿。讲话时没有节奏的控制,似乎讲完就算完成任务,这是许多人在讲话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殊不知,适当的停顿可以给自己和听众留出思考的时间,同时也显得讲话有节奏感,易于控场。
要培养讲话的节奏感,可以先刻意地在讲话时多停顿几次。值得注意的是,停顿时一定要用逆势呼吸——口腔和鼻腔吸进新鲜空气,气体通过肺下沉到腹腔中,充满腹腔,讲话时,腹腔中的气流带动声带振动发出声音,这样说出来的话中气充沛,心态也更放松、更从容。
技巧四:运用微笑和目光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比他身上穿的更重要。”仔细观察周遭,似乎没有人不会笑,但能在讲话时保持微笑的人不多,而让微笑发自内心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微笑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涵养。对于听众来说,微笑的讲话者让人感到亲切和没有距离感。
此外,坚定、自信的目光也能在讲话中为讲话者加分。讲话时,目光要与听众有所接触,也就是目光要落到听众身上并适当停留。要做到目光坚定、自信,有必要在平时多做训练,譬如和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说话。
当众讲话,怎样做到和每个人都有目光交流呢?技巧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把听众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找几个代表,每次只和其中一个人进行目光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