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2)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10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村里的老人会带领“灯子”及刚出生的小男孩来到祖屋行跪拜礼,向祖宗汇报祖里添丁的情况。跪拜礼完,“三牲”中的整猪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个盘,盘里装有小量的“三牲”,猪被送到老屋侧边的临时厨房,由“灯子”负责准备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动主要是祭祖,下午才是真正的、最重要的上灯活动。族人吃过午饭后都会聚集到老屋来看热闹,也可以到祖宗牌位前烧香,行跪百礼,希望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点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点就是接灯的时刻了。据铁场镇新和村的老人介绍,接灯的时间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取决当天的天气。天气晴朗,宜四点左右接灯;阴雨天气可以早点,但都集中在三四点左右。这时,以舞狮和锣鼓在前面引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盘 “三牲”,率领“灯子”及小男孩向不远处的“灯”进发,道路的两旁早已摆满了鞭炮。

  到了灯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满三杯酒,在地上烧好香和红烛,并把香给每个“灯子”分发一支。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接灯开始,狮子舞动,锣鼓、鞭炮齐鸣震耳,所有“灯子”向灯行跪拜礼。礼毕,“头灯”取灯迎回。这时,其余“灯子”跟随“头灯”在后,老人、舞狮、锣鼓紧随其后。到了祖祠大门前,舞狮先上前拜三拜,灯这才迎进门。所有“灯子”随灯进入了祖祠上堂。这时,还要在灯最上层的圆柱的底面边框上,贴上几幅字,如“添福添寿添贵子,灯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贵曰荣华,竹后结出状元郎”,接着点着油灯(条件许可可以放一个电灯泡)。然后,把早已挂在房梁上的绳子与灯顶端绑好。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灯缓缓升起,所有“灯子”跪下行礼。这时锣鼓、鞭炮再一次齐鸣。

  需特别注意的是,在灯进入祖祠时,女人决不能比灯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则将惹来不好的兆头,惧怕明年生女多。

  灯挂上,上灯活动就进入尾声了。族里每家派一个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晚餐的食物,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灯子”送来的酒等。客家人认为,吃了这些供品,能够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餐结束,上灯活动进入最后阶段。请来的电影将在此放映;请来的礼炮、乐队将在此作最后的精彩表演;买来的鞭炮将在此阶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灯活动就算圆满结束了。

  从上灯活动整个活动来看,上灯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家特有的民俗活动。灯的制作体现了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这种手工艺通过上灯活动一代传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通过这种活动,让同一族人更加团结,让族人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先,永远也不要忘记祖先们跋山涉水迁移到此的艰难历程。

  三、 客家“上灯”习俗折射出的客家精神

  1. 上灯折射出客家人的尊祖意识

  前面谈到,从秦代以来,客家祖先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南迁过程。客家祖先们或是躲避战火,或是躲避自然灾害,或因为当地人口过于稠密无法生存而南迁。从这六次南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客家祖先所遭受的艰难历程,和生存的险境与不幸。但是,生存 的不幸并没有压垮客家祖先。也正是因为客家祖先在很长一段漂泊流离的经历中及到达定居地以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锤炼出客家祖先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正是因为他们在不断迁徙过程中求得了生路,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出了“人唔辞路,虎唔辞山”、“命长唔怕路远”、“树挪就死,人挪就活”的价值观念。

  客家祖先们以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多次辗转迁移,使自己的血液得以延续;自己的族群得以扩大,自己的传统品德、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客家的后代无不为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同时,对他们表示深深的尊敬和爱戴。客家的家谱里详载着祖先在文学、艺术、军功、政界领域中的经历和业绩,并还有对祖先的诸如仁爱,美德之类的个人性格的称赞。可以看出,客家人对祖先的深深尊敬与爱戴。祭祀祖先,成为客家人代代相传的神圣使命。客家是一个移民族群,千年、百年背井离乡,因此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民俗文化得不到继承。而客家祖先又以温和、善良的性格和尊老的优秀品德影响后代。于是,后代以某种方式告慰祖先,成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客家上灯习俗既是一种祭祖活动,又是一种告慰祖先的方式。从上灯的准备,过程等无不体现了客家人爱戴祖先,尊敬祖先的优秀传统。现代的客家人,许多离开故土,在外打拼,在外定居成家到“添丁”,春节可以不回家乡,但只要上灯,都会回乡参加,给祖宗行跪拜礼。这些都表现了客家人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

  上灯习俗中的村民向祖宗行跪拜礼,看起来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有其庸俗的一面,但是把它上升为一种对祖先的尊敬、崇拜之情,这种礼仪又是多么的合情合理。

  2. 上灯习俗体现了客家人强烈的宗族意识

  梁漱溟曾概括地说,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在中国式的家庭中,“外则相和答,内则相体念,心里共鸣,神形相依以为慰……”①由是家庭与宗族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极重要的位置。“上灯”是客家人强烈宗族意识的最好体现。通过这种仪式,同族人能够周期性地和子侄族众欢聚一堂,不管各自在何方,“上灯”这天一定是“一家人”。

