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午节放假几天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2016年端午节放假时间安排表】

2016年6月9日至6月11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9日(星期四,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11日(星期日)公休

6月1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五)

6月1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如今,端午节已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今年6月7日至9日,我们将能享受到首个端午假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名句】

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4.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4.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鬣动,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8.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1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11.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12.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3.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14.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1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17.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8.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