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小故事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10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中国的古代人在他们长期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身特色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不但借凭“汉字”的载体传承了下来,与时,汉字其身也能充分体现丰富多彩而又灿烂之中华文化。“汉字”既是咱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更是咋中华文化——华夏文明的活化石。

  “汉字”这词,最初见于《元史·兵志·马政》:“(马)收除见在数目,造蒙古,回回,汉字文册以闻,其总数盖不可知也。”《元史·刑法志·职志》:“诸内外百司五品以上表章,并以蒙古字书,毋敢不敬。仍以汉字书其副。”以此可见,所谓“汉字”,是指中原汉族人使用的文字,在元代时是为了区别于回回文字,蒙古文字而出现的一个新词。在“汉字”一词出现前乃至后的相当长的历史里,古代中国人把自己所使用的书写符号只叫“文字”。

  “文字”到底是什么呢?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叙》里阐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又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也就是说,“文”是描摹客观事物的外部状态即形的状与象而创造出来的书写符号(属冷抽象范畴),而“字”则是把两个以上的独体的“文”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而成的(属热抽象范畴)。

  “文”这个字是个独体字,从形体上可以看出,它是像一个叉开双腿,张开双臂的人,而且胸膛上还刺着纹身图案。此字属象形文。甲骨文中的“文”是已知“文”字的最早锥形。到周代的金文中,其“文”字与甲骨文稍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文”字的最初含义是指“文身”。《庄子》:“越人断发文身。”据史料记载,春秋时代的越国(今江浙一带),盛行“断发文身”的风俗。在《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中,九纹龙史进就是因其身上刺有九条龙而得名。在辽代时期,法律规定,民以盗者,第一次犯罪时在他的手腕上纹上“贼”字,二次时纹在胳膊上。而现在,文身作为带有一种原始意味的风俗习惯风行世界。

  “文”字自诞生以来并没有始终保持其原始含义,而是不断的被引申出其他的含义,比方说,其读音与花纹以及纹理有关联,而花纹是有纹理的,因此,后来就被用来表文章的“文”。又因花纹有美悦之感,所以,又引申出文采的“文”。古代的铜钱面上均铸有“文”,于是,一个铜板就叫做“一文钱”。

  “字”是个上下结构的合体字,它是通过会意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合成字。以金文中“字”的字形结构上来看,其上半部是一个表示房子的侧视图,而到现在已经简化成“宝盖头”了,其表房子的符号下面是一个顽皮少儿的形象,(关于“字”的详细解说,请参考本博文《汉字故事17——什么是“字”》)所以,这“字”字的本义应该是表示少儿在屋内生长的意思。

  金文“字”

  中国的汉文字由古至今,“文”和“字”的意义演变程序是不同的,哪怕都是指文字之意,也是有着细微的区别。“文”是专门指用象形方法创造出来的字(独体为文),而“字”则是则是由会意,指事,形声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合体为字)。到后来,干脆就不再区别了,统统称为“文字”。到现在,“文”则是表示文章的概念,而“字”则是表示文字的概念。

  在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中,基本上分为这几种: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铭文,草书,行书,楷书,鸟虫书,石鼓文等。

  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篆书之祖。有着“书家第一法则”的称誉。石鼓一直是被藏于帝王身边,祭于庙堂之上,你就是想得到一张拓本都是难之又难。石鼓文拓本自明清以来一字万金,可称得是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所谓石鼓文,就是刻在十面象石鼓的石头上的文字。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馆里,其鼓石,形似鼓,中间微凸,高约三米,表面刻有如同花纹样的文字,因而得名。

1.与汉字有关的小故事

2.关于汉字的故事

3.关于汉字的小故事六篇

4.关于汉字的童话故事

5.汉字的故事—史说汉字

6.关于马的小故事

7.关于狼的小故事

8.关于品德的小故事

9.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10.关于爱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