  客家人祖先都希望自己的血脉死后还生生不已,族众都相信,自己身上的血源于炎黄或其他祖先,已经流淌数千年,并将通过自己传给子孙,永无止境。梅县约亭村《刘氏族谱序词》说:溯我刘氏,系出炎黄,中原华胄,两汉帝王。《梅州姚氏族谱谱序》:吾姚始自舜帝,历载四千,繁衍百三十余世,源远流长。每年举行的“上灯”节就是客家宗族意识的最好证明。“灯子”就是宗族的血脉,就是宗族源远流长的纽带。

  3.上灯习俗折射出客家人的团结意识

  客家精神内涵丰富多彩,其核心在于团结互助和拼搏奋进。这些在客家南迁的历史和客家文化习俗中可以看到。团结就是力量。客家祖先在南迁的过程中遭遇到苦难和险境是必然,然而没有一个团结的集体是无法战胜不幸的遭遇的。客家人祖先及其后人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关系的团体主义精神。因为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需要。

  客家上灯活动正体现了客家人的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通过上灯本族客家人能够聚集到一起,为本族谋发展,同时又增进族人的感情。上灯活动即是维护团结的重要举措,又是体现客家人团结的重要形式。比如铁场镇茅畲村,在十年前,利用上灯活动村人聚到一起的机会,商讨在村里修水泥路的设想。果然全村捐款,有钱的出钱,没有钱的可以出力,终于村里通了水泥路,成为铁场镇较早实现通水泥路的村落。可以说这是一条团结之路。

  4. 上灯活动体现了客家人优秀的文化继承意识

  客家上灯习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这种习俗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继承意识,那么就会走向边缘化,最终被历史所吞噬。客家上灯习俗不仅没有被吞噬,而且还更加丰富多彩,深刻的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承意识。比如灯的制作,是从一代又一代继承下来的。另外,上灯出现了许多对联,有寄语好年成的,有寄语人丁兴旺的等等。上灯的这些形式很好的体现了客家人有些的文化继承意识。

  从灯的制作上看,客家人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灵活多变,不断丰富灯的形状以精美为出发点,自由制作,只要不偏离框架、能够反映上灯习俗内蕴就行。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上灯习俗中必要的的锣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添丁”的喜悦之情。于是,请乐队,请人在祖屋播放电影等现代文化在近几年也加入了上灯习俗的行列,既增加了上灯的喜庆气氛,同时是上灯习俗内容的丰富,也让上灯习俗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从上灯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客家人具有对传统文化既继承又丰富的意识。

  四、 客家上灯习俗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当然,客家上灯习俗也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上灯”,“灯”字与“丁”都是客家化的同音,顾名思义,“上灯”这个习俗,看重的不是“灯”,而是“丁”,是客家人借助“灯”的形式,来表达“添丁”的喜悦及希望。

  因此,不仅能从字义上看出上灯习俗的重“丁”现象,从上灯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客家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暴露。比如,在迎灯,接灯的队伍中,只有男人,女人只是路边看热闹的闲人;另外,灯在被迎进祖祠时,女人不准到上堂。因为客家人看来,男人先到上堂意味着下年会添更多的“丁”,大吉;而女人如果这时到了上堂可能是个阻碍“添丁”的隐患,是不吉利的。这些礼仪规定,明显具有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在客家人看来,生女叫“加口”,生男才叫“添丁”,所谓人丁兴旺,只是指男丁兴旺。多男丁才是福,即使是生活困难也会觉得家族繁荣强盛。反过来,家族男丁少,则意味着家族有可能衰落,即使现在生活很富裕,男丁少是本家族的最严重的灾难。为了不使本家族有缺陷,计划生育这项国策在有些客家地区显得无能为力。

  就如铁场镇茅畲村来说,第一胎或第二胎生男则好,如果几胎都没有男孩,村民会一直生到男孩为止。村里一曾氏家庭,一共生了九个,第九个就是男孩。有很多家庭有五六个孩子,都是第五或第六个才是男孩。即使是倾家荡产,为了生男孩,村民也乐此不彼。

  自家在老屋添一“灯”,那是何等光荣,何等扬眉吐气的事。

  在客家人从古就有一个误区,女孩是泼出去的水,男孩才是家族的栋梁。上灯习俗深刻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区的重男轻女的的落后思想。

  让人幸喜的是,在有的客家地区,开始抛弃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女孩也能像男孩一样,成为上灯活动的主角。如梅州的一些客家地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赞扬和学习的现象,既保留了上灯习俗,又打破了重男轻女的陋习。但是,这种现象还不普遍,向彻底改变客家人重男轻女的陋习任重道远。希望其他客家地区能够跟上时代的脉搏,找出一条既可以保留上灯习俗、弘扬客家文化又可以去弊杨利的好法子,让上灯习俗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结语

  客家上灯习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灯活动有其独特的由来和重要的文化内涵。从上灯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到客家人所具有的尊祖意识,团结意识及优秀的文化继承意识。但上灯习俗也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区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劣根。找出一条既可以保留上灯习俗、弘扬客家文化又可以去弊杨利的好法子,让上灯习俗发扬光大,跟上时代的脉搏,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